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2000字范文优秀4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高考家长帮为朋友们精心整理的读后感2000字范文优秀4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点帮助。

读后感1600字 篇一

花了几天的时间,将这本堪称是教育教学理论的经典书籍看完,每一章都做了读书笔记。虽然这本书很多内容比较晦涩难懂,但是通过分章节做笔记,写反思的形式阅读这本书,确实还是可以将本书的很多内容更好地进行消化。

本书前三章介绍了教与学过程的内在景观,也告诉了我们缩小教与学分离的内在方法:一是重新认识自我(对自己要提升认识,更加全面认识自己),二是面对恐惧(摆脱有害的恐惧而拥有健康的恐惧,理解恐惧同时能客观认识恐惧),三是以悖论式的思考方式全面、完整地认识世界(在教学中也要运用这种思考方式才不会分离我们的教与学)。前三章是在讲培养造就共同体成长的内在沃土。而第四章到第六章是关于共同体如何从内心世界融入课堂以及更大的世界。第七章介绍了关于教育变革的运动的四个阶段,而其中第一阶段就是我们第一章讲到的教师自身认同和完整。与第一章遥相呼应。

整本书阅读完,我觉得感触深刻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在共同体培育的沃土中,无论是缩小教与学的分离需要面对的恐惧,还是用悖论式的思考方式来看待问题,都要重新认识自己,帕尔默说教师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只有认识你自己,才能不忘初心,才能找到滋养教师心灵的养料,才能找到教师继续前行的原动力。而这个就是要求教师要发现自己的独特性,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

同时教师要热爱教育,只有你真正对教育感兴趣,你才能发自内心的去爱你的学科,爱你的学生,你才能去寻求是否用悖论式的思考方式,真正面对学生的恐惧,你自身的恐惧从而让其变成积极的恐惧。此外还需要寻找各种方式为自己减压,减压也是自身认同与完整的一种模式,真正让自己与内心对话。

第二,六组悖论展现教学的理想状态。这六组悖论是分别是学习空间既需要界限又需要开放;学习空间既需要紧张又需要愉快;学习空间既需要个体意见与也需要团体的意见;学习空间既要独处和也要群体资源支持;学习空间既要有小故事又要有大故事;学习空间既要有沉默又要有争论。

学习空间既需要界限又需要开放,开放是手段或者形式,而界限是目的。举个例子就是说我们设置了一个议题,议题是固定的,但是达到议题的手段可以是多样的。学习空间既需要紧张又需要愉快,也就是我们既要让他们感觉到安全才能让他们更好投入我们的教学。

学习空间既需要个体意见又需要团体的意见,以及既要独处又要群体资源支持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合作和竞争的关系,让学生体验这二者的关系。学习空间中小故事和大故事的关系是要他们处理好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当他们懂得运用自己的生活中的故事说明问题,他们就是对我们所讲的内容。学习空间的沉默与争论并存实际上是我们所倡导的沉默与对话的关系。这六对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他们并不孤立而是统一于教学这个共同体中。处理好这六对关系有利于改变旧式的课堂模式即老师只说不听,学生只听不说。

第三,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帕尔默认为的共同体必须有拥有魅力的伟大事物这一主体,求知者为了能真正体会领悟这个这个魅力而进入到这样的共同体中。而要拥有高质量共同体需要我们教师做到通过议题以小见大;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要懂得设置优秀的问题并学会提问;教师还要学会倾听。

同时帕尔默也提出同事之间也应该形成共同体,同事之间、同行之间坐在一起怎么样才能更好让自己成长,可以探讨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在交流中激励自己不断成长。同时可以用隐喻的方式来反思我们的教学,让这种反思更加生动具体。

实际上我们的共同体还包括家校之间的联系,家庭教育是我们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也应该把家长加入到这样的共同体中,曾听一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她就是将全班的家长引导进来一起共读正面管教,与他们共读,与他们共享,与他们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

《教学勇气》让我跟着帕尔默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旅行,真正享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怀勇气,面对教育中的重重困惑,重新激发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

读后感1800字 篇二

大家还记得安徒生童话里面关于人鱼公主的故事吗?小人鱼因为爱上了一位漂亮的人类王子,为了得到他的爱和永恒不灭的灵魂,她付出了美妙的声音作为代价,冒着得不到爱情变成泡沫永远消失的风险,忍受着撕裂刀刺般的痛苦换来双腿来到王子身边。但是最后王子以为邻国美丽的公主才是他的救命恩人,最终没有跟小人鱼结婚而是娶了那位公主。人鱼公主的姐姐们为了挽救小人鱼的生命以美丽的秀发为代价从巫婆那里换取了一次拯救小人鱼的机会,但是条件是小人鱼必须杀死王子。小人鱼由于深爱着王子而放弃了用他的生命换取自己生命的机会,最后消融在海中变成了泡沫。当然,故事的结局安徒生加了一个美好的尾巴——小人鱼变成了天空的女儿,只要行善三百年便可以获得跟人类一样的永恒灵魂。不过说实话,这个结尾实在是既突兀又多余,完全是骗小孩子的。

今天再次看完《人鱼公主》之后,我的感受跟小时候的感受完全不同。小时候觉得小人鱼为了爱情放弃美妙的声音,离开家人朋友,忍受刀刺之痛,真勇敢啊!最后即使消失也没有杀害没有爱上她的王子,真是太善良了,看得我眼泪哗哗的。

现在再看呢?也许是人长大后经历了很多,变得现实了许多,感受真的完全不同。

首先,小人鱼是个迷恋异性外表的笨蛋。她仅仅因为小王子是她所见过的男子中最英俊的,对他的性情经历以及兴趣爱好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便深深“爱”上了他,愿意为他付出一切。我只能说,年轻小女生的爱情果然是盲目而肤浅的。

其次,小人鱼是个没脑子又盲目乐观的赌徒。明明巫婆已经跟她说过她到人间去追逐爱情的巨大风险和可以预见的悲惨结局——“假如得不到那个王子的爱情,假如你不能使他为你而忘记自己的父母、全心全意地爱你、叫牧师来把你们的手放在一起结成夫妇的话,你就不会得到一个不灭的灵魂了。在他跟别人结婚的头一天早晨,你的心就会裂碎,你就会变成水上的泡沫。”但是她还是一意孤行,没做任何准备便去了,其悲惨结局是可以预见的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当我们失去了自己,便什么都是浮云。小人鱼为了换取双腿,将她最大的优势和自己最独特之处——“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作为代价给了巫婆。然后她便两手空空,离弃家人和可爱的家,孤身一人跑去找她深爱的王子去了。失去美妙声音的她的确依然美丽——她美妙的身材,富有韵律的姿态和会说话的蓝眼睛都是那么迷人,王子和众人也被她的美丽所吸引,但是她仅仅是迷住了他的心,但是并没有得到他的尊重和爱情。“王子说,她此后应该永远跟他在一起;因此她就得到了许可睡在他门外的一个天鹅绒的垫子上面。”由此可见,他不过当她是一个替代品,甚至不过是一只宠物罢了,连最基本的平等尊重都没有。所以离弃了家人,迷失了自己的人不可能获得他人真正的尊重和爱情。

王子是个虚伪无情的王八蛋。出发去见邻国公主之前他还声称由于他的救命恩人是属于神庙的,所以不可能到人间来,他不可能跟她结婚,便跟小人鱼结婚,永不分离,搂着她又亲又吻的。一转眼,发现原来父亲让他娶的邻国公主就是他孜孜念念的美丽的救命恩人(其实关键不是那个女子救了他的命吧!而是那个救他的女子是他见过最美丽的异性,说白了也是以貌取人。如果救他的是一个丑八怪老太婆,我看他还娶不娶她!)这时候他立刻便把可怜的小人鱼的承诺忘到九霄云外了。你看——“于是他把这位羞答答的新嫁娘紧紧地抱在自己的怀里。”啊,我太幸福了!“他对小人鱼说,”我从来不敢希望的最好的东西,现在终于成为事实了。你会为我的幸福而高兴吧,因为你是一切人中最喜欢我的人!难道他不知道小人鱼爱他吗?他知道啊!但是以他的想法是,既然你那么爱我,我的幸福快乐就是你的幸福快乐,至于你的幸福快乐?不就是看着我幸福快乐嘛!完全没有想过小人鱼会伤心失望。这样的男人除了有一张漂亮脸皮之外还有什么呢?太无情无义了。

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会对自己不离不弃的只有家人。小人鱼的姐姐们对于小人鱼不经商量就离家出走,冒着巨大风险去人间追逐她愚蠢的爱情虽然很伤心,但是依然为了挽救她的生命而用自己美丽的秀发跟巫婆做了交易,换取了一个机会。如果说整个故事我看完最感动的是什么,那肯定是小人鱼家人对她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的爱。最后小人鱼因着“爱情”和“善良”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甘愿变成泡沫。对于这样的结局,我还能说什么呢?她也算是愿赌服输吧,至少也算是个优点。

总结一下,《人鱼公主》对我的启迪是:

1.不要轻易对一个不熟悉的男人托付终身,无论他多么英俊潇洒高才多金。

2.用真实的自己面对你爱的人,如果他爱的不是真实的你,那么他的爱情毫无意义。

3.家人才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只有他们会对你不离不弃。男人在成为丈夫之后尚且不一定靠得住,在成为丈夫之前就更不靠谱了。

读后感1700字 篇三

《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是何老师推荐的,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著。全书共四章,每一章节之下都包含了家庭关系中对这一主题的认知。

单从书名上看就感觉有很大的噱头,“家”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共体,这就像把不同质量的液体倒在一个容器之中,有的能够相融合,而有的却怎么也融合不了。正如本书的扉页所写,“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

作者编写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一本温柔的书、有用的书,让阅读者感受到“家是港湾,爱是退路”。

全书共四章,第一章的主体是夫妻关系。武志红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他认为从恋爱到婚姻到生育再到婆媳关系,这些都是家庭中夫妻关系的折射。通过举例论证想要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必须将夫妻关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这一点正如我之前所强调的那样,教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告诉他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宝宝,宝宝爱全家。一个家庭之中,能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想必家庭氛围不会差,孩子在模仿和影响之下也会如对待他日后的伴侣和孩子。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第二章讲的是分离。他说,“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确实如此,孩子从妈妈子宫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感受到了分离的痛楚,这是给它上的第一堂课。然后是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婚姻。。似乎人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是伴随着分离而开始的。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分离,那么一定不能很好的成长。给我印象较深刻的是,某一个妈妈送孩子上学,每一次孩子都哭得像个泪人,她哭得比孩子还要凶。她说她从未跟孩子分开过,甚至幼儿园也没有。我想这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没有分离就没有独立,没有独立也就没有了成长。

我们惧怕的不是分离,而是过渡分离。

有些家长一直在跟孩子“分离”,他们的“分离”是不在乎孩子的感受的,他们总是给自己找各式各样的借口去远离孩子。他们赚了很多钱,很多名誉,但是却丢失了孩子想与他们靠近的心,想获得爱的一颗童心。

分离在夫妻关系中也是适用的,不然也就不会有“小别胜新婚”这样一说了,很多夫妻之间的问题的产生要不就是不懂得分离,要不就是不懂得亲密。如何把握好尺度,还需要自己去衡量。

第三章讲述的是亲子关系。与其说是亲子关系,倒不如说是夫妻对孩子的期望,其中讲述了网络问题、考试问题、教育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我总是记得一本爱情小说中女主人翁说的那句话“你越功利,世界对你越神秘”,是的。虽然我们一直在呼吁自由,呼吁减负,但是面对着“别人的孩子”,我们还能本着初心吗?还能继续保持自己的初心吗?“你越功利,世界对你越神秘”但是谁又说结果不重要呢?看!我们的人生多矛盾。

第四章讲述的是中国家庭中所出现的问题,比如婆媳关系,所思并非所行、愚孝等。

看完此书,武志红将夫妻关系放在家庭的核心位置,让每个人学会“分离”,注重孩子的感受,这些我非常的赞同,每一个案例和分析都非常出彩。但是,在某些部分上,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武志红在本书后面特别强调了母亲对育儿的作用,这点我不否认,但是缺少父亲在育儿中的角色。他说,“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在婴儿一岁之前,怎么爱他都不过分”;他说“孩子至少要让妈妈带到九个月,才能保证真孩子有一个最低的心理健康基础”;他还说,“如孩子三岁前,妈妈与孩子有两星期以上的分离,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被抛弃创伤”。作者似乎放大了母亲的作用,而基本上看不到父亲对孩子的作用,难道孩子不需要父亲的关注和爱?不需要父亲带到九个月?不需要关注分离?这点我非常质疑!

一个不在乎父亲这个角色,将责任全归结于母亲的心理学作者。他要不就是关注市场的价值,要不就是自身的家庭也是需要帮助的!

正如知乎网友的评论:“对于从来没有心理学理论的普通老百姓来说,看了武志红的书,了解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发现了一些自己问题的原因,觉得就挺好,已经可以了,那对他们来说肯定是靠谱。毕竟武志红给他们启蒙了。对于心理学界来说,武志红就是一个很麻烦的存在了,因为他红,影响力大,但又不屑用科学的路子研究心理学理论,他的理论都是基于个人经验,没有实证,他也不想实证,属于弗洛伊德看了会流泪,温尼科特看了会沉默的那种。这就很麻烦了,一个影响力很大的通俗心理学作者,普及心理学知识时随心所欲,等于心理学的名誉就在他的笔头上,没有任何同行可以审查他,因为人家不跟科学界玩。他写得没问题也就算了,哪天胡写一通,数以百万计的人要被带沟里!从这点来说,不靠谱!”

读后感2000字 篇四

人经常感叹人生无常,去日苦多,时间一去不复返,总希望把时间唤醒、逆转和凝练,艺术便能满足人的这种要求。时空从人们现实地把握世界的感性知觉变为体验人生的心理途径,它直接地唤醒、培育、塑造人的自觉意识,丰富人的心灵,去构建这个艺术——心理情感的本体世界,以确认人类的生存和人的存在。

艺术把时空凝冻起来,成为一个永久的现在,这种凝练的时空,它毫不真实,却永不消逝。艺术勾销时间,这种勾销却使心理增长。时空本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感性方式,艺术里的时空却成为人类心理增长的途径。人类和个体都通过时间的体验而成长。

如“康德”所云,只有天才才能创造艺术。他指的天才并不是天资,而是指艺术作为审美理想的表现,有将深刻的人生内容转化为艺术形式的伟大才能,以造成伟大的意识层。这种创作是“无法之法”,它不能教,没有固定的法则方式,纯靠艺术家个人去捕捉从而去表现那既有理性内容、又不能用概念来认识和表达的东西,创造既是典范又是独创的富有人生意味的作品。

人生境界、生命感受和审美能力(包括创作和欣赏)的个性差异,具有本体的意义,即那似乎是被偶然扔入这个世界、本无任何意义的感性个体,要努力去取得自己生命的意义。这种意义不能逻辑地产生出来,而必须由自己通过情感心理来寻索和建立,所以它不只是发现自己、寻觅自己、而是去创造、建立那只能活一次的独一无二的自己。人作为个体生物是如此之偶然、短促和艰辛,而死却是必然和容易,所以人不能是工具、手段,人是目的自身。艺术是人的感性存在的对映物,它就存在于人的日常经验中,这即是心理——情感本体。

当艺术品完全失去社会功用,仅供审美观赏,成为“纯粹美”时,它们即将成为“完美”的装饰而趋向衰亡。艺术品如何从实用、功利的人工制作向所谓的纯艺术的审美过渡,正是有关心理——情感本体的建构关键之一。

生命是一堆印象、材料而已,作为美的艺术,正是通过形式的寻觅和创造而积淀着生命的力量、时代的激情。从而使此形式自身具有生命、力量和激情。这即是生活积淀。原始积淀是审美,艺术积淀是形式,生活积淀是艺术。

在生活中去做非功利的省视,在经验中去进行情感的净化,从而使经验具有新鲜性、客观性、开拓性,使生活本身变为审美意味的领悟和创作,使感知、理解、想象、情欲处在不断变换的组合中。于是艺术作品不再只是供观赏的少数人物的产品,而日益成为每个个体存在的自我完成的天才意识,个体先天的潜力、才能、气质将充分实现,它迎接积淀、组建积淀却又打破积淀,于是积淀常新、艺术常新、审美常新!

艺术正是人类这种作为精神生命本体在不断伸延着的物态化的确证。人们在这种物态化的对象中,直观到自己的生存和变化而获得精神上的培养,增添自我生命的力量,因此所谓的生命力就不只是生物性的原始力量,而是积淀了社会历史的情感,这也就是人类的心理本体的情感部分,它是“人是值得活着的”的强有力的确证。艺术的最高价值便不过如此,不可能有比这更高的价值了。无论是科学或道德都没有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有关生命意义的价值,所以,艺术及其意味作为历史性与开放性之同一,不只是回首过去,也不只是现实体验,它同时是指向未来的。它和时间一样,把过去、现在、未来融为一体,是无时间的时间,所以它是永恒的,只要人类永恒的话。

只有抽象的才是具体的。这里的抽象既不是现实事物变形抽象,也不只是情感表现形态抽象,而是对世界、宇宙、人生的情理交融的领悟的抽象,这种抽象是概念抽象所不可能有的。美感尽管不能脱离形、色、声、体的感知、想象和憎爱、欲望,但其高级形态却完全超越这种感知、想象和情欲,而进入某种对人生、对宇宙的整个体验的精神境界。音乐之所以比其他许多艺术常常更能达到某种哲理的深度,也是因为这最高哲理是诉诸人的感受,情感的人生——宇宙感怀,这也就是艺术作品的“意味层”。“微妙无形,寂寞无听”(阮籍)。

大自然之令人魂消骨蚀,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只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在中国呈现为与大自然相融会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大乐与天地同和”,只有当人与自然完全吻合一致,才能达到所谓“极乐”“至乐”的审美境界和感受,也就在这时空中超越了时空。“至乐无乐”不是宗教,而是审美。它不厌鄙,不抛弃感性,不否定,不抛弃内在的和外在的自然,它是在感性自身中求得永恒。在中国,作为崇高感受的悦志悦神主要表现为一种生命力量的正面昂奋,即所谓“天性健”的阳刚气势,表现为一种“与天地参”的人的自然化。

艺术是人类的一种记忆,是人类的自我意识,艺术不是为审美而出现或创造的。可喻不可喻,可解不可解。理之于诗,如水中盐,有味无痕,性存体匿。即之愈稀,味之无穷。

人作为感性生命的存在,终归是要死亡的,个体的生命都在有限的时空之中,因此,人追求超越这个有限,追求超越这个感性的个体存在,而期待、寻求那永恒的本体或本体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