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设计【优秀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高考家长帮小编精心为小伙伴们整理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设计【优秀6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点帮助。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8+6= 28+5= 37-5= 12-6

(三人板演,其他学生练习在课堂本)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

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教师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和一个减法的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4)(教师选择例3)提问:该怎么解决?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及时掌握学生讨论情况。

(5)集体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解决方法。

(6)集体讨论:0.6+0.8

教师先提示: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师板书: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教师板书:计算)

(7)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一道是以元为单位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8)学生试笔算0.6+0.8

学生在进行笔算之前教师先与学生探讨数位对齐的问题。教师并示范。

元 角 分

0 . 6

+ 0 . 8

(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0.6+0.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观察、思考: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齐就行了?

(9)反馈练习:列出2.8+2.1 6.4+0.9的竖式(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10)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2.教学例4:

(1)教师选择例4

(2)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4)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这个竖式怎样计算?

元 角 分

1 . 2

- 0 . 6

学生尝试:(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6)引导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1.2-0.6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最后说明:

①从小数看,十分位上的2减去6不够减,向个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减,也就是12个0.1,减去6个0.1。

②从人民币的单位看,是把1元化成10角,加上原来的2角,用12角减去6角。

(7)反馈练习:3.6-0.5 2.1-1.2(两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8)教师总结:小数减法与以前所学的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4.巩固练习:

观察商店图,解决问题。

⑴买2个练习本多少钱?

⑵小东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第⑴和第⑵个问题再集体反馈。

全体学生根据同学所提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集体解决。

三、巩固发展

1.计算训练

练习二十二第1题

(练习在课本上,允许个别学生用竖式计算)

2.用数学。

练习二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解决,第⑵个问题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生活中的数学。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设计 篇二

教学内容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材第96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点。

2、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能根据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灵活地运用小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正确计算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教师谈话:我们以前学习了整数加减法,那么,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2个同学来做一做,其他同学一边看他们的计算过程,一边思考3个问题:

①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②计算时从哪一位先算?

③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指名计算:48+9=,25-1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3、反馈题目是否正确,指名回答三个问题。

4、教师小结: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开始计算。②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当10再减。这是以前学的整数加减法,那么小数加减法怎么计算呢?今天请你们来研究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新课讲授】

1、利用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开学了,同学们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具,每个蓝色笔记本2.5元,每个书包25.8元,每个文具盒6.8元……)

(2)利用你获取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你会列式吗?引导学生一人说提出的问题,一人说怎样列式,教师板书学生所说的算式,在学生提问并列式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主题:如果一个同学买了一个卷笔刀和一支绿色铅笔,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一个卷笔刀和一支绿色铅笔共花多少元?一个卷笔刀比一支绿色铅笔贵多少元?一支绿色铅笔比一个卷笔刀便宜多少元?)教师肯定他们的说法后反问:你们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式)“0.8+0.6=,0.8-0.6=”这2道题怎么算呢?请你们来研究研究。

2、学生互动探究“0.8+0.6=,0.8-0.6=”。

(1)教师: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数学作业纸上算一算,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同学说说。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交流。

(2)汇报反馈: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

①学生用口算就算出结果了,但要让学生说明他是怎么想的;

②把0.8元和0.6元改写成8角和6角,相加减后再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③按照前面复习整数加减法的方法写成竖式。

教师总结板书:

0.8+0.6=1.4(元)

0.8-0.6=0.2(元)

答:一共用了1.4元,一个卷笔刀比一支绿色铅笔贵0.2元。

教师提问并说明:在这里,“8”和“0.8”一样吗?为什么?所以在用小数直接加减时,在竖式上面也可以写上单位,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目的是将相同数位对齐,这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是一样的。

3、学生互动探究“1.2-0.6=”。

(1)老师引导:刚才同学提问带橡皮的铅笔比绿色铅笔贵多少元时,列式:1.2-0.6=,请你根据刚才的学习经验自己试着列竖式计算。

学生完成后说一说不同的做法,教师总结板书。

方法1:把1元看成10角,加上2角,12角减6角就是6角。

方法2:2减6不够减,向它的前一位退1当10,加上原来的2是12,12减6得6,写在6的下面,前面0减0还是0,所以得0.6。

(2)你在计算时,怎样就保证元和元、角和角相减呢?(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4.对比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2)都是满十进1,退1当十。

不同点:做小数加、减法时,只要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了。

5、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

【课堂作业】

算一算:

0.8-0.5=

0.7+0.4=

1.6+2.3=

1.9-1.3=

2.3-2.3=

5.3+1.6=

0.5+3.1=

0.8+1.5=

3.6-0.6=

【课堂小结】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请你说说。

【课后作业】

1、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1、2、3题”。

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板书: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

0.8+0.6=1.4(元)

答:一共用了1.4元。

小数点对齐

0.8-0.6=0.2(元)

答:一个卷笔刀比一支绿色铅笔贵0.2元。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因此设计到文具店买文具这一情景,来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购物,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自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时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弄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注重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分析运用的能力。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和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一位小数简单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

正确解决在计算小数加法当中和为整数时的去“0”以及整数减小数中需要补“0”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主题图设置同学们去“文具商店”买文具的情境。

学生把文具的价格介绍给同学,填在价目表中:

编号商品名称单价(单位:元)

1、橡皮0.5

2、卷笔刀0.8

3、小刀0.6

4、铅笔1.2

5、笔记本2.6

6、文具盒6.8

7、书包25.8

8、练习本0.9

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1个卷笔刀和1枝铅笔,一共多少钱?

1个文具盒和1个笔记本,一共多少钱?

1把小刀比1个笔记本少多少钱?

……

[设计意图:呈现购物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的意识,并能够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小数加法。

(1)独立思考。

一个笔记本2.6元,一枝铅笔1.2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请同学独立思考、计算。

(2)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同桌听听。

(3)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①2.6元表示2元6角,1.2元表示1元2角,2元6角+1元2角=3元8角=3.8元;

②26角+12角=38角=3.8元;

③260分+120分=380分=3.8元;

④竖式:6角+2角=8角,2元+1元=3元,3元+8角=3.8元;

⑤直接算;

⑥根据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猜想小数的加法也是这样算。

汇报中重点强调竖式的写法。

师:用竖式计算时,在书写上应注意什么?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怎样才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小结:列竖式计算小数的加法时,不但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还要把得数的小数点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只要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上的数也就对齐了。

2、小数减法。

师:任选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尝试用竖式的方法独立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中交流。

3、小结。

当学生汇报之后,老师让学生观察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并让学生说说在计算时都应注意些什么。

4、探究整数减小数补“0”的问题。

师:如果每人给6元钱来买自己喜欢的两件文具,钱够吗?

够的情况下需要找回多少钱?不够的情况下差多少钱呢?

生试着算一算。

由此,引出了整数减小数,位数不足需要补“0”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进行知识的迁移。通过小组活动,大家互通有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使学生感受到解决方法的多种策略,并在交流过程中感受竖式的简便。]

三、体会小数与整数加减法的异同

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生结合板书讨论:

相同点: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要求从低位算起;同样是满十进一;退一作十。

不同点:整数加减法是末位对齐,小数加减法是小数点对齐。

四、灵活应用

假如你有50元钱,请你选购自己需要的物品,并把自己选购的文具填在购物单中,然后算出应付钱数。拿好购物单,回去向家长汇报。

购物单

物品编号物品单价(单位:元)

应付钱数()元,找回钱数()元。

五、小结

小数的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六、板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6+1.2= 学生的减法算式

展示学生的多种算法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设计 篇四

设计说明

1.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有效地学习。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学习数学的归宿。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文具店购物的情境,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并购买文具这一情境,共同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购物,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2.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

本设计首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促使其根据已有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不仅要对自己的方法找理由和依据,还要对探究出的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思想方法的提升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真正做到让学生乐学善思。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超市购物小票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去超市购物吗?都买过什么?

师: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数学乐园的文具店逛一逛,让我们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文具货架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看到的信息,引导学生说出商品名称及价格)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根据看到的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些问题吗?

设计意图:呈现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提问的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96页例3。

(1)提出问题。

师:通过刚刚同学们看到的这些信息,你能根据课件中这两个文具提出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卷笔刀和普通铅笔)

预设

1个卷笔刀和1支普通铅笔一共多少钱?

1个卷笔刀比1支普通铅笔贵多少钱?

1支普通铅笔比1个卷笔刀便宜多少钱?

(2)引入主题。

师:这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第一个用加法、后两个用减法计算)

师:0.8和0.6是什么数?(小数)

师: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3)列出算式,小组内讨论计算方法。

教师巡视,及时掌握学生讨论的情况。

(4)集体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解决方法。(学生之间可能出现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方法是把钱数改写成用“角”作单位的整数进行计算,另一种方法是把小数直接相加、减)

(5)引导学生进行汇报。

一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加、减法转化成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即8角+6角和8角-6角。

二是用“元”作单位相加、减,这就是小数加、减法,即0.8+0.6和0.8-0.6。

(6)学生尝试笔算0.8+0.6和0.8-0.6。

学生在进行笔算之前教师先与学生探讨数位对齐的问题,并示范。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0.8+0.6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观察、思考: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齐就可以了?(小数点对齐)

(7)提问:0.8+0.6我们会计算了,那0.8-0.6你们会计算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然后汇报)

(8)反馈练习:2.8+2.1 6.4-0.9 4.7+5.3 5.6-5.3

集体订正时重点讨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

2.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算式中的小数点对齐。

3.根据上面的方法解决1支带橡皮的铅笔比1支普通铅笔贵多少钱的问题。[生自主解决,1.2-0.6=0.6(元)]

4.体会小数与整数加、减法的异同。

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生结合板书讨论:相同点: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要求从低位算起;都是满10进1,退1当10。不同点:整数加、减法是末位对齐,小数加、减法是小数点对齐)

设计意图: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计算中相同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以及用0占位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5.教学教材97页例4。

(1)请同学们帮老师再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文具盒,还想买1个笔记本和1支普通铅笔,她的钱够吗?如果把普通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钱够吗?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汇报方法。

预设

方法一 先计算买1个文具盒后还剩10-6.8=3.2(元)。

然后计算买1个笔记本和1支普通铅笔一共需要2.5+0.6=3.1(元)。

因为3.23.1,所以钱够。

如果把普通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买1个笔记本和1支带橡皮的铅笔一共需要2.5+1.2=3.7(元),因为3.73.2,所以钱不够。

方法二 先计算买1个文具盒之后还剩10-6.8=3.2(元)。

再计算买1个笔记本之后还剩3.2-2.5=0.7(元)。0.70.6,买1支普通铅笔够;0.71.2,买1支带橡皮的铅笔不够。

方法三 把要买的物品的价钱都加起来,看比10元多还是比10元少。

6.完成教材97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经历过的购物情境理解算理、探究算法,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充分交流和共享,较好地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突出理解算理、探究算法这个教学重点。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设计 篇五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②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56 + 98 = 635 - 574 =

2.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小数的加、减法又该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一同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笔算整数导入新课,以旧引新,以旧促新,为学生感受笔算整数加减法与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联系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2.教师有选择性地板书问题。

主板书:买一个转笔刀和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一共要多少元?

一个转笔刀比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贵多少元?

副板书: 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一共多少元?

一本笔记本比一本练习本贵多少元?

……

3.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主板书的两个问题)怎样列式?

4.指名学生列式。

5.你会用哪些方法计算?

6.学生先独立尝试解决,再与组内同学交流。

7.指名学生汇报:

学生1:

答:买一个转笔刀和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一共要1.4元,一个转笔刀比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贵0.2元。

学生2:

答:买一个转笔刀和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一共要1.4元,一个转笔刀比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贵0.2元。

8.他们算得对吗?你会验算吗?指名学生板演。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设计 篇六

一、说教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个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单元共有两个内容,包括《小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个内容是在以前学习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计算做准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难点:总结并理解算理

教学用具:

二、说学情

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了解了小数中各个数位的含义,并且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很清楚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所以对于这个知识的学习并不会感到困难。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我区的教学实际设计如下内容

1、教学模式:三段一思

2、教学方法:因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内在的联系所以采用迁移类比法引入,并根据这个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因为这个内容简单清晰,所以通过学生的自学,同桌互查,小组内交流展示完全可以学的会。

四、说教学程序

一段:学什么(共有两个环节)

1、复习导入:出示两道整数加减法计算题83+59 83-59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加减法,你能准确又快速的计算出得数吗?

(1)学生用竖式计算

(2)你是怎样计算的?(说算理)

师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数加减法》师板书

2、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计算探索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

学习目标就是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任务,这样的设计既简练又易懂。不但包括学习内容,又包括学习方法,还有学习要求。

处理方法:自己读后指名读,这样目标就清楚了。

二段:我来学:(共有四个环节)

1、用情境导入法出示——购物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2、出示:文具超市里的三种文具学生说出名称和价格:

卷笔刀:0.8元,橡皮铅笔:1.2元,绿铅笔:0.6元。

3、出示自学提示:

(1)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和一个减法问题。(口头提出问题)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先独立计算,再同座互查。

(3)小组讨论: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试着总结出计算方法。

(4)时间为10分钟左右。

设计理由是:首先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然后在通过独立学习,同伴互助、小组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4、学习后一个或两个小组板前展示,老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和强调。

三段:我来用

因为本课内容需在计算的基础上总结计算方法(算理),所以安排以下有基本算理练习、典型的错例分析练习、解决问题练习等系列练习活动。

1、填空: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将( )对齐,也就是( ),再从()位算起,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 )。(先自读再自己填完整,然后齐读。)

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5+2.4=2.9 7.5+1.5=8.0 3.2-1.6=2.6(给出竖式,判断)然后列出正确的竖式。(先独做再小组检查)指名说说每道题错哪了,应该怎么做。

3、列竖式计算

98页3题选4道题(同桌互查后说出结果,错的改过来)

4、解决问题:《动脑筋》6.8元 《童话故事选》3.4元。

(1)《动脑筋》和《童话故事选》一共多少元?

(2)《动脑筋》比《童话故事选》便宜多少元?

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内互查。投影展示讲评,各组长检查一下有错的吗?如果有改正过来。

5、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一件上衣:27.9 元 一条裙子:54.6元 一条裤子:38.7元

四段:我来思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己的学习情况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

板书: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点对齐,从末位算起。

学生板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