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三个儿子》教案最新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高考家长帮小编精心为朋友们整理了《三个儿子》教案最新10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一些帮助。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读6个生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理解老爷说的话,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图片、粉红色心形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齐读课题。

2、说说平时你妈妈是怎样夸奖你的。

设计意图:一个轻松的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进入兴奋状态,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 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次。

三、学习6个要认的字

(课件出示6个要认的字)

1、个别读。

(评读)

2、齐读。

3、开火车读。

4、你是怎样记这些字的?

5、男女比赛读词语。

设计意图: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要认的字,为更好地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垫定了基础。

四、学习课文和学写“聪”字

1、小组合作学习1~6段:

(课件出示如下教学要求)

⑴ 小组齐读1~6段。

⑵ 用“-----”画出几位妈妈夸自己孩子的话。

⑶ 再读读妈妈夸自己孩子的句子,比一比谁读得最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合作学习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2、学读第一位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第一位妈妈的话)

⑴ 指名读。

(评读)

⑵ 挑战读。

⑶ 全班读。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挑战读,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

3、用“既……又……”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一方面将练习贯彻在课堂中,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写“聪”字。

(件出示‘聪’字的田字结构。)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每节课都让学生写一写,但不要写得太多,根据本节课设计的内容较多,故只选写一个生字。

5、学读另一位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另一位妈妈的话)

⑴ 指名读。

(评读)

⑵ 男女比赛读。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情感的点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孩子们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妈妈的心情用朗读来表现。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6、读第三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第三位妈妈的话)、

⑴ 指名读。

(评读)

⑵ 全班读。

7、学习第8段:

⑴ 老师范读。

⑵ 你从哪里感受到水很重,妈妈提着水真的很累?

⑶ 此时此刻,妈妈心里会想些什么?她多么希望……

设计意图: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个妈妈做了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磨灭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非常必要了。

8、齐读9、10、11段:

⑴ 回答三个儿子的做法。

(板书三个儿子的图片)

⑵ 做练习。

9、分角色朗读12、13段。

10、共同探究:

奇怪了,为什么老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11、原来,孝敬父母就是提一桶水这么简单:

原来,孝敬父母就是在妈妈生病的时候,……

原来,孝敬父母就是当妈妈买了我最爱吃的草莓时……

原来,孝敬父母就是在妈妈累了一天,静静休息的时候,……

孝敬父母更是在放学回家的时候说一声……,早上上学的时候说一声……

小结:

说得多好呀,我仿佛已经看到了爸爸妈妈那一张张甜蜜的幸福的笑脸。刚才,有一支熟悉的歌曲一直轻轻地在我耳边回荡,现在我听清楚了,听明白了,也听懂了,你们听到了吗?那是……《感恩的心》。

(播放歌曲)

设计意图:为了尽快展示出课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这里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通过读书,体验,感悟,然后到了抒发自己想法的境界。这里的想法,主要是指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不是虚假的,空浮的,鼓励说真话,说自己心里想的话,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同时引导学生孝敬父母真的很容易。

五、讨论交流

另两个儿子听了老爷爷的话后会怎么说,怎么做?

(学生回答两个孩子的做法后,板书一个大孝心,将另两个孩子移入心内。)

设计意图:知错能改也是一个好孩子,通过这样设计,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成为必须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

六、 扩展活动

读了这篇课文你打算怎么做?有什么话要对自己的妈妈说,请把你想做和想说的写下来,今晚贴在妈妈的床头,给妈妈看。

(每位学生发一张粉红色心形纸)

七、 作业

读一篇课外读物《乌鸦爱妈妈》。

设计意图:一个扩展活动加上一份作业,让学生走出文本,激发孝顺父母的心愿。

【板书】

23、三个儿子

孝 敬 父 母

《三个儿子》教案设计 篇二

背景分析:

《三个儿子》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三个儿子》向我们展现的是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情感,认识到作为孩子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儿子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儿子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案例描述: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师:【出示水桶生字卡片】

瞧,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生:装水)你们瞧,陈老师今天带来了好多小水桶,想不想拎回去一个?读得又快又准的,老师就送你一个。

(生开火车读生字)

师:哎哟,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竖大拇指)

2、导入新课:

师:在没有自来水的从前,人们都要用这些小水桶去打水。看,有三个妈妈提着水桶去打水,在井边聊起了自已的儿子,你们想去认识认识这三个儿子吗?

【贴三个儿子图】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4页,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个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_____”划出来。

(生自由读课文,划句子)

师:老师想请三个同学给读出来。

(三名同学读)

【生边读边课件出示三个妈妈的话】

师:好,下边就请你们把自己当成妈妈,自己读一读三个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

(自由练读)

(二)朗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师:读得怎么样了?各位“妈妈”们。

交流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第一位妈妈怎样评价自己的孩子。

(指名读)

(板:聪明 有力气)

师: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通顺,只是声音不够大。不太像妈妈。

师:你真会评价。那你再来读读?

(生读)

师;这位妈妈读得怎样?

生:读得真不错,如果能加上妈妈的动作和表情就更好了。

师:你的想法真不错!你来试一试。`

(生加动作读)

师:真棒。你学得真像。

师(面带微笑):妈妈们,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来,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夸夸他------(齐读)

交流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 生自读自悟:

师:同学们,你们瞧,一个妈妈夸奖了自己的孩子,另一位妈妈也不甘示弱。她又是怎样夸自己孩子的呢?请一位同学读读。

(指名读)

(板:好嗓子)

师:这么棒的儿子,我们再一起骄傲地夸夸他吧。

(齐读第二个妈妈的话)

交流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谁来读?

(指名读第三个妈妈的话)

1、 提出疑问:

师:这位妈妈,别人的妈妈都爱夸奖自己的孩子,您为什么说自己的儿子没什么可说的,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呢?您是怎么想的?

生:我的儿子不聪明,没有力气。

师:您能用上刚学过的既……又……来说说吗?

【课件出示句式】

生:我儿子既不会唱歌,嗓子也不好听。

师:因此,这位妈妈平淡地说:——引读

2、找到情感共鸣:

师:也许这是一位很谦虚的妈妈,她可能会想:——

生:我可不愿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的儿子。

师: 因此,这位妈妈谦虚地说:——引读

师:我们刚才读到前两个妈妈都特别骄傲。只有这个妈妈非常谦虚。你们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齐读)

师:真是谦虚、朴实的妈妈!

3、再一次体会三个妈妈不同的心情:

【课件出示三个妈妈的话】

师;孩子们,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三个妈妈的话。

(生齐读)

(三)读读演演,体会“孝敬”美德。

1、体会水重,感受妈妈的辛劳:

师: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个妈妈也打完了水,拎着水桶,走回家去。

(师配乐范读第8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你们也一块来读读吧,边读边找出使你感受最深的词语,呆会谈谈你的体会。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说说?(哪个词令你感受最深,为什么呀?)

(生汇报)

【课件相机出示】

生:从“走走停停”我体会到水太重了,要走一下停一下。

师:课文11自然段就有一个词说明水很重的,找一下,那就是?

生:沉甸甸。

师:这可是——(生:沉甸甸)的水啊!所以妈妈们太累了,要走走停停啊!

师:你又从哪个词体会到什么呢?

生:我从“痛”“酸”体会到妈妈很累。

师:你站起来指给我们看看,哪儿酸、哪儿痛?

生:(边指边答)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为什么这么酸?这么痛啊?

生:因为水很重,妈妈很累。

师:你又有什么体会呢?

生:我从“晃荡”体会到水很满、很重。

生:我从“晃荡”还体会到妈妈们胳膊痛,腰酸。

师:是啊,看!(演示)水太满太重拉,这时妈妈们胳膊痛,腰酸,手都没法均匀地用力,所以水桶都两边摇动起来了,这就是“晃荡”。

2、写生字

师:“晃荡”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生字本,我们准备来写写。

①写“晃”字

师:“晃”字怎么记?

生:上下结构,日字头。

生:我用加一加记住“晃”字,“日”加“光” “晃”。

(生观察教师写生字)

(师边写边说):“晃”字先写日字头,从上到下写,横折的折要写在竖中线过一点。下面“光”字先写中间一竖,再写两边点、撇,下面竖弯钩注意写在竖中线左一点。

师:我们来写写。

(生练写“晃”)

②写“荡”字

师:“荡”字怎么记?

生:上下结构,草字头。

生:草花头加汤水的“汤”。

(师边写边说)“荡”字先写草花头,再写三点水,中间一点写在横中线,最后写横折折折钩再加两撇,注意横折折折钩是一笔啊。

师:现在请同学们写一写。

(生练写“荡”)

3、引出问题:

【出示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读读这两句话,再次体会妈妈的辛劳。

(齐读)

师:这可是一桶——(生:沉甸甸的)水,我们再一次感受水的重。

(合作读)

师:这样重的水,这时候,妈妈们最希望的是什么呢?

【出示发散练习:1、一个妈妈擦去额头的汗水,说:

“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妈妈敲敲直不起来的背,说:

“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个妈妈捏捏发酸的手臂,说:

“___________________。”】

师:一个妈妈擦去额头的汗水,说:——?

生:我的力气大的儿子在哪啊,快来帮帮我提水啊。

师:一个妈妈敲敲直不起来的背,说:——?

生:如果我的家能离井边近一点就好了,不用提得这么辛苦。

师:另一个妈妈捏捏发酸的手臂,说:——?

生:我很累啊,儿子啊,快来帮帮我提水啊。

师:妈妈们多么希望儿子们能帮忙。 瞧,他们来了,【课件出示三个儿子图】

师:几个儿子来了?——明明是三个儿子,可是老爷爷却说:——

生读:【课件出示】“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只看到一个儿子。”

师: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到底是三个儿子,还是一个儿子呢?

(在课题23、三个儿子旁加上问号)

(板:三个儿子?一个儿子?)

【课件出示老爷爷的疑问】

师:请大家继续读课文9到13自然段,去找找答案吧。

4、解答老爷爷的话:

师: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呢?

生: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替妈妈提水桶。

师:是哪个孩子帮妈妈提水桶?

(师指黑板贴图)

生:第三个儿子。

(板:提水桶)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指黑板第三个儿子图)孩子的表现。

【课件出示“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生齐读)

师:这不是普通的水桶,这可是——(生:沉甸甸的水桶。)

师:多重的水啊!读!

(齐读“另一个……”)

师:如果你就是第三个孩子,你为什么要帮妈妈拎这沉甸甸的水桶呢?

生;因为妈妈拎水很重,所以帮助她。

师:你真孝顺妈妈。

生:因为我不想妈妈太辛苦。

……

师:你真关心妈妈。只有你懂得妈妈的辛苦,帮妈妈分担,只有你懂得用行动孝顺妈妈。

师:那其他两个儿子又在干什么呢?

生: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板:翻跟斗) (板:唱着歌)

【课件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师:多重的水呀!妈妈提得多累呀!要是有人能帮帮她们该多好呀?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引读)一个孩子只顾着——一一个孩子——另一个孩子——

师:你们能再说说这三个孩子的表现吗?

(合作读)

【课件出示一个儿子            。

一个儿子            。

另一个儿子          。】

5、练习

师:如果把量词个换成只,一只——一只——另一只,你还会说吗?

【课件出示一只            。一只            。另一只          。】

(指名说)

师:想想,还能把量词换成什么呢?

【课件出示一( )            。一( )            。另一( )         。】

……

6、小结,体会“孝敬”美德。

师:学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了:老爷爷只看到这一个儿子。

(搽去两个问号)

师:因为当看到妈妈拿着沉甸甸的水桶时,第一个聪明力气大的儿子只顾着翻跟斗,第二个好嗓子的儿子只顾着唱歌,只有第三个没什么特别的儿子帮妈妈拿水桶,他用行动帮妈妈分担了辛劳,所以他才是真正的孝顺妈妈的好儿子。

(板:孝顺)

四)、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师:是啊!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多辛苦呀!只有——(生: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生:真正的好孩子。)同学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自来水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不用再做提水桶这样的重活了,那你觉得还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儿来孝顺他们?

生:我要帮妈妈做清洁。

生:我也要学着做家务,替妈妈分担。

生:我再也不调皮了,以后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学校好好表现。

生:对,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以优秀成绩来回报父母。

生:……

师:同学们,我们都是在爸妈手心里疼爱着长大的。

【课件:母爱图片配乐播放】

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应该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爸爸妈妈。

师:让我们在这美妙的歌声中,回忆爸爸妈妈对我们最真挚的爱,拿出你们准备的心形卡片,写下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最想为爸爸妈妈做的事。

(同学们自由书写)

(写好的就贴到黑板的感恩树上)

师:孩子们,你的妈妈此时此刻一定感应到你们的心声的。

让我们再一次大声地呼喊------(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第一个儿子图片             第二个儿子图片             第三个儿子图片

聪明、有力气                   好嗓子                      孝顺

翻跟斗                      唱着歌                     提水桶

教学反思:

课文《三个儿子》讲述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的故事。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怎样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涵而不是通过枯燥的讲大道理来实现呢?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这样的处理:首先以水桶生字卡片复习生字,再以三个妈妈提水桶去打水的情景引入新课,接着指导学生读准三个母亲在评价自己儿子时的不同语气,然后讲述三个母亲提水回家,让学生抓重点词语体会这水桶的重,感受妈妈的辛苦,并让学生发散想象:“这时妈妈们最希望什么?会说什么?”接着三个孩子出场,这与老爷爷说的话产生矛盾,引出到底是“三个儿子?”还是“一个儿子?”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议论、找答案。原来老爷爷说的是第三个儿子,为什么只看到第三个儿子呢?他是怎样做的?把第三个儿子的做法先引出来学习,再看其他两个儿子的做法;最后让学生在读和说中体会如何孝敬父母的道理。整节课的设计“巧”在如小四点:

1、入情入境,品读悟情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堂课上,我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研读教材,体会妈妈们评价自己儿子时的不同心情。通过声情并茂的配乐范读把学生带进文境中,并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水桶的重和妈妈们的辛苦。再通过学生郎读,对比三个孩子的表现,“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个问题学生自然就水到渠成了,“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的道理自然也明白了。课堂上,听到的是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看到的是孩子们潜心静读、凝神思考的可爱模样,这充分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2、以“水桶”牵线

整节课以“水桶”牵线,一线牵到尾。课堂的一开始就以水桶卡片复习生字,再创设三个妈妈提水桶去打水的情景引入新课,接着讲述三个母亲提水桶回家,让学生体会水桶的重,最后的感情升华“现在不用再做提水桶这样的重活了,我们还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儿来孝顺他们?”以我们熟悉的“水桶”贯穿了整节课,这样既了贴近生活,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又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3、把难化易

这节课的难点是“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很多学生学完了整篇课文可能都不知道“到底是一个儿子,还是三个儿子?”“老爷爷看到的时哪个儿子?”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难题,我把“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这个问题先拉出来独立解决了,再通过第三个儿子与前两个儿子一对比学生直接就明白了 “为什么老爷爷只看到一个儿子”。这样本节课的难题很简单就解决了。

《三个儿子》教案 篇三

教学要求:

1、学习认字表中的生字,学写三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具:多媒体课件,水桶实物,水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水桶,问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做什么的?没有自来水的时候,人们就用它打水的,今天这里有三个妈妈提着水桶去打水,在井边聊起了家常,她们在聊些什么呢?

2、板书课题:三个儿子(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导言:三个妈妈聊起了自己的儿子,你们想去认识他们吗?那么和老师一起走进故事中。

2、引导学生读书:

(1)想用什么方式读书?

(2)读书时候对自己提出哪些读书要求?

(3)开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三、识字:

1、出示大屏幕: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你们认识吗?谁来当小老师读读这些词句?

2、拼音消掉,再次挑战。

3、看生字:用自己的识字小妙方在小组内学习

3、出示生字卡片:你们瞧,老师带来了几个生字小水桶可爱的字宝宝都藏在里面了,现在考考你们,学生说识字方法。

4、开火车游戏读。

四、指名读文、评价、概括:

过渡语言:老师领教了你们的识字本领,还想见识一下你们的读书本领,谁想读?

1、提出读书要求:你想读几个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评价:想对他们的朗读说些什么?

3、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小结:你们真了不起,会读书,会思考,会概括。

五:自读自悟、合作研讨:

(一)学习课文的前半部分:

1、喜欢默读课文吗?下面我们用默读的方法先读读课文的1—7自然段,找出三个妈妈的话用——画出来。

2、指名读(三个)

3、你们回忆一下平时妈妈爸爸怎样表扬你们的?模仿一下。

4、组内练习交流怎样读好妈妈的话

5、展示:各位“妈妈“谁愿意展示一下,(屏幕上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读后评价。

6、第二个妈妈怎样夸自己的孩子呢?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再读后,问:大家听听他读出了自豪的语气了吗?他读的怎么样,再次评价。

加上动作表情读怎么样?全班学生演示。

7、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谁来读?

咦,前两哥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什么都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对了,这个妈妈非常谦虚。谁来读读,读出谦虚的语气来。

8、小结:是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吗。

过渡:时间过的真快呀,三个妈妈打完水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们却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呀?

1、指名提问回答。

2、课文哪些词语、句子告诉我们了?读读看。

过渡:这样重的水桶,三个儿子看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我们来学习课文的9—13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的后部分:

1、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什么方法来学习课文的前半部分?(边读边画)好,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的后半部分。

2、默读、画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3、出示三个儿子的话,指名读。问:看到这样的三个儿子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呀?

4、过渡:正如你们跟三个儿子对话一样,其中一位妈妈还和老爷爷有一段对话,哪个小组到前面演演。

(三)讨论:奇怪了,我想问问你们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呀?

指名说

教师小结:是呀,你想对正三个儿子说些什么呢?

六、写字:

写三个左右的字。

七、总结全文,升华:

孝顺父母的孩子是真正的孩子,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多辛苦呀,从今天起你们应该怎么做?

说得真好,我仿佛看到你们爸爸、妈妈一张长甜蜜幸福的脸,也挺到这首熟悉的歌曲,你们听见了吗?播放《感恩的心》。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四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鼓励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从而更轻松地识字。

由“疑”引路,由“疑”引读。读书贵在有疑,因此教学要始终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不断质疑的热情,这样的阅读收获才会大。

【教学目标】

⒈会识“既、嗓”等6个生字,会写“拎、桶”等5个生字及“胳膊、晃荡”等两个词。

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懂得子女应该孝敬父母的道理。

3.分角色读课文,并演一演。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生词卡片,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以疑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有一篇文章内容很奇怪,明明写了三个儿子的事情,而旁边的老爷爷却非要说自己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个老爷爷并不是盲人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打开书读23课《三个儿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吧!(师板书: 23 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设计意图]呈现矛盾冲突,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⒈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梗概。

⒉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明白老爷爷“看法”产生的来龙去脉。

[设计意图]两次初读,虽然都是初步感知大意,但是第二次“边读边想”,要学生弄清老爷爷“看法”产生的来龙去脉,两次初读的意图有不同,程度有区别。

三、读文识字,扫清阅读障碍

师:刚才的阅读,肯定有同学遇到了生字障碍,现在我们一起解决生字问题吧。

⒈教师呈现生字卡片,学生自读生字。

既 嗓 拎 桶 晃 甸

⒉学生自主识字,分析记忆,教师注意引导。

既,读jì,可以组成“既然”等词。

拎,读līn。注意:其它的带“令”的字大多是后鼻韵母,而“拎”例外,它不是后鼻韵母。“拎”还容易将右边写成“今”,比较“拎──令──今”,谁的读音与“拎”更近?当然是“拎──令”更近,因此,要记住“拎”右边是“令”不是“今”。

3.齐读,抽读,分组读,“开火车”读。教师注意倾听发音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多数形声字,学生识记并不难;对容易混淆出错的字,需要教师未雨绸缪,及时引导提醒。

四、读文练句

师:生字会认了,这些句子会读吗?(生字加粗或红字)

(1)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2)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3)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4)读下面的句子,练说“一个(只)_______。一个(只)_______。另一个(只)_______”的句式。

一个孩子翻着跟斗,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设计意图]读这些句子或段落,一是为了在语言环境中进一步巩固汉字的识记效果,二是为了抓住重点句子来学习语言,发展语言,三是可以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后面的阅读打基础。

四、自主观察,写字练习

1.师:(呈现会写的生字)请观察第一排三个生字,谁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预设: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形声字;都是左小右大;都是左形右声……)

2.师:书写这三个字,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拎: 右边是“令”,不是“今”。

教师范写:提示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左右不能平均分布。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字的共同点,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汉字进充分的观察,不但要观察笔顺笔画,还要观察结构比例的细微区别,并注意笔画的穿插变化等。

五、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师:大家能这么快认这些字,会写这些字,不简单!现在再读课文,看还有什么新的体会吗?这次可要读得正确流利哟!

[设计意图]扫清字词障碍后,就要引导学生迅速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第二课时

一、读文引疑,重点练读

1.师:大家把课文读了几遍了,知道这篇文章几个人物吗?

师:我们上节课已经知道,明明三个儿子,硬说只有一个儿子的人是谁呢?(老爷爷)

师:三个妈妈没有这样说,三个儿子也没有这样说,惟独他这样说。他说得有没有道理呢?老爷爷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学生以读回答,读得正确予以肯定;语气表达不当,可适当引导。)

2.(呈现课文第二、三、六段)练读三个妈妈的话,看下面的空格里加个什么样的语气词恰当,再试着读一读。

(1)一个妈妈______地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另一个妈妈______地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3)(第三个)妈妈______地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如果学生加的语气词不恰当,教师可问:为什么是这个语气呢?说说理由。纠正后,请学生再试读)

3.重点读“三个儿子的表现”的句子。

师范读“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你们也能读出水“重”吗?能听出水很“重”吗?注意读好“沉甸甸”。

师:这些儿子后来的表现怎样呢?以读回答,读出三个儿子的表现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

第一个儿子 会唱歌曲 不会帮妈妈提水

第二个儿子 会翻跟斗 不会帮妈妈提水

第三个儿子 不会唱、翻 会主动帮妈提水

师: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你明白老爷爷说“只看看一个儿子”的意思了吧?谁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以疑引读,以读回答,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并读出三个妈妈的说话语气,由不同的语气体会三个妈妈的内心世界。然后,通过体会水的“沉甸甸”,再引导学生思考三个儿子对待妈妈的态度的区别,从而理解老爷爷的话的含义。

二、分角色朗读,演故事

1、分角色朗读。

师:理解了这篇文章,能分角色朗读吗?试着分角色朗读课文。

分组分角色朗读。

2.演故事。

师:能分角色读好,现在我们来演这个故事。不过,要演好这个故事,必须要丢开书本,理解每个人物的内心、语气、动作。

分组自愿组合,读书、排演。

全班汇报演。

[设计意图]在分角色朗读基础上的表演,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每个人物的内心,表现人物的特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三、拓展练习,深入思考

1.再读课文,你想对三个儿子说什么?

(1)对第一、二个儿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第三个儿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了课文,你想对三个妈妈说什么?

(1)对第一、二个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第三个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老爷爷说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属于第几个儿子呢?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自己说得最精彩的几句话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对“三个儿子”“三个妈妈”“老爷爷”和自己说话,这组说话练习具有较大的开放空间,除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文本主旨外,还结合自身实际,将孝顺的思想植入孩子的内心。

四、写字练习

1.重点引导对“胳膊”一词的观察。

课件呈现 象形字“肉”到“月”的演变过程(“月”字旁,也有人称为“肉”字旁)。

师:你还能写出哪些带“月”字旁的字来呢?大家发现带“月”旁的字,大多与什么有联系呢?

3.学生书写“聪”“甸”二字及“胳膊”“晃荡”两词。

【板书设计】

23 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第一个儿子 会唱歌曲 不会帮妈妈提水

第二个儿子 会翻跟斗 不会帮妈妈提水

第三个儿子 不会唱、翻 会主动帮妈提水

[设计意图]板书既要反映出三个儿子的特点,也要反映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及线索,还要揭示出核心问题:为啥“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却说只有一个儿子” ?通过以上板书可以看出,在妈妈需要帮助的时候,只有第三个儿子主动帮妈妈提水,只有他知道体贴孝顺父母,所以他才是妈妈“真正的儿子”。至此,文中道理得以昭示,故板书把文前提出的“?”换成“!”。

【特别建议】

要正确处理文本主旨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有这样一则教例:有学生认为本课中三个儿子都有长处,都可以是妈妈引以为荣的儿子,大概这个观点是教师没有想过的,所以他毫不犹豫就肯定学生是“善于创新的孩子”。其实,这个孩子的理解明显背离了作者的本来意图,作者在文章中所要传达的是:只有知道体贴孝顺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我们应该做体贴关心父母的孩子。从这例背离文本主旨的所谓“创新思维”看,它反映了孩子并没有读懂文意的情况,如果我们教师纵容此类“创新思维”,实际上是在纵容孩子不读懂课文就胡乱“创新”的错误习气,危害很大,希望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基础上的大胆创新和独特体验。

──此文收入《名师同步示范教学设计丛书》

《三个儿子》 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复习导入

(一)复习生字

1.昨天我们认识了第23课的生字,你们还记得它们吗?(出示课件)你们看,生字宝宝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排好队等着和你们打招呼呢!你们能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指名读生词)

(师夸学生)你们的声音可真洪亮!

(通过复习生词和设计夸奖学生的环节,为提升学生自信、导入新课做准备。)

(二)生活情景导入

1.不仅老师爱夸你们,你们的妈妈也爱夸你们!你们的妈妈经常怎么夸你们的呢?快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吧。(同桌互相说)

2.老师这儿还有几位俄罗斯的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她们是怎样夸自己孩子的吗?那就快去大声地读一读课文吧,在读课文时请你思考两个问题:

① 课文中的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② 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几位妈妈在议论自己的孩子?

(借助这个环节激发学生想说话的欲望,让学生们在口语交际中锻炼自己,也为学生们感悟课文中几位妈妈说话时的心情做铺垫。)

三、新授

(一)学习1~6自然段

1.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课文中的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显示:井边)

齐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回答第二个问题: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几位妈妈在议论自己的孩子?(2~6自然段)

3. 学生自由地读2~6自然段,体会各位妈妈的心情,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4. 指导朗读2~6自然段。

(1) 第一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孩子的?(指名读)

采访:这位妈妈,你为什么夸自己的孩子?在你夸奖自己孩子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你能用骄傲的语气再读一读这句话吗?

指导朗读。

练习说话:既又

(2) 第二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孩子的?(指名读)

教师采访、指导。

(3) 前两位妈妈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夸奖了他们,第三位妈妈夸自己的孩子了吗?她为什么不夸自己的孩子?你觉得这位妈妈的心情怎么样?

指导朗读。

(4) 分角色朗读课文。

(这几个自然段的重点在于体会三位妈妈说话时的不同心情和语气,因此我采用了让学生模仿妈妈夸奖自己孩子的方式和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感悟。)

(二)学习7~8自然段

1.三个妈妈打完了水,就要走回家去,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

来听一听7.8自然段,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配乐范读)

2.你感觉这一桶水怎么样?(水很重)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水很重的呀?

(电脑显示;重、晃荡、走走停停、酸、痛。)

3.谁能通过读来表现出三位妈妈提水的辛苦呢?

4.生活体验:把书包当做水桶,提一提,试一试。

随机采访: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观看我们的现场报道。今天上午10点10分左右,在俄罗斯郊外的一个水井旁, 几位妈妈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打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她们有什么感想。

(1) 这位妈妈,你们家住得远吗?那你把水拎回去感觉怎么样?

(2) 这位妈妈,你需要别人来帮助你吗?

5.过渡:通过刚才的表演,大家觉得在各位妈妈把水拎回家的时候,她们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可是这时候,当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的表现却不都是那么让人满意,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我们现在的很多孩子已经没有见过水井了,更别说去提水了。因此,怎样让孩子们切实感受一下提水的滋味,由衷地感受到妈妈提水的艰辛,就成为这两个自然段的难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就是让学生提一提自己的书包,并且想像一下如果路途很远,而且妈妈们一天要提很多趟水,会是什么感受?通过实践,孩子们的感受很多,说得非常感人。)

(三)学习9~13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9~13自然段,用笔圈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2.分析每个儿子的做法,交流:你比较喜欢哪个儿子的做法?为什么?

3.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一位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这位妈妈希望听到什么样的回答?而老爷爷又是怎么回答她的?

4.质疑: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指的是谁?)

(1)指名回答。

(2)小结:这个儿子指的是一个关心妈妈的儿子,一个懂事的儿子。因为在老爷爷看来,心中有妈妈,知道怎样爱妈妈的儿子才是妈妈的儿子。

5.看到这种场景,你想对文章中的谁说些什么?(可以对儿子说,可以对这几个妈妈说,还可以对老爷爷说。)

6.续编故事:在老爷爷的`启发下,在大家的帮助下,前两个儿子一定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变成体贴妈妈的孩子。下面还会发生什么事,文章里没有写,你能继续把故事编下去吗?

四、升华主题: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感触?你觉得我们还可以为妈妈做些什么?

五、全课总结:

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妈妈无私的爱而忽视对妈妈的回报一封充满激情的书信,一张得了满分的试卷,一次温馨的交流,甚至一杯热茶,一个眼神,都足以让我们的妈妈欣慰爱就这么简单,让我们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吧!

六、作业

每天至少为妈妈做一件事。

(通过平时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初步具备了是非观,让他们评判哪个儿子懂事已经不成问题。关键是怎么样让他们能把课文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懂得怎样在生活中去孝敬父母,真正地成为体贴父母的孩子,这一点很难。所以,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三八孝敬周活动,我设计了让学生谈体会的环节,并通过升华主题,达到渲染学生感情的目的,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做好铺垫。)

《三个儿子》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新词。

2.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感悟课文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难点: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师:喜欢认识新朋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新朋友,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出示课文插图,说说有几个儿子?

2.揭示课题,并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检查生字读音。

⑴读带着拼音的生字。

⑵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3.读新词。

三。自读自悟,合作研讨,感悟阅读内容。

1.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三个儿子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妈妈要向我们介绍介绍。请你们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相应的句子。

2.交流:你都找到哪几句?生说,师相机出示。

3.把自己当成妈妈,读一读三个妈妈介绍儿子的话,读出妈妈的语气。

⑴和小伙伴一起练习。

⑵生展示读,师相机指导。

4.分角色朗读第1至6自然段。

5.自读发现:

⑴师过渡:三个妈妈说完话,打了水,就拎着水桶要回家了。在她们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自读课文第7、8自然段,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⑵交流反馈:

师:读了这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水很重的?

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提水的感受,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品读这两段话,感受妈妈提水时的辛苦。

6.师:如果你是这三个妈妈,现在心里最希望什么?

如果你是这三个妈妈的儿子,你现在会怎么做?

让学生抒发自己心里的想法。

7. 师过渡:她们的儿子是怎么做的呢?

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个儿子的表现的?在文中找找相关句子,并进行朗读指导。

8.师:三个儿子的表现旁边的老爷爷也看到了,老爷爷看了以后是怎么说的?

⑴找出老爷爷的话。

⑵指名读老爷爷的话;读后,师紧接着问:听了老爷爷的话后,你心里有什么不明白的?

让学生发现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9.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10.全班交流,提炼中心。

11.带着现在的感受再读老爷爷那意味深长的话。

四。拓展延伸。

1.你认为应该向哪个孩子学习?为什么?

2.谈谈今后如何孝敬父母。

3.在歌曲《好妈妈》中结束本节课。

板书设计:

一            二             三

力气         好嗓子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翻跟斗)    (唱歌)        (帮妈妈)

?            ?             好儿子

我们既要做一个聪明能干的孩子,也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七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

2、导课: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二、朗读感悟

1、组内读书,相互帮助

⑴一个一个地读,相互学习,相互指正。

⑵分角色读课文。

2、自读自悟

思考问题:文中出现了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朗读第二、三、六自然段。

⑴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出声读一读。

①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②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③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⑵分组讨论:她们的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她们各自用怎样的语气说?(从“谁也比不过他”,看出第一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最聪明、最有力气;从“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看出第二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歌声最好听。两位妈妈说话时很得意,用夸奖,甚至夸耀的语气,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从“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看出第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和其他的儿子是一样的,没有超出一般的。这位妈妈说话很平淡,读时语调平稳)

⑶师生合作分角色读。

⒋朗读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⑴轻声读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讲什么?

①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个妈妈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②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

③假如是是你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么?(真想有人来帮忙……)

⑵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①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A.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C.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②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动词。(跑到、接过、提着走。)

B.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③看到这个孩子的做法,他的妈妈在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声动听,但是他知道关心妈妈,知道帮助妈妈分担。老爷爷心里在想: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真是一个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儿子。)

⑶理解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意思。

通过交流得出:真正的儿子应该是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孝敬父母(关心、体贴父母)。在老爷爷眼里,不懂得孝敬父母和为父母分忧的儿子,不算真正的儿子。

三、总结课文,情感升华

1、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这位妈妈,在谈论孩子时,你会怎么说?(让生回过头来看妈妈眼中的孩子,感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孝敬父母当然也是。)

2、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板书第三个孩子下的“没什么特别”改成“孝敬父母”,并画一颗红红的爱心。

3、学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四、积累运用

1、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很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要处处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向课文中的最后一个儿子学习。)

2、你一言我一语。你一定会打电话吧!请你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再实践一下,看看你填的对话合适吗?要注意说话的语气。

小强:“喂,你好!小华在家吗?” 小华:“ ”

小强:“我是小强。” 小华:“ ”

小强:“ ” 小华:“ ”

3、完成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练习说话时,应允许学生使用“个”、“只”以外的量词。

五、课内练习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聪明——( ) 特别——(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歌声 ( )的水桶

( )的地方 ( )的孩子

3、理解词语的两种意思,分别造句。

特别:

⑴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⑵格外。

①特别——

②特别——

4、阅读课文片断,并按要求作答。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⑴给未点标点处加上标点。

⑵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慢——( ) 重——( ) 后——( )

⑶从什么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⑷看到妈妈拎着这么重的水桶,你会怎么做?

板书设计

23 三个儿子

聪明有力气

唱歌好听

孝敬父母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胳膊”2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

3.通过朗读,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一、导入课文,整体感知

1、  导入,初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叫(齐读《三个儿子》),想读吗?打开课本翻到104页,自己读一读。听好老师的要求:第一,把生字圈一圈,利用书下面的拼音认一认;第二,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标上小节号。

学生自读,识字

师: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这个故事,其他同学当当小老师,他们读得正确吗?

一个小组读,正音

2、  读句子,正音

师:这几个句子里有好几个生字宝宝,你能把它们读准确吗?个别读,正音

师:一起来读最后一句,注意读出问的味道。生齐读

师: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呢?他听到什么,看到什么?请同学们读课文,把老爷爷听到的用横线划出来,看到的用波浪线划出来

二、精读

1、  精读三个妈妈的话

a、师:老爷爷听到了什么?用课文里的句子回答

学生反馈,教学“既……又……”的用法,学生学习运用练习

b、读语气

师:这两个儿子各有各的本领,两个妈妈会怎么夸自己的儿子呢?

加上语气词进行练说,指导朗读出语气

师:第三个儿子有什么特别之处?这个妈妈会怎么说呢?

加上语气词,理解“特别”一词的意思

c、朗读训练

自读,请三位同学表演读,师生合作读

2、  精读三个儿子的表现

a、 第一个儿子

师:(过渡)可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老爷爷看到三个儿子又是怎么样的呢?

生找课文的句子反馈,去掉比喻部分进行比较,体会比喻句把动作写得生动,第一个儿子翻跟头很熟练,训练朗读

b、 第二个儿子

加入唱歌像……,把句子说具体

c、 第三个儿子

师:只有第三个儿子没什么特别的,他做了什么?用课文里的句子回答

生读句子,正音“沉甸甸”和“甸”,理解意思,表示一桶水很重

3、  精读第八段

师:课文里还有说明这桶水很重的句子吗?

生读第八段

师:从哪几个词语能看出?

直晃荡,正音“晃荡”,注意轻声,理解意思,体会水重;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

师:是啊,妈妈都拎不动了,谁来读一读

生读时注意加点字,男女生合作读

三、总结感悟

师:水多重啊!但力气大的儿子只顾着……;嗓子好的儿子只顾着……;只有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

生完成填空

师:看到三个儿子的表现,你想对哪个儿子说些什么呢?

生感悟体会,说话练习

师:怪不得老爷爷说

生再读老爷爷最后的话,只看到一个儿子

师:老爷爷只看到一个怎么样的儿子?

生体会赞扬第三个儿子的孝顺,关爱妈妈

师总结: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也能像第三个儿子那样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四、写字

观察“胳膊”两字的字形,说说发现和注意点

师范写,说注意点,生练写,自己检查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一个词语“胳膊”;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能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一问题。

【教学重点】

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并能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要这样说。

【教学难点】

懂得“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桶满满的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小黑板出示课题)

2、师:小朋友们,老师先要考考你们上节课生字学得怎么样?谁来接受考验!

课件出示:

既 然 嗓 子 拎 着 水 桶 晃 荡 走 走 停 停

胳 膊 沉 甸 甸

师:大家真不错,把词语都记住了!

二、自读自悟三位妈妈说自己孩子的话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井边,这一天三位妈妈一起去打水。他们边打水边说话,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三位妈妈讨论的内容,划好后自己读一读。

2、学生浏览课文,划出三位妈妈说的话,并读一读。

3、学生交流反馈。可以一名学生也可以请三名学生说说妈妈谈论自己儿子的话。

师逐句出示:

一个妈妈说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三位妈妈在谈论什么呀?

生1:在谈论他们的儿子。

生2:他们在夸奖自己的儿子。

5、师:那就请你当当妈妈,来夸夸自己的儿子吧!

(生自由读读三位妈妈说儿子的话)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师:谁来当当妈妈说说自己的儿子!

1、出示: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⑴ 学生读到第一个妈妈说的话。

⑵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妈妈的话?

(学生自由说说理由:很骄傲、很自豪)

(师板书:第一个 既聪明又有力气)

⑶ 谁能读得更自豪些?

(指2生读)

⑷ 你觉得他们哪里读得好?

(其余学生尝试评价,师做适当引导)

⑸ 我们一起来当第一位妈妈夸夸自己的儿子吧!

(齐读)

过渡:

第二位妈妈眼中的儿子是怎样的呢?谁来夸夸。

2、出示: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⑴ 学生当第二个妈妈夸夸自己的儿子。

⑵ 师: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她很自豪。

生2:我知道她的儿子唱歌很好听,所以她说得那么自豪。

(师相机板书:第二个 唱歌好听。)

⑶ 师:谁也想来试试?

(指2~3生读)

⑷ 师:你觉得他们哪里读得好?

生:她的“谁也”读得特别重。

师:是啊,“谁也”读重了夸奖的味更浓了。

⑸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吧!

过渡:

前两位妈妈眼中都有位优秀的儿子,那第三个妈妈呢?

3、出示: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⑴ 学生当第三个妈妈说说自己的儿子。

⑵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听出来,他跟前两位妈妈说的不一样?

生1:语气一点儿也不骄傲。

生2:因为她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她读得非常平淡。

(师相机板书:第三个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⑶ 师: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你会这样读,那这特别的地方你指的是什么呢?

生1:是指没有像前两位儿子那样的特长。

生2:她的儿子很普通。

⑷ 师:谁也想来读一读!

(指名2生读)

⑸ 齐读!

过渡:

现在,我们都了解了妈妈谈论的话题,我们连起来读读吧!读时你可以把自己当成妈妈在说自己的儿子。

(齐读)

四、理解“老爷爷说的话”

1、师:请小朋友们数一数,这里共有几个儿子?

(生:3个)

2、师质疑:可最后在旁边的老爷爷却说:“三个儿子?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课件出示:三个儿子?)

(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3、师:你有什么疑问?

生1:明明有3个儿子,怎么只看见一个呀?

生2:这一个儿子指的是谁?

4、师:老师也很疑惑,请小朋友们赶快到课文中去找找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读课文,找找答案)

5、反馈交流。生自由说说后来发生的故事,及三个孩子的表现。

(师相机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6、师:请小朋友们好好地读一读这三句话,读好后请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7、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不用给予肯定,指导朗读这三句话。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这三句,知道三个孩子的不同表现。

8、师:读得真好,特别是那个“沉甸甸”,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我想告诉大家这桶水很重。

师:课文中还有一句话描写水桶很重,请你找一找。

9、出示: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桶水,我们也来感觉一下这桶沉甸甸的水。

(4、5生试)

学生试后,教师作记者采访学生提水后的感受,相机理解词语:晃荡、走走停停。

10、指导写字:

师:是呀,这么重的一桶水,胳膊都痛了,我们来写写“胳膊”着两个字吧!

⑴ 课件出示:胳膊(带田字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注意点。

⑵ 学生各试写一个,教师巡视。

⑶ 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评价,进行对比。

⑷ 教师范写,边写边指导,重点指导“膊”。

⑸ 学生再次练写。

师:小朋友们,我们写了一会会儿字,胳膊就开始酸了,而妈妈们却还要提着这满满一桶水,我们再来体会一下妈妈的辛苦吧!一桶水可重啦!

(引读第8自然段)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一个孩子……

(引读三个孩子的表现)

11、看着这桶沉甸甸的水,再看看这三个孩子的表现。你明白老爷爷说的话了吗?这一个儿子指的是谁?又为什么要这样说?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吧!

(同桌讨论)

12、交流反馈,学生畅所欲言。

13、教师小结:是呀,一个真正的儿子,他懂得妈妈的辛苦,他会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师:如果你是他的妈妈,你可以怎么夸自己的儿子呢?

课件出示:“我的儿子 。”

学生尽情夸赞。

2、师:看来,这位儿子并不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觉得我们的板书哪里需要改一改吗?

师按学生要求将板书第3个儿子的下面补上:

孝顺、懂事

3、齐唱《天下游子同此情》,感情升华。

师:是呀,老师也希望我们的同学能成为这样的子女。在我们德清也有一位大孝子,他叫──孟郊。让我们借着一曲《天下游子同此情》来赞扬一下所有的孝子吧!

(师生齐唱《天下游子同此情》)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第一个 既聪明又有力气

胳 膊

第二个 唱歌好听

第三个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孝 顺、懂 事)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十

【课前透视】

《三个儿子》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课文内容浅显,语言通俗,人物对话较多。

故事内容生生动有趣,教学中应极力避免灌输孝敬父母的大道理的说教式做法,也不应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在多形式的阅读活动中,引领学生与课文进行真实的对话。在阅读中思考、发现,进而获得丰富的感受和体验。启发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中提升自己。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反映故事内容的图片或课件。

2、多方面收集有关父母疼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材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的妈妈夸奖过你们吗?为什么夸奖?怎样夸奖的呢?请你试试着描述或表演一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文中同样描写了母亲夸奖儿子的故事。

(相机板题)

2、按图叙述:

同学们,你们有谁读过《三个儿子》这个故事吗?(出示图片,教师或学生按图简要叙述故事)。启思:图中的老爷爷为什么中看见一个儿子而不是三个儿子呢?

(板题)

(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课文,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重点的词句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重点练读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如: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等。

4、游戏巩固识字:

如:开火车认读、听读举卡片等。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重点字的识字方法。

5、推荐小组成员分段读课文。组织学生正音评价。

(尊重学生的基础,落实识字教学,提高语文学习的实效。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真实的基础,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文识字活动,扎扎实实,不走过场。教学把识字、朗读有机融合,提高学习效益。)

二、讨论

通过读文你读懂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地方你没有读懂?

(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及时吸收学生读书情况的反馈。简单的字词或与内容相关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解答或教师适当点拨。)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拎、聪、甸、桶、停”五个单字。

2、学生观察生字,说说最难些的是什么字,每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重点字。如:“拎”字的右边不要写成“今”。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展示优秀作品。

(突出难点字的书写。要给学生充分写字的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复习

1、复习生字、词语。

2、分段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3、你们还记得文中的三个妈妈是如何夸奖她们的孩子的吗?你能试着复述下来吗?

(复习巩固,复述激趣,为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实现了与课文内容的自然衔接。)

二、读悟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找出相关语句认真朗读。

2、启发想像,指导感情朗读:想像妈妈在夸你进的情形和语气。练习有感情地读文。

(抓住关键内容,引导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感情朗读中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3、组内赛读:比一比,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间读书评议。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吸取他人经验,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汇报读书。结合课件和插图引导学生对照着场景,汇报有感情朗读的练习成果。师生评议。

(形象画面,生动的情节,为学生充分展示对课文内容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实践,搭建了一个的平台。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交流、互动,展示了个性。)

三、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7~11自然节。 思考:读了这几自然段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学生可能发现“水很重”和三个孩子不同的表现。教师相机点拨。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比如:为什么写水非常重这段内容?看了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你有什么体会?你想说些什么吗?

(引导学生读书发现,进而深刻体会出文中蕴含的人文性思想。通过读书,体验,感悟,表达等活动的组织,引导学生充分展示内心真实的想法。求真,求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四、讨论

1、结合最后的两个自然段,引发学生思考:老爷爷为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2、组织学生讨论,明确文章中心。

(引导学生从母亲和儿子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深刻领会文章中心,全面升华文章主题。)

五、写字

出示“我会写”中的“胳膊、晃荡”两个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鼓励学生自主书写,同桌评议。

六、拓展

1、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交流:

“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另两个儿子听了老爷爷的话后会怎么说,怎么做呢?””“你想对三个妈妈和三个儿子说些什么吗?”等。

2、组内交流课外搜集的有关父母疼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的相关资料。

3、课后自己的父母交流,听听他们的想法。

(合作交流,让孩子们体验角色,丰富认知,实现与学生生活的链接,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1、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前苏联 马卡连柯)

2、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

──(古希腊 伊索克拉底)

〖阅读在线〗

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黄香孝亲

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

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了。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

冬夜,天气寒冷。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

夏天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执蒲扇,对着父亲枕席使劲扇着。

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