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动物行为观后感(优秀4篇)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生物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举例说明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2、通过探究实验“蚂蚁的觅食行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和讨论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质疑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团体意识和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探究实验结束后,提醒学生将蚂蚁放回,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点:

第二节 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和意义。

2.通过阅读和讨论,在学生了解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概念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观察或实验方案,培养其实验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方面的知识,用于观察或实验设计,教育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六种主要的动物行为类型。其中,首先介绍了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争夺生存空间和生活条件的斗争产生攻击行为;不同种动物之间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是防御行为。这是动物的最基本的生存行为方式,是本节的重点。

2.若不安排观察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本课无难点。

在第一节介绍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后,教师若能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安排一些观察活动,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如安排此项活动,则难点在于就近选择适于进行观察的动物;安排观察的时间、地点和观察方式;如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怎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观察活动和指导学生设计、制作观察记录表等。

建议教师压缩第二~第五节关于动物行为的类型介绍的课时,如第二节、第三节用1课时;第四节、第五节用1课时,节约2课时,再动用机动课时,组织一些观察活动。城近郊区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动物园参观,观察动物的多种行为;农村中学则可因地制宜安排到动物养殖厂、猪栏牛舍、养鸡场、养鸭场、林区田间等处,观察一种或几种动物的行为。对于学生来说,毕竟“读”科学不如“做”科学收获大,因而教师有时需要知难而进,给没有难点的教学内容“制造”难点。

如果安排观察活动条件不允许,确实很困难,建议教师尽量将与本节课有关的动物录像片精心进行节选,上课时能给学生播放,尽量使本课教学直观化,避免空洞说教。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本节课的参考课时为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动物行为的概念,讲评小组观察计划和实验设计:

可以将学生小组所画的概念图用投影片打在屏幕上,请该组学生介绍他们画概念图的思路,通过交流概念图的绘制情况复习动物行为的概念。

对有些小组进行的观察计划或实验设计进行讲评,主要表扬小组对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说明学习科学必须注重观察和实验,建议小组继续完善本组的观察计划或实验设计,并帮助小组尽量实施其计划。

2.引入新课:

课前,教师尽量准备关于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录像片,如电影《生物的进化》中有两只斗鸡相互攻击的生动镜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动物世界》栏目中有许多动物攻击与防御行为的节目,如“兔子”、“白犀牛”、“克什米尔赤鹿”等录像片中都有精彩的镜头。上课时,先播放有关动物攻击行为的录像,再播放有关动物防御行为的录像,用时3~5分钟。请学生归纳这些行为,从而引出本节课题。

3.自学本课内容:

①浏览课文。

②将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进行对比,琢磨二者概念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将书上介绍的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与自己原有的认识作对比,想一想有什么不同之处,记下所想到的问题。

③慢而透彻地阅读课文,仔细看彩图27和29,想一想能否举出与书上例子不同的动物攻击行为的例子;同样仔细看P. 115三幅插图,想一想能否举出与书上例子不同的动物防御行为的例子,用自己的话归纳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

④思考“动动脑”提出的两个问题。

4.小组讨论:

①交流阅读课文时想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讨论;

②补充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例子,讨论对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的理解;讨论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对动物个体和种族的意义。

③讨论“动动脑”提出的两个问题。

5.全班讨论:

①请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情况,介绍本组举出的与书上例子不同的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例子,着重说明本组对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的理解。教师对学生代表的发言要认真聆听,及时点评。

②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本课的知识结构。

6.建议学生边学习动物行为的类型,边完善各组上节课进行的观察或实验设计,争取将观察或实验设计付诸行动。

【板书设计 】

第二节(节标题略)

一、攻击行为

举例:狗打架,公鸡争斗,公羚羊争斗,雄象海豹战斗(及学生所举出的例子)。

概念: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因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区而发生的相互攻击。

二、防御行为

举例:尺蠖的拟态,乌贼释放墨汁,乌鸦群鸣叫,母鸡鸣叫,黄鼬释放臭气(及学生所举出的例子)。

概念: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

三、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意义:

小资料

1.领地行为(territoriality)

很多动物有在生活领域内占领一块土地或空间作为繁殖场所,不准其他动物入侵并将入侵者驱赶出去的行为,这种保卫领地的行为即领地行为。若与之争斗的是其同种动物,即属于本课介绍的防御行为。

领地的类型有多种。最常见的是生活-生殖-育幼领地。如:麻雀、莺、多种小鱼等,在其领地中取食、繁殖和抚育后代。领地的大小各有不同。杨树蚜虫的领地只有一片树叶大;麻雀的领地约为~4000平方米。

领地通常是由雄性动物建立起来的。领地是雄性动物求偶的资本,没有领地的雄性动物往往找不到配偶。澳洲喜鹊如找不到领地,甚至生理上受影响,不能性成熟。动物在领地内抵御入侵者、求偶、抚育子女等。领地主人用姿势、气味、鸣叫来警告周围动物,不准其它动物入侵,否则将发生攻击性战斗。蟋蟀就常因领地之争而产生攻击行为,也称为领地行为。

有些雌性动物也有领地行为。如,杨树上的一种蚜虫,一个雌虫落到树叶上刺吸叶汁,长出虫瘿。若有另一个雌虫落到这片树叶上,则会发生一场恶战。两虫战斗可达两天之久,最后的结果多为一虫生,生者独霸树叶;另一虫死。

领地行为可使动物群疏散,不致因密度太大而造成食物不足,从而保证其生殖力。

2.昆虫防御行为数例

①蛾对蝙蝠的防御。

蛾的后胸两侧各有一鼓膜,与神经元相连,对20000Hz以上的超声波很敏感。蛾可以因左右鼓膜所受刺激的强度不同而判断蝙蝠的位置,根据蝙蝠在自己身体的左右或上下,调整自己的方位,使两个鼓膜接受同等的超声波刺激,使自己与蝙蝠的飞行方向一致。由于蝙蝠很少直飞,在其未发现蛾之前,已改变飞行方向,蛾即可安然脱身。

如果蛾与蝙蝠在空中接近,蛾不与蝙蝠在空中“赛跑”。蛾在“赛跑”中不是蝙蝠的对手,难逃被捕捉的厄运。蛾或做大转圈飞行,或飞快俯冲,直落树丛或草地,扰乱蝙蝠的声纳系统,使蝙蝠无法确定蛾的位置,从而逃脱蝙蝠的追捕。

②灭迹和转移。

阿氏天蛾(Sphecodina allottii)的幼虫在夜间咀嚼树叶,天亮时则将残叶从叶柄基部咬断,通过灭迹使食虫鸟类不能跟踪它们。另一种夜蛾(Catocala corogame)的幼虫在夜间嚼食树叶后,不咬断残叶,而是在天亮前转移到树丛深处,使天敌难于找到它们。

③昆虫的化学战。

臭蝽能散发臭气,使敌害动物不能接近,从而保护自己;亚洲蜜蜂在其蜜巢入口处涂抹粘性物质,使蚂蚁不能靠近;黄蜂在蜂巢的柄上涂抹抗蚁剂;一种苍蝇在草杆上产卵,在卵块下面附上粘的卵样小粒,防止蚂蚁爬上,用以保护其卵。

昆虫的这些行为被称为昆虫的化学战,是昆虫的防御行为。

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 篇三

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动物的行为实际上是动物个体或群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环境及其变化的一种适应活动。动物的行为对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都是十分重要的。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平时对动物行为有所觉察,但缺乏有意识的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对动物的行为有理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今后能有意识地观察和分析动物的行为,并思考动物行为与环境的适应性。同时能初步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虽然学生对动物的行为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学生本身并不清楚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教师在上课伊始,应先向学生列举一些常见的动物行为,使学生了解动物行为的具体形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举一些动物行为,教师再总结出动物行为的概念。

在学生了解了动物行为的概念后,再以蜜蜂为例具体学习一种动物(即蜜蜂)的复杂行为。

二、课时安排

本课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什么是动物行为及动物行为的意义。

2.了解蜜蜂的社群组织和通讯行为。

(二)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用列表法归纳知识。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体验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观察和研究动物行为的兴趣,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蜜蜂的社群组织和通讯行为。

2.教学难点:蜜蜂的通讯行为。

三、教学准备

蜜蜂通讯行为的教学挂图或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动物的行为

自然界中的动物,如果你留意观察的话,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孔雀在繁殖季节“开屏”;麻雀、家燕等鸟类在繁殖季节会筑巢;大雁南飞时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下雨前蚂蚁会搬家等。像这些动物所进行的,我们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动物行为方式吗?(可以从书本上找)

学生经过阅读书本和思考后,列举大量的动物行为类型。如:蜜蜂、蚂蚁的社群组织和通讯行为;鸟类的孵卵、育雏、定时迁徙、索食行为,某些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等。

问:动物的这些行为是天生就有的呢,还是后天通过学习得到的?对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难以回答,教师可通过适当的例子(如哺乳动物一生下来便会吮奶等)加以分析,并说明:动物的这些行为是天生就有的,是动物的本能。有些动物的行为如马戏团里的“小熊骑车”等复杂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其训练的基础是条件反射。我们将在以后学习。

再问:动物的这些行为有何意义?

教师可以鸟类的季节性迁徙为例要求学生讨论,讨论结束由学生回答,再由教师进行补充。使学生明白动物的行为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自身生存的行为方式。并要求学生思考其他动物的行为是如何适应于环境的(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由学生发言)。

在了解了动物行为的类型和意义后,下面我们将以蜜蜂为例来详细学习蜜蜂的社群组织和通讯行为。

(二)蜜蜂的社群组织

同学们都知道,蜜蜂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它们过着社会性生活,分工合作。为人类提供了如蜂蜜、蜂蜡、蜂王浆等原料。在一个蜂群中,一般有一个蜂王,少数雄蜂和成千上万个工蜂,它们构成了蜜蜂的社群。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8页“蜜蜂的社群组织”,完成下表。(见板书)

完成表格后,教师进行小结。并使学生明白社群生活行为的意义:只有三种蜂分工合作,才能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繁殖后代。

(三)蜜蜂的'通讯行为

在蜜蜂的社群组织中,大量的工蜂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采集花粉和花蜜。在大批工蜂出去采集花粉和花蜜之前,总有少数的侦察蜂先去寻找蜜源,然后回来“告诉”其他工蜂一起去采蜜。哪么侦察蜂是如何把蜜源的方位和距离告诉其他工蜂的呢?请大家阅读课本69页“蜜蜂的通讯行为”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蜜源离蜂巢较近,侦察蜂表现为何种行为?

2.如果蜜源离蜂巢较远,侦察蜂如何告诉远近及方向?

在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一般两种舞蹈学生都能回答得出,但对于如何用舞蹈来告知方位,学生一般不大搞得清楚。教师再结合挂图或投影讲解给学生听即可。

最后利用板书小结。

五、板书设计

第十节 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的行为:动物所进行的,我们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活动。

二、蜜蜂的社群组织

三、蜜蜂的通讯行为

1.圆形舞:表示蜜源离蜂巢近。

2.“8”字摆尾舞:表示蜜源离蜂巢较远。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的行为(   )

(A)青蛙鸣叫

(B)动物体内食物的消化

(C)豹追羚羊、羚羊跑避

(D)变色龙随环境改变自己的体色

(2)蜜蜂社群行为的特点是(   )

(A)各成员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合作

(B)每个成员对于维持群体的生活都是必需的

(C)如果各个个体分开,将都能独立生存下去

(D)各成员因适应不同的职能而出现了形态、结构的差异

(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指     就有的,是由身体。

内部的    所控制的行为。例如   。动物的后天性行为是指动物在    过程中,通过    和    逐渐建立起来的     行为活动。

2.课后作业

(4)动物社群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通过各种不同的

交流信息的。动物的语言包括***等。

(5)五、六月间气候变暖时,青蛙进行繁殖。试分析①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雌蛙闻讯赶来,这是     行为。②雌蛙和雄蛙抱对,这是        识别。③池塘里的蝌蚪密度过大时,蝌蚪能从肠里排出有毒物质,这种物质会使幼小的蝌蚪死亡。这种行为对于青蛙种族的延续是      的。

3.参考答案

(1)B(2)ABD(3)生来  遗传物质  蜜蜂采蜜  成长 生活经验  学习新的(4)语言 动物的活动、声音、气味(5)求偶 雌雄两性之间的 有益

4.简要分析

(1)动物行为是动物个体或群体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有规律的、成系统的适应性活动,它不同于动物体内的生理活动如消化活动。(2)略(3)略(4)略(5)该题中第③小题易引起误解,实际上这是动物在种群密度过大时出现的种内斗争,有利于减少个体数量,使种群更健康地发展。

【小资料】

动物的化学通讯

有些动物能向体外分泌激素,叫做外激素。如性外激素。蚕蛾的雌蛾释放的外激素可借风力传播出去,以引诱雄蛾。蚂蚁外出时沿途分泌外激素作为路途标记。同一窝的蚂蚁或白蚁等社会昆虫能分泌特定的外激素供彼此识别之用。兽类也能释放性外激素。一些兽类在领地释放性外激素可警告其他动物不要进行它的“禁区”。

动物的节律行为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动物节律行为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2.了解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和潮汐节律的概念,以及主要节律行为的分类。

3.了解动物体内生物钟的概念。

教学重点

1.动物节律行为的概念。

2.动物昼夜节律、季节节律、潮汐节律的概念。

3.动物体内生物钟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潮汐节律的概念。

2.生物钟的概念。

教学方法

讲述法结合谈话法。

教学准备

蝶和蛾昼夜节律实验装置。

教法建议

学生虽然对一般动物的节律行为有些感性认识,但缺乏系统地理解。因此,在解决难点时,教师应在课前做些更深入细致地准备。可在学生现有的自然科学知识水平和一般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配合直观教具,逐步深化,突破难点。

没有到过海边的学生,对海洋的潮汐现象不甚了解,了解潮汐现象的学生也不一定了解潮汐的规律。因此,学生理解海洋动物的潮汐规律更感困难。这就需要从日、地、月的运行规律讲起,还要涉及到万有引力的常识。学生对潮汐现象及最基本的规律了解后,对动物的潮汐节律行为也就容易了解了。潮汐现象不是生物课的重点内容,使学生一般了解便可,不必占用过多时间。

生物钟的概念比较抽象,也是学生感到生疏的内容。在讲述动物的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和潮汐节律的基础上,说明动物的一切行为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由于环境中年、月、日的变化有节律性,生命活动必然也会具有节律性。这种节律性像钟表一样,按照一定周期重复出现,时间很准确,但也可以延迟或提前,就像钟表一样。生命活动的节律在生物学中称“生物钟”,这只是一种比喻,应该使学生明白,动物的体内存在着类似钟表结构的器官,由它可以调节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奏性。还应向学生讲明生物钟在生物界广泛存在,每一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能反映出来。

讲述动物的昼夜节律时可以演示一个实验:捕捉活的蝶和蛾各5只,1只蝶和1只蛾放入一个纸盒中为一组,共5组。讲课时相继打开每个盒盖,蝶应立即飞出,蛾应无活动。以此说明,在正常的情况下,蝶类的生活节律是夜伏昼出,蛾是昼伏夜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哪些动物有社群行为?与单独生活的动物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什么是动物的语言,举例加以说明。

讲授新课:

引言:日、月、星球都在运动。地球因自转一天分为白昼和黑夜;由于公转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广阔的海平面总是在起伏动荡,潮水的涨落周而复始地进行。几亿年来,动物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随着地球、月亮、太阳运行的往复变比,逐渐形成一些周期性的行为,在一天中、一月中或一年中重复出现。动物的这种周期性出现的行为,叫动物的节律行为。

一、昼夜节律

教师:人一天的活动有没有节律?

学生:有、白天活动,夜间休息,一日三餐。

教师:动物也是这样,大部分动物不是昼夜都在不停地活动,有的白天活动,有的夜间活动,有的是早晨和黄昏时活动。根据昼夜活动不同的习性,可以分为夜行性动物和昼行性动物。请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有哪几种夜行性动物。

学生:夜行性动物有老鼠、猫、猫头鹰、蝙蝠等。

教师:空中既然有飞翔的蝙蝠,这时的空中是不是还应该有其他动物在活动?

学生:应该有大量的昆虫在飞舞。

教师:大部分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一部分哺乳动物、昆虫和少数鸟类属于夜行性动物。大多数鸟类、一部分哺乳动物、昆虫及少数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属于昼行性动物。有些动物,如许多种鸟类在拂晓和黄昏时活动,也有一些动物的活动没有昼夜的区分。

演示实验:蝶和蛾的昼夜节律。

这里有5个硬纸盒,每个盒里放着1只蝴蝶和1只蛾子。蝶类一般是夜伏昼出,蛾类一般是昼伏夜出。现在打开盒盖,看看它们的活动情况。

相继打开5个盒盖。应该5个盒中的蝴蝶全部飞出,蛾子全部不飞出。如果有的蛾子也飞出,教师可向学生解释这是动物的防御行为,不是节律行为。可引导学生观察蝴蝶和蛾子各飞到什么地方去了,是飞出去活动还是藏匿起来了。

二、季节节律

以上学习的内容和看到的现象就是动物的昼夜节律。有些动物的活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周期性的行为,这叫季节节律。请同学们举几个实例,说明动物的季节节律。

学生:每年的初夏布谷鸟便叫了。秋季,许多鸟飞到南方过冬,明年再飞回北方。

教师:这说的是鸟类的迁徙。除去鸟类的迁徙外,还有什么动物的行为也是随着季节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学生:蛙、蛇的冬眠,鱼的洄游。

教师:结合教材说一说大雁一年两次在什么时候迁徙,飞到什么地方,飞去干什么?

学生:每年秋季到来时,大雁便从北方飞向南方去过冬。第二年春又从南方飞回北方,进行繁殖。

教师:鸟类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更生活地区的习性,就是鸟类的迁徙行为,有迁徙行为的鸟叫候鸟。如家燕、杜鹃(布谷鸟)、天鹅、丹顶鹤等都是候鸟。候鸟的迁徙和树木的发芽、开花一样,时间较为固定,每年前后相差不了几天。像鸟类的这种季节节律行为,在许多其他动物也都存在,如海洋鱼类的洄游,温带和寒带蛙、蛇、蝙蝠、刺猬、土拨鼠(旱獭)的冬眠。有些动物只有在一定季节才发情、交配、产卵、育幼,这都属于节律行为。

三、潮汐节律

动物除随着昼夜、季节的变化发生节律行为外,还可以随着海水的涨落发生潮汐节律。到过海边的同学都知道,茫茫大海不但有永不休止的波涛起伏,一天之中,一月之中海平面都在有规律地起伏着。海面上升,海水向岸边涌来,叫涨潮;海面下降,海水退去,叫退潮。潮汐就是海平面这种有规律的起伏变化。很多海洋生物的活动与潮水涨落的变化相适应。这种行为叫潮汐节律行为。

海滩上生活着一种招潮蟹,雄性个体右边的。螯肢特别大,像是拉提琴的姿势,也叫提琴蟹。落潮时,在海滩上寻找食物,海水再次上涨前10分钟便藏进洞穴中。潮汐现象有个规律,每天的涨潮、落潮总比前次晚来50分钟,招潮蟹出来活动和钻入洞穴中,每天也都推迟50分钟。有人曾经作过一个这样的实验:把这种小蟹转移到没有潮汐更迭的环境中,既看不见海水,也听不见海浪,但它们仍然按照原来的时间钻入洞穴和出来活动,而且每次活动都比的一次推迟50分钟。

除招潮蟹外,其他海洋生物有些也有潮汐节律行为。例如,牡蛎、蛤蜊在涨潮时张开贝壳在水小觅食,落潮时闭上贝壳静止不动。有些珊瑚、海生环节动物和一些鱼类,在海水达到高潮时才产卵。

四、生物钟

上面我们讲过的这些动物,它们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为什么在时间上会与环境中的昼夜交替、四季更迭、潮涨潮落相呼应呢?公鸡在黎明前啼叫,招潮蟹在涨潮前钻入洞穴,大雁在秋季准时迁徙,旱獭准时进入冬眠。除动物外,许多开花植物也有在一定的时间内开花的现象。以上种种事实表明,生物的生命活动存在着节律性。这种节律是一种复杂的生理活动,是生物体内化学物质变化的结果。这种节律像是有一个钟表在指示着时间,生物学家就把这种现象叫生物钟。

钟表可以拨快或拨慢,生物钟能不能加以调节呢?生物学家用蟑螂做了一个实验。蟑螂是一种昼伏夜出的昆虫,傍晚最活跃。把蟑螂放在实验室特制的箱子里,人为地用灯光把白天和黑夜颠倒,大约经过1周,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里活动,这时室外实际是白天,这样等于把蟑螂体内的生物钟拨慢了12小时。这个实验说明,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因素可以影响生物体内生物钟的节律。

动物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种种节律行为都是生物钟在起着调节作用,这是动物长期生活在光照、温度或海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环境中,适应这种节律变化的结果。节律行为对于动物获得食物和适宜的生活环境,对于繁殖和躲避不良的生活条件等都有积极的意义。人们掌握了动物的节律行为,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有益的动物,限制和防除有害动物。

小结:这一节我们学习了动物的节律行为。节律行为是动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许多周期性的、有节律的行为。动物表现最多的是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和潮汐节律。节律行为受生物钟的调节,是动物长期适应自然生活环境的结果。可通过下面两个题目来检查学生的了解程度:

1.什么是昼夜节律行为和季节节律行为,举例说明。

2.招潮蟹每天推迟50分钟出洞寻食和进洞藏匿,这属于哪一种动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