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高考家长帮为小伙伴们精心整理了丰碑读后感优秀10篇,希望能够为小伙伴们的写作带来一些参考。
2019《丰碑》观后感 篇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11月1日上午,汤原法院组织干警集中观看由省委组织部制作的主题教育记录片《丰碑》。
专题教育片全面展现了黑龙江省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四大精神”,生动再现了老一辈共产党员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感人事迹,记录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龙江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砥砺前行的毅力和智慧。
观看结束后,汤原法院干警们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辈及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努力为大局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为汤原法院审判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丰碑》读后感 篇二
“我是班长!”这是汶川5.12地震之后流传最为广泛的一句话,他出自于一个九岁小男孩之口,他的名字叫林浩,《精神丰碑》读后感之二。如今再次捧起《精神丰碑》这本书,那句耳熟能详的话语依然会震撼我的心灵。
这本书里聚集了全国道德模范一个个动人事迹。首次翻开此书,浏览目录一个个醒目的故事题目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多想尽情地饱览一下,可最后为目光还是停留在了见义勇为、抗震小英雄林浩的事迹上。小林浩是四川映秀镇鱼子溪小学的一名二年级的学生,5.12地震发生前他是这个班级的班长,地震发生时他被倒塌下来的楼板压在了废墟的下面。万分恐惧之时,他听到了一个女同学的哭声。林浩很快镇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安慰那个女同学说:“别哭了,我们一起唱歌吧!”
当他们唱完最后一首《大中国》时那个女生居然不哭了。两个小时后,小林浩的身体慢慢能动了,居然爬出了废墟,有了生机的小林浩并没有选择马上逃离,而是不顾还在余震中断断续续摇晃的大地和废墟,连拖带拽地将两个昏迷不醒的同学救了出来,读后感《《精神丰碑》读后感之二》。
当记者问林浩当时是怎么想的时候,他说的救赎那句最朴实的话语:“因为我是班长!”因为救同学小林浩的头上多处受伤,左手臂也严重拉伤,九岁的林浩在危难之时,表现出了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从容和镇定。是什么让年仅九岁的林浩做出如此不畏生命之危险冲进废墟里一次又一次地救人?我想一句“我是班长!”已经足以诠释了他身上那强烈的责任心与爱心,“我是班长!”就是他的信念;我是班长就是支撑他带个同学们生的希望的擎天柱。我们还需要问为什么吗?
一切都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在危难之时心中唯有他人,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呀
!现在的我们和林浩是同龄人,甚至于还比林浩大个两岁,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日子,感恩的情怀,爱的责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让我们再一次诵读一下林浩的那句“我是班长”,从中去品味出那份沉甸甸的爱与责任吧!
丰碑读后感 篇三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漫天飞雪前进……,这篇文章我想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对!这就是李本深写的文章——《丰碑》。在这篇文章里,军需处长那份舍已为人的精神最使我感动。
身为军需处长,本来可以丰衣足食的他,在危急关头,居然把本应属于自己的那些衣服让给了跟自己没有任何血缘的战士们。在那个恶劣的环境里,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件地送给别人,无非就是把生存的接力棒交给了别人,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他最终,还是被无情的寒冷夺走了宝贵的生命。
可是,由于他的牺牲,带给了几万个战士坚持革命的决心。正如书中所说的: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支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现在,我们的生活可是多么的。幸福啊!要衣有衣,要粮有粮,我们能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都是因为那些当年为了革命,舍生忘死的战士们,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现在不可能生活在这么幸福的社会里。
可是,难免还会有一些人,不仅没将那位军需处长的精神发扬光大,还干起了贪污公款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吧!
纪录片《丰碑》观后感 篇四
祖国河山秀,关东稻芽青。
昔日英烈魂,铮铮儿女情。
硝烟何所惧,众志天下平。
美美相与共,千载文明兴。
正值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之际,我们来到了哈尔滨进行党性教育现场体验式学习,深入学习东北抗联精神,参观了东北抗联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赵一曼被捕地、赵尚志公园等。金恩祥少将为我们作《百年大变局与中美大博弈》专题辅导报告之际,又传来了中美贸易战的消息报道。心里思潮起伏、感慨万千,便提笔写下了这首诗。主要表达如下感想:
一、感恩英雄,珍惜当下
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一大批抗日志士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坚持抗战14年,为保卫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顾大家,他们的感人事迹催人泪下,他们的精神终将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如果没有抗日英雄的浴血奋战,如果没有仁人志士的无畏斗争,我们的国家将被侵略者占领,我们的百姓将家破人亡,哪里还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平来之不易,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祖国的河山锦绣来之不易,我们唯有好好珍惜当下,心怀感恩,努力奋斗,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二、居安思危,振兴中华
百年前的中国,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今天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终将强起来,我们将不会再是受压迫、受欺凌的民族。美国挑起了中美经贸摩擦,对全部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发布了针对华为等公司的限制交易令。但是,华为公司居安思危,多年前就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新时代的中国面对风险挑战,沉着冷静、无惧硝烟、砥砺前行。“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坚强的民族,愈战愈勇,历久弥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当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奋发图强。
三、美美与共,同创辉煌
历经风雨飘摇、兴衰沉浮,今日的中国、今日的亚洲、乃至全世界,和平稳定是大势所趋,繁荣进步是民心所向。跨越千山万水,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是一个中国人的气度胸襟,也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魄担当。回眸历史,眺望未来,文明发展的长河奔流不息,携手共赢的潮流势不可挡,中华文明古国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她夺目的光芒,必将推动和引领全世界走向辉煌。
纪录片《丰碑》观后感 篇五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进一步提升法院队伍凝聚力,10月25日下午,宁安市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在院长张翼宏的带领下,观看了《丰碑-东北抗联精神》主题教育纪录片。
通过对历史画面的回放,还原了当时发生在黑土地上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抗战故事,涌现出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抗日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顽强不屈,英勇杀敌,用生命和鲜血在中国抗战史上竖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观看结束后,干警们纷纷表示要弘扬传承伟大抗联精神,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抗联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宁安市人民法院审判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丰碑读后感 篇六
每个班都会有一个班长,班长是老师的好帮手,是同学们的好榜样。在《精神丰碑》上有一则发生在5.12汶川大地震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写一个班长,这个班长叫林浩。
林浩是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的`学生,他学习成绩优秀,是班上的班长。5.12地震发生前,林浩正和他的同学们上数学课,教学楼开始摇晃起来,在老师的带领下,迅速撤离教学楼。教学楼“轰”的一声突然倒塌,林浩被两名同学压倒,晕了过去。待他醒来,眼前一片废墟,他找到了那两名同学,带领他们离开废墟,脱离了险境,他打算再去救其他同学,教学楼的楼板突然塌了下来将他埋在了下面,是老师将他拉出来的。
各大电视台采访他,问他为什么不自己逃走去救其他同学,他冷静地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我这个班长有什么用!”
林浩十岁,如果我们也是十岁;林浩是个班长,如果我们也是一个班长,如果我们遇到了地震,我们会留下来去救别的同学吗?也许我们不会。林浩是一个很负责的班长,为了同学,他宁可牺牲自己,是什么让他这么的勇敢?一个念头:“因为我是班长!”
《丰碑》读后感 篇七
我读过许许多多的课文和文章,让我受益匪浅的文章就是在五年级学的一课。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红军队伍在环境恶劣的云中山行走时,发现有人冻死,到真相明白好,将军非常崇敬军需处长的一件事。当将军知道这个人就是军需处长时,他"愣住了"。说明将军感到非常意外,这位专门负责办理红军所需的给养的人竟只穿一件单薄破旧的衣服,原来这位军需处长将棉衣发给战士们,好让他们能一心一意地为祖国打击敌人。课文中"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表面是写军需处长的身体积满了雪,光亮透明,真像一座晶莹的丰碑,实际上是在歌颂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p舍己为人p毫不利己的高尚品质,将永远成为人们心中的丰碑。
记得在我6岁那年的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年货。来到街上,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买卖声,嬉小声等交织成一首迎新年的交响曲,非常热闹。突然,我看到有一位大约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抱着一台大电视,高兴地走着,一不小心撞到一为年过六旬的手里拿着许多东西的老奶奶,只见老奶奶"扑通"一声,屁股摔在地下,手了拿着的饼干之类的年货撒满地,她着急的说:"我的年货"。那位青年匆匆忙忙的从人群中消失了。我看到脚下有一快饼干,便趁别人不注意,躬下身子,做着一个找东西的动作,把饼干防灾自己的口袋中,便高兴的跑到爸爸妈妈的身边。
自从学了一课,对比军需处长崇高的风格,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我非常后悔,因为我不但没把老奶奶扶起,还偷吃了她的年货,如果有后悔药,我一定要回到六岁,把老奶奶扶起,帮她收拾好撒在地上的东西。
纪录片《丰碑》观后感 篇八
为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民族素养。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于2019年10月12日下午12点30,在三教成功组织学生观看《丰碑》纪录片。
纪录片伊始讲述的是五十年代中期,王震将军奉党中央和毛主席之命,率先领铁道兵,后又指挥十万转业官兵挺进荒原,展开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垦区的基矗。终于在所有人的不懈努力中,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人拉肩、搭马架、睡地铺、战胜重重困难,在茫茫沼泽荒原上建起了一大批机械化国营农场群。
随后影片再现了以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英勇战斗、不畏牺牲、奉献一切的壮举。影片让同学们走进历史,让大家深深感受到东北抗日联军在生与死中的情感、在血与火中的豪迈。
影片最后关于铁人精神-王进喜,王进喜本来是玉门石油矿的普通工人,可他心系国家。有一次在北京街头上,他看到汽车没油烧,在车顶上放着大大的煤气包,靠烧煤气行驶。他难过得吃不好睡不好,心想:“我是石油工人,现在国家缺油,我有责任啊!”不久,他被调到大庆,参加开发新油田的会战,他兴奋得像有使不完的劲,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没有足够的粮食,没有住房,他就和大家住在干打垒的简易棚子里,吃冷饭,睡地铺。钻井机到了,可没有吊车下不了火车。他一声呐喊,带着工人用绳子拉,肩膀顶,终于把机器卸下来运到工地。第一座井架起来了!没有水灌井,他就和工人们用脸盆、水桶,硬是把水一盆一桶地弄来,争分夺秒地开了钻。发生井喷事故时,没有搅拌机,他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尽快打出石油,改变祖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
精神的力量在薪火相传中生生不息。通过观看专题教育片,让大家再一次接受了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英烈和先进人物们宁死不屈、甘于奉献的精神让所有人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洗礼。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并通过努力学习和实际行动来为祖国添砖加瓦,增强担当作为意识,一步一个脚印,以发展的实际成果为国家发展铺路筑基。
纪录片《丰碑》观后感 篇九
为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党性素养,近日,农发行枣强县支行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了专题记录片《丰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在全行大力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先进、争当模范,率先垂范努力推进业务发展。
纪录片《丰碑》共有《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三集,集中表现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用理想和信念、智慧和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凝聚起强大力量,铸就了宝贵的龙江优秀精神,激励一代代龙江人不畏风雨、砥砺前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片中老一辈共产党员忠诚于党和人民,牢记使命担当的奉献精神令人感动,深深吸引了每位在场同志。革命英烈和仁人志士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追求,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看完纪录片,全体党员心灵得到一次洗礼,内心受到强大的震撼。大家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以革命先辈及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为榜样,深入学习他们的先进典型事迹、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学在深处、干在实处,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有效推动业务发展。
纪录片《丰碑》观后感 篇十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新时代,我们更要站在历史的肩头,去回望那段感天动地的历史,去追寻那些人、那些事、那种精神那种力量在薪火相传中生生不息,先烈的英魂铸就了不朽的丰碑”。观看主题教育片《丰碑》《东北抗联精神》,通过历史画面,穿越时空的镜头,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记录、回放,表现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黑龙江人民在革命时期在艰难的抗日时期,用理想和信念、智慧和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凝聚起强大力量,铸就了宝贵的龙江优秀精神,激励一代代龙江人不畏风雨、砥砺前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80多年前,在中华民族存亡绝续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和领导了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在长达14年的非常岁月里,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熔铸出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爬冰卧雪,英勇奋战,血洒黑土,东北抗联战士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树立于白山黑水、林海雪原之间,书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起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斗争最为悲壮的篇章。回顾那段峥嵘岁月,回顾峥嵘岁月里黑土地上众口皆传的一个个铿锵的名字,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心中的声音告诉我,必须要攀高峰、斩荆棘、踏征程,用行动践行抗联精神,用思想觉悟重走抗联路!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