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中有序的排列各种因素,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适合的教学对象,本着一定原则来拟定教学目标,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帅气的高考家长帮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中政治优秀教学设计(优秀9篇),希望能够对朋友们的写作有一点帮助。
高中政治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一、说教材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一册《生活与哲学》第1单元第3课的第2框的内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讲了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本框题则是从
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来分析形形色色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本部分内容条线清晰,结构完整。在本框题的第一部分《消费心理面面观》中,讲解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主要受到四种消费心理的影响。在前三种消费心理中均有其不利的方面,因此,在我们的生活消费中,应坚持求实心理,因为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并且求实心理为第二部分《做理智的消费者》起了铺垫作用,因为《做理智的消费者》这部分是求实心理的具体展开。《做理智的消费者》一共需要坚持四个原则,前三个原则分别是从消费对家庭的影响,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对我们周围的环境的影响进行阐述的,最后一个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是对“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一问题的归纳和总结,也是正确的消费观的本质和中心所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消费心理的种类,能够辨别不同的消费心理,并能对不同消费心理进评价。理解正确的消费原则,能够结合个人消费行为,说明怎样才是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消费行为透视消费心理,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结合正确消费原则的讲解,促进学生进一步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增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本课重点为“做理智的消费者”。
难点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消费原则。因为这一代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逐渐有了距离感、陌生感。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非常必要。
四、 说教法
新课标倡导“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取以下教法:
1.三步探究教学法:即“生活链接、发现问题;讨论探究、构建知识;能力提升、学会运用。”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直观演示,将复杂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易于理解记忆,提高教学效率。
五、说学法
我在采用教学方法的同时,也注重学法指导。我面对的学生学习基础不是很好,习惯于接受、探究能力较差,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比较薄弱,但参与意识、表现欲望强烈,新课标又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本课采用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设想以及学法指导,我将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在本课导入设计中,通过我想买双鞋,但是不知道买那种较为合适,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引出不同的消费观。
2.层层深入,构建新知。
新课标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重视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重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这环节设置的生活情境要能够成为学生探究的起点,成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触点”,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落到实处。
第一个问题“消费心理面面观”,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
情境一:小婷同学她在日常爱好中的特征。
情境二:与众不同的裤子设计,吓死人。
情景三:丹丹为了在同学面前显示自己有钱,而送同学一个进口的MP5作为生日礼物。
通过剖析这些图文并茂的生活事例,使学生了解消费心理的种类、表现、特点,并能对这些消费心理作出科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品质。同时通过这些个案情景设置,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于学生反思自己的消费心理,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个问题“做理智的消费者”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讲的是正确消费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结合这四个原则,做了三个不同的情景和一则调查,让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深化拓展。第四个正确消费原则“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在第同学们理解前面三个原则的基础探究拥有名牌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间是否矛盾,并且在当代是否应该继续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引导生分析归纳比较鉴别,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认识到消费中不能铺张浪费,在头脑中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意识。
3.巧设训练,巩固提高。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领悟、深化所学的知识,因此让同学们课后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一个月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4.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这节课学习了“消费要受到种种消费心理的影响,但只要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就一定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综上,这节课坚持正确引导、形成能力的原则,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构建和谐课堂,使课堂在过程实施、情境创设、知识构建、问题拓展、能力提升、练习环节上,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力求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使政治课教学真正回归生活。
高中政治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3)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1)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2))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能力目标:(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2)比较、分析的能力;(3)抽象思维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及主要代表观点
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学生讲坛”提前布置,由2名学生在收集资料,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分别讲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教师在此基础上补充。
(提示:观点介绍中要把握基本观点、观点的局限性、代表人物或是著名命题举例等三个方面)
(一)唯物主义
1、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A.基本观点――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B.局限性
a.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b.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C.代表人物――古希腊的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集大成者);在中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是王夫之、范缜、张载等。举例: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空气”是世界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西周时已形成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物质本原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到后来宋明时期张载、王夫之等哲学家提出的“元气学说”,把世界的物质本原归结为“元气”。万物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基本观点――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它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直观猜测的缺陷,有了科学的根据,并用这种物质观批判宗教唯心主义,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举例:又称资产阶级唯物主义,产生17世纪英国,发展于18世纪法国,到达顶峰是19世纪德国
B.局限性
a.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b.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唯物的(“意见支配世界”)
C.代表人物――霍布斯、培根、洛克、狄德罗、霍尔巴赫、费尔巴哈等人
举例:这种机械性的特点典型地表现在关于“人是机器”的论述之中,他们的分析方式是: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利维坦》“物质世界是一个大机器,是各种机械的集合,一个活生生的人也不过是一架完全按力学规律运动的机器而已,心脏不过是发条,神经不过是游丝,关节不过是些齿轮,甚至连欲望、忿怒、爱情、恐惧等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教案模板高中政治 篇三
1、明确学习《文化生活》的意义。
2、了解阅读《文化生活》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必修一《经济生活》和必修二《政治生活》涉及经济、政治两大领域,必修三《文化生活》则涉及文化领域。
〈讲授新课〉
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读书讲“校园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穿衣讲“服饰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出门讲“旅游文化”……时时在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洗礼。然而“熟知非真知”,我们的生活虽与文化联系非常紧密,却很少有人认真思考,深入研究过文化,什么是文化?文化发展经历怎样的过程?怎样看待中华文化的精髓?怎样进行文化建设?这是《文化生活》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经济生活的主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文化生活的主题是精神家园的耕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当然也包括文化建设。
1、文化的重要性
(1)对个人
(2)对民族和国家
2、学习《文化生活》的意义
(1)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创新的意义。
(2)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道理。
(3)知道中特文化是凝聚、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4)学会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5)认识到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阅读教材的方法
(1)分单元、课题、框题、目题四个层次。
(2)正文、辅助文的要求不同。
(3)综合探究课是帮助你体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引导学生看目录,知道《文化生活》分为四个单元,其中第一、二单元讲述文化一般,第三、四单元讲述中华文化。然后重点分析第一单元,指明其地位作用(起始、基础)和主要内容(两课四框一综合探究,按“从社会发展文化”和“从人的发展看文化”两条主线,呈现相关内容)。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的内涵,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懂得文化素养的培养与体现。
2、了解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懂得文化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阐释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2、学会分析文化的价值,提高学生文化欣赏和主动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文化的力量,从而懂得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意义。
2、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运动,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与力量
【教学难点】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教学方法】尝试“学案”导学,用好《第二教材》,引导学习先自学,做填空题,然后有重点地讲解,夯实基础的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归纳总结,并当堂演练、点评,切记“先学后教”,“授之以渔”,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表明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前者从时间上讲(古代→现代);后者从空间上讲(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网络文化)。
2、文化现象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表明文化现象具有特殊性,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人们有不同的文化生活。
※文化现象是文化本质和规律的外部表现,我们知道了文化现象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那么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
(二)文化是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2,做填空题。
1、文化的内涵: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性质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把握这一概念,需注意以下几点: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而非经济、政治活动。
(2)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3)文化包括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动态:精神活动;静态:精神产品。
(4)文化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有鲜明的阶级性,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
(5)还要注意区分“文化生活”中的“文化”与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
广义的文化: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文明相近,用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运动。例如考古学中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文化生活”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中特社义文化中的“文化”。
[处理练习题]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②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④大汶口文化遗址
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⑥克隆技术
⑦伦理道德观念 ⑧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⑨乡镇企业 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⑨⑩ C.③④⑤⑥⑦ D.③⑤⑦⑨⑩
2、文化的特征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有了人类社会才会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
(处理P6探究四,知道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运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文化必须以物质为载体(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即精神离不开物质,文化必须以物质为载体。例如一个时代的文化、审美,必然表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因此,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看到历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处理P7探究五,知道文化素养就体现在日常行为中,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反映其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
非常丰富。静态角度: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动态角度: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处理P4探究一,知道艺术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非全部内容,文化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2、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注意文化作用的两重性: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把人们引向歧途。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处理P8探究六,知道马义是科学、先进的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文化的含义以及力量,知道了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特别注意文化作用的两重性。辩证分析:文化有先进健康文化和落后腐朽文化之分。前者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后者有阻碍作用。对文化有一个总的了解,理解其内涵,了解其外延,感受其力量,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和熏陶。
【课堂练习】《第二教材》上的例题和选择题。
【书面作业】根据上述材料简述文化的力量(《第二教材》P38)。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较为陌生,再者文科特长班和普通班以及理科班在课前准备也不一样,因此课堂教学方式也应不完全相同,要有预备方案才行。在教学内容上,基本知识点一定要强调准确,重点知识要讲精讲细,能当堂运用练习一下,本节课原本设计的课堂探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展开,今后在设计课堂教学上时还要多注意课堂的高效。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知道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
2、明确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作用不同,我们要自觉掌握先进健康的文化,抵制落后、腐朽的文化。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3、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教学方法】
本框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案例的作用。
第一目,用“学案”导学;第二目,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体验感悟事实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简单复习,回忆文化的内涵、特征及作用) 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文化有别于经济、政治,同时三者又密不可分。那么,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本课时,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探究:P9
归纳:有的内容难以归类,正是因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现实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经济越发展,政治越进步,越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1—2,做《第二教材》上填空题。
1、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对此,要把握以下几点:
(1)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中,经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2)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由我国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并反映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
(3)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绝对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物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了,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4)文化不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课堂练习: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
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2、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
(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从地域上看)
举例:中国的发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西方的发展则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从性质上看)
巩固练习:P10相关链接一
思维拓展:P10专家点评二
结论: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这些文化都对该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过渡):文化不但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而且相互交融。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这一特点日益显著。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当今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特点)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采用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材料一:2000年,我国25至54岁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7年,而美国为12.7年,日本为12.3年,英国为11. 9年,德国为13.5年。统计表明,25至54岁的从业人口中,我国75%的人是初中和小学水平,而美国86%的人是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
材料二: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还居于第12位,现已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在美国400家实力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问: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1)在经济发展中,教育、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经济发展)
(2)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
注释: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 (引导学生看《第二教材》P4参考资料)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材料: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为了保卫法兰西文化,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意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
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结论:
(1)国内民主政治方面: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2)国际政治斗争方面: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 内容。
(过渡):文化不仅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同时,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处理P12探究,知道: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1、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我国的策略:
(1)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
(2)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道精神。
高中政治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什么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是什么?什么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2、能力目标
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懂得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
教学难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和局限性。
三、教学方式
讲授法、学生归纳总结法
四、教学反思:学生对这一问题有很强的想象能力,但没有一个理性的把握。要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对一些问题自己总结,本框内容比较复杂,要详细分析,并要控制好课堂纪律。
(一)导入: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回答:“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
学者说:“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吗?谈谈你的看法。
总结:不同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承认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承认思维决定存在,不能以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以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
(二)进入新课:
一、唯物主义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分歧):
对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⑴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⑵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解决探究
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
三种形态正确性局限性共同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A.具有猜测性,
B.没有科学依据;
C.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都坚持物质决定意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A.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都是唯物辩证的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希腊的泰勒斯,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第一开创人,他首先摆脱了神创论的观点,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接着,赫拉克利特又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而在中国,则存在“五行”学说(水、火、木、金、土杂,以成万物)。这些古代的哲学家把哲学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形态,坚持了以“物”为本。但是这却把世界的复杂简单化。他们对世界观本原的认识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的限制,不可能被科学证实。这便是哲学的第一个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见上表,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能达到的对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
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质,得出:世界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这就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时,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原子论开始站不住脚。对它影响最深的是物理学领域的两大发现。
A、放射性现象:具有放射性现象的元素在放射过程中,一种元素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比如镭。在放射过程中,它会生成惰性气体氦和氡。由此可见,原子是不是不变的?
B、电子的发现:原子是不是最小的微粒呢?
高中政治优秀教学设计 篇五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及国际竞争的实质,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国际格局相应的发生重大变化。各国之间将呈现怎样的关系呢?下面就学习这方面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 透视世界若干力量中心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4页,思考几个探究性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当今世界正在形成的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反映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这与二战后形成的美苏对峙两极格局有明显不同。这种局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
(2)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105-106页内容,思考所提出的探究问题。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欧盟成员国的增加,有力的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使欧盟成为多极化力量中头等实力单位,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俄罗斯当今的实力虽有所削弱,但仍具有巨大的经济科技潜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其大国地位不容置疑;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目前正在保持经济大国基础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目前世界正在形成的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4)世界多极化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2、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国际竞争
(1)伴随着世界多极化进程,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调整目标,力图为自己确立有利态势。美国极力维护其世界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和德国正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中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竞争的意义: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总之,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国际竞争及其实质
世界格局的变化,各国目标的调整,形成了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要对话与合作,不要对抗与冲突,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各国人民要求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家间在加强合作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
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106页“专家点评”内容,了解什么是综合国力?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这些物质力量是基础。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文化、经济、政治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106页“相关链接”内容,了解各国是如何展开竞争的?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当今世界,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关心的问题,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制定发展战略,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加快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107页图表,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当前,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学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以及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通过学习深刻领会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国际机遇和挑战,对于维护和实现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等,有重要意义。
课余作业
分析讨论,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国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高中政治教案教学设计 篇六
《矛盾分析法》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教法及依据、学法及依据、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后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第一个框题,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作为认识规律最基本的,就是矛盾的规律;作为认识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法。第三单元矛盾分析法不仅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和关键,也为学习和理解全书各课内容提供了根本的方法。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记: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理解:a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b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c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3)分析:运用实例说明,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方_义、提高全面的、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知识导入——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等过程与方法,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正确认识形势、明确我国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理。
(2)、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击看待人和事、看待自己,这既是一个思维方法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道德、觉悟提高的过程。
3、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的依据:只有理解掌握了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才能正确认识形势、明确我国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理;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击看待人和事、看待自己。
教学难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分
难点的依据:学生对哲学的作用之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没有系统地概括,因此不易理解,学生“对一个复杂事物不只包含一个矛盾”和“矛盾的不平衡性”缺乏理论和实践上的认识,比较难以理解。
4、说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说学情
哲学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而高二学生只是容易把握形象思维,却缺乏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因此对哲学有关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则会使学生对自己丧失信心,对政治课失去兴趣。
三、说教法及依据
我们都知道哲学是一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并能够加以应用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相应的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得应用哲学是学生自觉的行为,这也将对他们将来的人生产生裨益。因此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将作为这堂课的中心任务。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参与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体验哲学的魅力,从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锻炼学生思考生活的能力。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幻灯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课前自主探究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并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获得成就感,树立信心。
四、说学法及依据
学生学习背景分析:学生在小学开始学习成语,了解了一些哲学道理。高年级之后懂得用这些道理来阐释自己的人生感悟。到了初中以后懂得用一些诗句,长篇来体会人生。到了高中之后,有了哲学,应该能借用这一系统的哲理来体验人生。所以,要做好这个哲学的命题,就是让学生学了哲学之后能够自觉地利用哲学智慧来思考人生,经营人生。
学法的指导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要求。让学生把握一般哲学道理和哲学的不同,进行相应的知识转化。充分利用学生的哲学道理积累,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从而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课后自我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合作探究法、课后探究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限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兴趣可采用设疑和创设情景的方式来进行。
1、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幻灯片《辽沈战役》(_攻锦、攻沈问题上的犹豫不决;毛主席攻锦的决心;解放军攻克锦州,辽沈战役的结局),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辽沈战役的首攻点选择在哪里?攻打锦州对辽沈战役和其它战场乃至对全国战局有何意义?东北战场存在哪几处敌我矛盾?哪个矛盾起决定作用?从哲学上来看,它体现了什么道理?学生边看边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思考,带着兴趣和疑问进入新课学习。
2、新课讲授:讲议结合,导学相依
“学贵有疑”,精心设计问题,以疑导入,启发思考,层层诱导,讲议结合。
(1)对原理的教学:在学生观看幻灯片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主次矛盾的含义、地位、作用等关系。可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设置以下问题:主、次矛盾是不是一个矛盾?它们存在的环境是什么?主、次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分别是怎样的?什么是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再请学生指出辽沈战役中的主、次矛盾分别是什么?并从理论上简要说明为什么辽沈战役的关键是锦州战役?及时加以巩固。
幻灯片:《辽沈战役》(我国在攻打锦州时对长春、沈阳之敌的包围,及黑山、大虎山阻击战的场景)设疑:在解放锦州的时候,我军对其它战场的敌人采取了什么策略?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指出:主次矛盾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这种关系要求我们在重点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必须注意解决好次要矛盾。
设疑:主次矛盾的地位是不是绝对的,永远不变的?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有哪两种情形?这里的一定条件指的是什么?投影出示图表(2)(略),学生分析说明两个图例分别属于哪一种“转化”情况?最后由学生小结原理内容,并齐读两遍
通过事例《赌饼破家》说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牢牢抓住主要矛盾,不能主次不分,丢了西瓜拣芝麻,因小失大,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通过朗诵诗歌
蔷薇花总是有刺。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她们也决不会没有瑕疵。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坠入凡尘。的苹果酒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有黑点看到。然后设问:这首诗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我设制了这一探究活动: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自己?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老师引导:概括起来说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肯定主要方面,不能夸大次要方面。评价一个人,评价一项工作,要分清功与过、成绩和缺点,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不能求全责备,因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导入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分析: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所以我们在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自己时,一定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由于学生刚接触到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概念,容易混淆。可以用列表的方式加以区别。
(2)对方_义的教学: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比较、讨论、运用等多种方式来突破教学难点。
首先:请学生根据对原理的学习,从理论依据、正反对比、找出并分析教材上的相关俗语、成语、谚语、语录的哲学寓意,说明善于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重要性。
其次:投影出示漫画:“截指”、“投哪个好”、“圈套”、“儿童歌咏比赛”“世上最苦的人”“只抓物质文明,不抓精神文明”等漫画,让学生幽默轻松的学习气氛中,通过自己分析哲学寓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再次:通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工作及根本任务,经济建设和其他建设的关系的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六、说板书设计
(一)、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主、次矛盾的含义。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b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b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第一,原来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或者基本解决了,这时原来处于次要地位的某种矛盾就会突出起来,成为主要矛盾。
第二,有的时候原来的主要矛盾虽然并没有解决,但由于出现了新的条件,也会发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
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1)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
a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b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a二者相互排斥。
b二者相互依赖。
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1)坚持两点论:
a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b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
a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
b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七、说教后反思
1、教学效果: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跃、轻松、有序,教学目标能落到实出。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了解了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采用合作学习和自我探究学习法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不足:
(1)语速较快
(2)学生辩论时,还可更加深入,更加透彻。
(3)学生活动时,有些地方衔接不够紧密,浪费了一些时间。
3、教学心得:
在本堂课中,我力求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实现三维目标的结合,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主导地位,收到了好的效果。教学过程师生轻松愉快,互动良好,效果不错。
关于高中政治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关于“事物发展的趋势”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为什么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并能运用这一原理并结合具体事例论证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及两者的分歧,并能结合典型事例,对两者在实际生活中的不同表现做出判断;了解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基本要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框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为指导去观察、把握事物全局,预见事物发展前途的辩证思维能力,从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提高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在当前和今后的改革事业中,提高理解、适应和参与的能力。
由于本框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和总结,与形而上学的观点进行对比和分析,并进而对学生提出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要求,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基本观点进行概括、综合、分析、比较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各项改革措施,对我国的改革事业抱有正确的态度。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危害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表现;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及坚持这一思想方法的重要意义,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一方法去分析、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本节结构:
本节共两框。既是对二、三、四课所学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方法论要求的系统和升华,因此,本节特别是第二框题的教学对于学生初步形成唯物辩证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框《事物发展的趋势》,在论述了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和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之后,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阐述原理的基础上,教材又从“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和“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两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方法论要求,体现了世界观、方法论和人生观教育的统一。
第二框《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首先运用中外哲学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典型观点,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观点进行比较,进而归纳出两者的分歧,并强调了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分歧。在综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之后,对青年学生提出了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要求,并从个人成长过程和联系当前社会实际两方面举例分析。最后,从总体上概括指出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意义和要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是本框教学的重点。
[原因剖析]
掌握这一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方法论意义:
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前途充满信心,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支持新事物,培养创新精神。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问题,是本框教学的重点。
[原因剖析]
①从知识要求来说,这一问题是对第二、三、四课所学原理的概括和总结,学好这个问题,可以使有关唯物辩证法的知识更加系统,得到升华。
②从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要求来说,只有首先划清两者的界限,才有可能在实践中逐步学会应用。
它们的分歧是: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方法论意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正确地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总的指导方法,不能把它看作是可以死背硬套的公式,而必须把它同实践、同调查研究紧密结合,加以灵活运用。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懂得一些唯物辩证法的道理,自觉地按唯物辩证法办事,就可以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思想、学习和工作就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3、“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即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是本框教学的难点。
[原因剖析]
①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在前面已经分别论述过了,而本框的方法论要求更具有综合性,需要紧密联系以上几课的内容,与形而上学的观点加以对照,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讲解。怎样恰当地处理这些观点和材料,具有一定的难度。
②这一问题是唯物辩证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有意识地去运用唯物辩证法,更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各方面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4、“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是本框教学,也是全课教学中的难点。
[原因剖析]
①这一问题作为本课思想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要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得到较好的解决,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
②由于中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思想方法上容易犯片面性、绝对化的毛病,再加上党内和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使这一问题的教学更增加了难度。
教法建议
一、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突出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这一教学重点,应当注意:
①重视运用已知的道理。本框是在第二课学习了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以及发展的实质等问题之后,进一步回答发展的方向、道路和趋势问题的。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把前后知识衔接起来,才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明白,我们所说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它的“总方向”,而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所谓总方向,是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方向,事物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总的趋势。至于事物发展中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则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但这只是暂时的,它终究改变不了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
②以基本事实说明道理。教材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主要是以基本事实来证明基本观点的。如说明新事物必然能够战胜旧事物,就举了一个自然界和两个社会领域的事例;讲曲折性原理,列举的基本上都是社会领域的事例。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信服,教学中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具体而又生动的事例。
③搞好综述,教材第16段,是对原理的综述,既是对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都要经历艰难曲折两个观点的概括总结,又是理论上的综合、提高。限于《课程标准》的规定和教材的要求,虽然不能在理论上扩充,但却可以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理解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可以采用图示法,告诉学生事物的前进性不能用直线表示,因为其中不包含曲折性(其中就蕴含着要和形而上学的“直线论”,即否认曲折性的观点划清界限的思想);也不能用圆来表示,因为圆虽然包含了曲折,却又否认了前进性,事物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只是旧事物的重复,实际上是否认了发展(其中又蕴含着要和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划清界限的思想)。那么,用什么样的图示表示才比较准确呢?一种是上下波动的曲线,另一种是螺旋式的上升的曲线,都可以表示事物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即前进中有曲折,曲折中向前进。
为了使学生理解“任何事物”和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还可以举出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如一出好戏的剧情发展,总是有序幕、有中场和尾声,有高潮,也有过场;一部文艺作品,必须做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波澜起伏,才能引人入胜,如此等等。
(2)在讲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时,要结合教材中“议一议”的内容,搞好讨论。如前所述,通过本框教学,加强对中学生的耐挫折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遇到的挫折,是很有必要的。许多事实说明,当前不少学生缺乏经受挫折的思想准备和承受能力。
当然,能够遇挫愈奋,锲而不舍的典型事例,更是不乏其人,对学生也更具启迪、教育意义。本框和第一节第一框(事物发展的原因)中的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的问题,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类似的方法论要求,教学中应注意前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防止简单重复。
(3)对本课难点“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把握好这一难点(同时也是“热点”)问题的角度,是以关于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原理为指导,学会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因此,一方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另一方面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而核心问题是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特别是正确对待我国的改革事业。
二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坚持以理服人。教材上的理论分析并不难理解,其中有些内容是学生早已耳熟能详的。这里,是否能突破难点、取得良好效果的标准是学生是否信服。为此,必须破除“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
举例法。针对有些同学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途信心不足等,教学中可精选一二个典型事例来证明,许多在当地过去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已变为现实。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用电视片、图表等辅助教学。如,只要把前的纪录片和今天的电视片各播放一段,然后让学生自己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去进行对比,就可以生动地说明问题。
类比法。教材以火车的发展历程来说明应当怎样正确对待新事物,并配有插图,生动而贴切。现《火车和马车的比赛》火车的不平常的经历,充分地说明了一个哲理: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谈话法。为了使教学真正收到实效,教给学生看问题的正确方法,还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加以分析议论。例如,对于“发牢骚”这种“流行病”,就可以加以分析和引导。
牢骚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应当说,出于对自身和国家集体利益的关切,或是纯粹对于社会某种不合理行为、现象的不满,发发牢骚自有其合理及符合实际的一面,倒也情有可原。如对通货膨胀、分配不公、假冒伪劣及各种腐败现象的不满等等。但是,也有许多牢骚是由于人们的人生阅历、社会经验、知识水平、认识角度等的局限而产生的较偏激的认识。中学生中的许多牢骚和不满大都属于这一类。应当指出,发牢骚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大发牢骚,对种种困难和问题站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去评头品足,抱怨挖苦,就会涣散人心,泄了民气,丢了精神,消磨和瓦解人的意志,是逃避社会责任的表现。减少牢骚的关键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尽可能辩证地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这样,就不至于感情冲动,以偏概全,一次受骗,就认为世上没有好人,一说腐败就感叹社会“暗无天日”,如此等等。
由于本课容量较大,可分为原理和方法论两大部分进行教学。前者采用讲授法,后者采取谈话法。
二、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本框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初步划清两者的界限;而难点则在于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比较自觉地、有意识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在具体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不能截然分开。
1、由浅入深,归纳比较
第一层意思(第1~8段)即列举哲学史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观点的对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并由此归纳出两者的分歧: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分歧之一
分歧之二
分歧之三
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
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简要的启发、点拨,这一内容就能被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了。
2、抓住关键,重点讲授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划清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界限,掌握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抓住两者的根本分歧,重点进行讲授。即综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讲清为什么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
3、联系实际,追求实效
本节的第二层意思(11~17段),即对学生提出“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方法论要求,主要是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努力追求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突破这一难点,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①重视搞好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对比。教材列举哲学史上的典型观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本身就体现了这种对比。尽管这些问题理论上的难度并不大,但教学中如何做到生动活泼,有的放矢,引起学生的共鸣与思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建议按照“议一议”的要求,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打开思路,进行广泛的分析与思考。
②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正确分析和认识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问题,要防止面面俱到。可以选择学生中疑问最多、最为关心的问题,如关于腐败现象在党和国家生活中到底是主流还是支流的问题,关于反腐败斗争的发展趋势问题等,结合当前反腐倡廉的形势,引导学生既要清醒地看到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和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腐败分子在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中是少数,绝大多数干部是好的,坚定战胜各种腐败现象的信心。
4、教学方法:建议采用“讲读”和“谈话”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地说,原理部分先读后讲,以讲授为主;方法论部分读议和讲解穿插进行,即先读、议,后讲解。
高中政治教案 篇八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生活情境链接】申纪兰,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当有
人问她,能连续当选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靠的是
什么?她认真地说:“靠的是说老实话,要不是人民信任
我,要不是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这个普通农民怎么
能当选这么多届人大代表?”“我是农民代表,我要为农
民代言。我要了解他们的愿望,反映他们的困难和心声。”
“当选一届人大代表已经不容易,我能连任十一届,这里
面都是人民对我的希望。”
申纪兰为什么要为农民代言,为什么要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反映他们的困难和心声?
【名师说课要点】(教师用书独有栏目)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从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入手,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以及人民代表的有关知识,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层层深入,让学生逐步探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由于本课知识比较琐碎,在授课时可以进行一定的整合,例如,可以按照以下线索讲解人民 人民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习本课时,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也可以指导学生撰文“一府两院”,让学生掌握人大代表的产生及职责,分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第一课时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学习目标导航】
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
引述宪法规定,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府两院”是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2、撰文:“假如我是人大代表”。内容涉及人大代表的产生及职责,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
【课前自主预习】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怎样当家作主: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②地位及其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③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④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会行使。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职权: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③与全国人大的关系: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请选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③人民代表大会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而它又分为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之分,所以①②③切合题意。④错误,它将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混为一谈。
答案:A
二、肩负人民的重任——人大代表
1、人大代表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人大代表的产生和任期
(1)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2)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3、人大代表的义务
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人大代表的权利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请选择】在我国,人大代表的权利有
①审议各项议案权 ②表决各项决定权 ③提案权 ④质询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人大代表的权利主要包括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故①②③④都是。
答案:D
【课堂合作探究】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情境创设】2010年3月5日至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的报告》,《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_府工作报告等活动说明了全国人大行使什么职权?
提示:决定权和监督权。
【知识归纳】 (1)产生: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由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
关。
(3)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居于地位。
(4)构成: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5)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辨别比较】(1)正确区分“人大代表”与“人民代表大会”两个概念。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人大代表享有的权利是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和质询权;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2)正确区分“国家权力机关”与“权力机关”两个概念。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犬会。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是立法机关;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会具有制订地方性法规的权力,不是立法机关。
(4)全国人大没有起草制定宪法的权力,世界各国的成文宪法一般都规定设立宪法特别起草和修改委员会。全国人大会没有修改宪法的权力,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5)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四个“权力”的关键是看内容。①如果是关于法津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②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⑨关于“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的年度工作报告或审查则是监督权;④审查、审议上年度的工作报告是监督权,批准、通过本年度的工作报告(将要执行)属决定权;关于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的通过是决定权。
【学以致用】(2009?海南?10)为督促和支持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2008年9月,全国人大会执法检查组分赴黑龙江、湖北、云南等省对当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标明
①行政机关必须向全国人大负责 ②国家机关必须贯彻依法治国原则
③全国人大具有执法和检查职能 ④人大会是人大权力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和立法权,不具有执法和检查职能,故③的说法错误;人大会是人大的常设机构,故④的说法错误;排除含③④的选项,本题选A项。
答案:A
【迁移训练】(2009?北京卷?28)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法律,标志着“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此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又通过了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多部法律。上述法律有的由全国人民大会通过,有的由会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大会的
A.领导机关 B.常设机关 C.执行机关 D.监督机关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大会的常设机关,再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能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行使。所以上述法律有的由全国人民大会通过,有的由会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过。
答案:B
二、人大代表
【情境创设】广东省人大代表、省委书记汪洋参加
人大会议小组讨论时,鼓励基层代表要敢于“为民请命”,
“要学会抢话筒”。每一位来自基层的人民代表,都要认 识到群众推举自己当代表,就有义务有责任替社会公众
尤其是社会低层的劳动群众说话,在适宜的场合特别是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公开地大胆地反映人民大众的疾
苦、愿望与诉求。
问题: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人民说话”?
提示:①从人大代表的产生来看,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②从人大代表的职责来看,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从人大代表的职权来看,他拥有审议权、质询权、提案权和表决权来更好的为人民说话。
【知识归纳】(1)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产生和任期: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方式。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3)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4)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①在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时,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②提案权是指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③质询权是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⑸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高中政治教案 篇九
【生活情境链接】申纪兰,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当有人问她,能连续当选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靠的是什么?她认真地说:“靠的是说老实话,要不是人民信任我,要不是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这个普通农民怎么能当选这么多届人大代表?”“我是农民代表,我要为农民代言。我要了解他们的愿望,反映他们的困难和心声。”当选一届人大代表已经不容易,我能连任十一届,这里面都是人民对我的希望。”
申纪兰为什么要为农民代言,为什么要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反映他们的困难和心声?
【名师说课要点】(教师用书独有栏目)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从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入手,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以及人民代表的有关知识,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层层深入,让学生逐步探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由于本课知识比较琐碎,在授课时可以进行一定的整合,例如,可以按照以下线索讲解人民 人民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习本课时,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也可以指导学生撰文“一府两院”,让学生掌握人大代表的产生及职责,分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第一课时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学习目标导航】
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
引述宪法规定,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府两院”是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2.撰文:“假如我是人大代表”。内容涉及人大代表的产生及职责,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
【课前自主预习】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怎样当家作主: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②地位及其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③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④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会行使。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职权: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③与全国人大的关系: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请选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③人民代表大会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而它又分为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之分,所以①②③切合题意。④错误,它将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混为一谈。
答案:A
二、肩负人民的重任——人大代表
1.人大代表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人大代表的产生和任期
(1)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2)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3.人大代表的义务
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人大代表的权利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请选择】在我国,人大代表的权利有
①审议各项议案权 ②表决各项决定权 ③提案权 ④质询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人大代表的权利主要包括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故①②③④都是。
答案:D
【课堂合作探究】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情境创设】3月5日至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的报告》,《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_政府工作报告等活动说明了全国人大行使什么职权?
提示:决定权和监督权。
【知识归纳】 (1)产生: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由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3)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居于地位。
(4)构成: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5)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辨别比较】(1)正确区分“人大代表”与“人民代表大会”两个概念。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人大代表享有的权利是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和质询权;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2)正确区分“国家权力机关”与“权力机关”两个概念。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犬会。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是立法机关;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会具有制订地方性法规的权力,不是立法机关。
(4)全国人大没有起草制定宪法的权力,世界各国的成文宪法一般都规定设立宪法特别起草和修改委员会。全国人大会 www.huzhidao.com 没有修改宪法的权力,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5)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四个“权力”的关键是看内容。①如果是关于法津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②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⑨关于“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的年度工作报告或审查则是监督权;④审查、审议上年度的工作报告是监督权,批准、通过本年度的工作报告(将要执行)属决定权;关于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的通过是决定权。
【学以致用】(?海南?10)为督促和支持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9月,全国人大会执法检查组分赴黑龙江、湖北、云南等省对当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标明
①行政机关必须向全国人大负责 ②国家机关必须贯彻依法治国原则
③全国人大具有执法和检查职能 ④人大会是人大权力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和立法权,不具有执法和检查职能,故③的说法错误;人大会是人大的常设机构,故④的说法错误;排除含③④的选项,本题选A项。
答案:A
【迁移训练】(2009?北京卷?28)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法律,标志着“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此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又通过了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多部法律。上述法律有的由全国人民大会通过,有的由会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大会的
A.领导机关 B.常设机关 C.执行机关 D.监督机关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大会的常设机关,再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能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行使。所以上述法律有的由全国人民大会通过,有的由会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过。
答案:B
二、人大代表
【情境创设】广东省人大代表、省委书记汪洋参加
人大会议小组讨论时,鼓励基层代表要敢于“为民请命”,
“要学会抢话筒”。每一位来自基层的人民代表,都要认 识到群众推举自己当代表,就有义务有责任替社会公众
尤其是社会低层的劳动群众说话,在适宜的场合特别是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公开地大胆地反映人民大众的疾
苦、愿望与诉求。
问题: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人民说话”?
提示:①从人大代表的产生来看,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②从人大代表的职责来看,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从人大代表的职权来看,他拥有审议权、质询权、提案权和表决权来更好的为人民说话。
【知识归纳】(1)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产生和任期: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方式。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3)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4)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①在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时,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②提案权是指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③质询权是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⑸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高中政治教案范文二:《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2、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二)能力目标
1、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2、 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呢?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进行新课
一、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联系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内容,思考、讨论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宣称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知道多少?请大家谈谈了解的知识。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2)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是指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
立法权: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是我国的立法机关。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备案。
决定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人大会,依法决定国家和本行政区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任免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的权力。
(4)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会行使,以便更好的发挥权力机关的作用。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2)作用:决定地方一切重大问题,并负责监督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二、人民代表
1、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产生的方式与任期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人大代表的产生的方式与任期如何?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任期五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宪法修正案修改)。
3、人大代表的职责和权力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明确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人民代表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提案权是指人民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的权力。质询权是指人民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回答的权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通过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组成、职权等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进一步感受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
课后作业
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当地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的活动,体会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的。
课后小结
学了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高中政治教案范文三:《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本P43,找到并说出政府的含义和具体要求,能够在合作探究和选择题中做出正确判断,准确率达90%。
2.阅读课本P43-44,找到并记住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因,能够通过合作探究理解依法行政的意义。
3.阅读课本P44,找到并说出政府权力行使的环节及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要求和防止决策失误的措施,能在合作探究和选择题中做出准确判断,准确率达90%。
4.通过演讲,能够培养自身的法治和责任意识,感悟政府的依法行政,自己也能为其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重难点
1.政府的含义和具体要求。
2.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因,依法行政的意义。
教学过程
1.自主回答预习检查问题:
⑴依法行政的含义——针对学习目标1
⑵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针对学习目标1
⑶权力行使的环节——针对学习目标3
2.情境导入:
观看《投其所好》的反腐题材的小品,感悟出国家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不能滥用,应该依法行使!
3.问题探究一——针对学习目标2
⑴探究问题:暴力执法泛滥下去,会有什么危害呢?
⑵学生活动:1.自主思考2.小组合作探究3.小组代表探究展示
⑶展示内容:
小组1展示:暴力执法泛滥下去,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如人权。
小组3展示:暴力执法泛滥下去,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不利于树立政府的威信。
小组5展示:暴力执法泛滥在全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不利于推动全社会尊法重法守法。
⑷师点拨:各组展示地都很有道理,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公民、政府、法制建设。
4.问题探究二——针对学习目标1
⑴探究问题:分析三组镜头分别体现了依法行政的哪个具体要求?
⑵学生活动:1.自主思考2.小组合作探究3.小组代表探究展示
⑶展示内容:
小组2展示:第一组镜头体现了合法行政。
小组3展示:第二组镜头体现了程序正当。
小组6展示:第三组镜头体现了权责统一。
5.问题探究三——针对学习目标3
⑴探究问题——材料中政府是如何决策的?
⑵学生活动:1.自主思考2.小组合作探究3.小组代表探究展示
⑶展示内容:
小组4展示:“通过网络调查、走访社区等形式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了民主决策;
小组6展示:“聘请专家对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体现了科学决策;
小组8展示:“政府法制部门要负责对决策内容进行合法评判”体现了依法决策。
6.检测反馈——针对学习目标1.3
学生活动:5分钟完成【课堂探究学案】中的【当堂检测】5道选择题,做完自对答案,学生自主讲解错题,教师点拨。
7.演讲展示——针对学习目标4
演讲主题:《我的中国梦》
学生活动:卜令剑、王杰、韩祥行三位同学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中国梦。
8.总结反思
学生活动:根据屏幕上的【总结反思】自主整理笔记,完善体系。
课后习题
【问题探究一】“暴力执法”泛滥下去,会有什么危害呢?
【问题探究二】分析三组镜头分别体现了依法行政的哪个具体要求?
镜头一 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 ( )
镜头二某市政府在广泛公开宣传的基础上,召开了一次政府采购竞标大会,以实惠的价格采购到了全市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位所需的一宗办公用品,既节省了财政开支,又解决了各部门办公设备紧缺的问题。 ( )
镜头三: 20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政府一切违法违规的行为都要追究。 ( )
【问题探究三】政府是如何决策的?
为规范小商贩合法经营,石家庄市政府通过网络调查、走访社区等形式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制定初步方案;聘请专家对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举办听证会对决策部门初步拟定的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和合完善;政府法制部门要负责对决策内容进行合法评判,合严格把好合法性审查关;再次修改好的方案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社会公示,增强公民的参与度;最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集体讨论确定,要求各区政府具体落实实施。
【检测反馈】
1.某市城管执法人员从环境保护角度对露天烧烤摊主讲明道理,劝其离开。对那些劝说不听屡教不改者则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这一做法坚持了
A.合法行政 B.权责统一
C.廉洁高效 D.高效便民
2.《工业和信息化部行政许可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受其委托的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遵守法定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和高效的原则。如果你就这一原则拟一主题,最合适的是()
A.依法行政 B.科学执政
C.高效便民 D.民主决策
3.下列做法体现科学民主决策的是()
①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②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③让公民成为直接决策者
④坚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过程符合法定程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5月,广东省河源市公布第一批行政权力清单,今后,市民可通过上网点击了解某项行政权力的依据、运行等相关情况。市民、企业等在接受处罚时,能查询到处罚机关是否拥有这项行政处罚权,“该不该罚”变得有章可循。上述措施()
①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行政管理权 ②有利于促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 ③能够消除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④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仔细观察漫画《放心肉》(见下图)。该图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存在的原因是( )
①部分经营者缺乏市场规则意识 ②部分经营者缺乏良好的形象 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政执法效能差 ④某些政府部门履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不到位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