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高考家长帮为朋友们分享了留学生活文案 留学的生活优秀7篇,希望能够对小伙伴们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留学生活文案 留学的生活 篇一
和上一代刚来大温哥华地区的大学留学生一样,如今的中学留学生眼神里也会流露出困惑迷茫的神色,可有一点与前辈截然不同——他们根本不用为生计担忧。
近几年,中国大陆投资移民不断涌入加拿大,特别是温哥华。当地人潜意识里已将新移民和 “有钱人”画上了等号,受此影响,当地学校也不自觉地把小留学生列入 “富人榜”。
小留学生的“经济实力”却是有目共睹的。尽管如此,他们中许多人却觉得“自己穷得只剩下钱”:这些十几岁的少男少女过早地离开家,远赴重洋,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即使口袋里揣满了钱,也填补不了他们内心的孤独感。本是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年纪,眼下在一个人地两生的环境中,连个说说心里话的人都难找到,那种孤寂无助的感觉无疑是种煎熬,同伴是他们此刻最渴望和需要的。
可寄宿家庭通常不喜欢自己的生活被陌生人打扰,所以把同学带回家基本行不通,于是,大街上便多出很多成群结伴的小留学生的身影。在我们居住的小城市里,最常见到他们的地方便是麦当劳和图书馆: 以学习为名义在图书馆里聚一聚,等肚子饿了就去附近的麦当劳填填肚子。其实,有时“学习”和“用餐”只不过是他们聚集的借口,抱团取暖、消除“孤独感”恐怕才是主要目的,据说花钱也是他们中很多人排除心理压力的一大法宝。
寄宿家庭毕竟不是真的家,不能要啥就有啥,而大部分小留学生在国内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对寄宿家庭提供的基本生活条件也不满足,因此往往选择用口袋里父母给的钱“加餐”。北美的习惯,一般家庭一周大采购一次,吃的用的一车拉回家,若没有车,购物的数量就很受限制,因此我们居住的城市里,步行购物的原本只有一些老人。如今,街头又多了这些热衷步行购物且想什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的华人少年。
他们出手大方,不仅因为家境富裕,更因为家长“人不能到,钱总能到”, 不愿委屈了孩子。可以说,中国家长为了孩子什么都愿意做的传统,在小留学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一个小留学生没有申请到华人多的学校,要上白人多的学校,可学区内又找不到人接收她。她父亲就找到自己的发小。这位发小人在中国,上大学的女儿、刚满两岁的儿子和太太在多伦多。为了帮朋友忙,他决定把女儿留在多伦多上学,让太太带儿子搬来温哥华,专门租了套公寓套房照顾这个留学生。他们这趟搬家可谓大动干戈,但得到的回报也相当可观,母子俩的住房和生活费都由那个留学生家里承担。算起来这个留学生一个月要花掉家里一万五到两万元人民币。万幸那孩子很懂事,至少知道要好好学习。
父母不惜代价送子女出国受教育,本是望子成才,如果孩子懂事,肯用功学习倒也值得。但有些孩子在国外心安理得地烧家长的钱,耽误学业,浪费青春,还学得一身坏毛病,并非每个人都能适应海外独立生活环境。
留学生活文案 留学的生活 篇二
的确不可否认上帝是公平的,在事业上不如意但是在学校真是其乐融融,学校有各国的留学学子许多都同我一样都是只身前往,大家都很友善老师也对我们疼爱有加身在其中仿佛溶于一个大家庭很温馨。
也正是因为这一剂良药让我失落的心有了些许安慰渐渐恢复了开朗。渐渐生活开始了好转,开始有了工作。有些人说我来日本运气不错,是的,只身在国外机遇及自己本身能力几乎是成正比的。现在的工作真就由于机遇吧才让当初日语不怎么样的我得到了。在那学会了好多,例如做人,做事,学会了如何做果盘如今慢慢开始上手了一切都开始,渐渐好转了慢慢开始迈上正轨了。
当初在国内常常听曾留学于日本老师说在日本买东西都会花上很长时间折算成人民币再决定是否买;经常都会由于打工过度劳累常常在电车上睡过头坐过站。当时听完只是和大伙狂笑,觉得只是个笑话!而现在都已经亲身体验过了,真的觉得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日本的物价相对于中国来说超贵。我们进了超市,看着商品的标价下意识地把价格折合成人民币,原本伸出去的手一下子又缩回来了,“好贵啊!经常都会惹得旁边当地人怪异的眼光自己也会情不自禁的羞涩一笑!日本这个节奏快的可怕的国家,你可以深刻的体会到社会的现实,体会到适者生存的道理。无论在超市,在街道特别是电车站内你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个人的步伐,就连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脚步都是那么的飞快。日本是个很注重礼节的国家,每个人都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但是在电车内却呈现不同的景象大家一旦上了电车就立刻处于睡眠状态,经常到站时都能发现好些人耷拉着脑袋面露羞愧,此时一定是坐过站了。(当然我也不例外)每个人白天上班都是全身心的去投入真能称得上一丝不苟,也正由于正点所以才有了电车里的景象。
真的很庆幸选择了来留学这条道路,在这流下了许多艰辛的汗水,但同时也体验到人间的温情,留下了许多感动!有一起上班常常教我日本礼仪的日本大叔,有经常关心我日常生活的老师,有因为冬天天气寒冷怕我冻着为我准备好棉被的好心料理店长,有会半夜会去看我怕我冻着脱下自己羽绒服为我披上的厨师师傅,有会因为我没空做午饭为我送便当的好心同学,有熬好汤会趁热为我送来的同事。这个冬天很冷,但是拥有这些感动让这个冬天的我不再感觉寒冷孤单。真的好谢谢大家。
在这丰富多彩中我开始学会了长大,多年前无知的自己,老是和父母争执,不顾他们的感受一直强调着自我,如今海外一个人的我真的认识到了亲情的伟大、无私。亲情在人生中占据这最重要的位置,这是金钱,权利,任何一切都无法取代的。感谢为我作出一切牺牲大半辈子为我苦苦辛劳的父母,更感谢你们让我踏上留学之路,在这的大多数留学生想家想父母,但是不懂得如何能确切表达。即便在国外学了许多语言,却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面的分量,心里明白,也想说,却说不出来。想家的感觉很美,就像圆月的深夜,想要沉浸在这个美丽中,却有冷风时时提醒自己,这是外国的月亮。家,对我们来说,是藏在心里最暖的一个寄托,不敢打开这个盒子,一旦打开,眼泪就会有流下来。然而大多数的人都明白,外国不需要我们的眼泪,只需要我们汗水。亲情也自然就成了一个被禁忌的话题,成了扭着心头的痛。
虽然这条路真的很长也很苦但这是一个回忆,也是一笔财富。有酸,有甜,有苦,有涩,有欢声笑语,有悲伤惆怅。人生的丰富多采,就这样陪我度过了。坦然享受这过程的酸甜与苦辣像许多人一样,许多东西失去便不会再有,像一粒沙子一样沉没在大海里,永远不会再浮起。失而复得的记忆深处或许潜藏着难以言说难以忘却的生命轨迹,像一段破碎的情感,即使回来,也未必是曾经的模样。白色的季节我恍然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自己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在于自己不管面对在大困难也能能沉着冷静面对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生命的真谛在于自己能坦然享受这过程的酸甜与苦辣。
在这我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认可!
我们在国外,努力过,成功过,相信过,期望过,欣慰过,失败过,猜疑过,伤心过,失望过,愤怒过,高兴过,糊涂过,领悟过,张扬过,虚伪过,坦诚过,兴奋过,平淡过,堕落过,发奋过,认真过,马虎过,悲哀过,同情过,怜悯过,无奈过,争取过,承受过,美丽过,丑陋过,施舍过,得到过,想念过,忘记过,珍惜过,遗失过,挣扎过,痛苦过,精明过,疯狂过,傻过,哭过,笑过,忧过,愁过,真心恨过,更真心悔过。有血有肉的我们在国外坚强的奋斗着。背井离乡留学海外,我们不孤单,这场景不凄凉,因为有一天我们必将凯旋而归!
所以,我们有资格说。我们骄傲,我们不是温室宝宝,因为我们在国外,这份坚强无与伦比!
于20xx年07月03日12时50分踏入一个陌生的国土,我的人生梦想也于这一刻开始扬帆起航……
第一次踏出国门走入一个陌生的国境,现在回想起当初自己故作坚强拒绝家里的送别独自一个人背着沉重的行李走进机场的情形;回想起当初的倔强,心中黯然浮起些许伤感。但是现在并不后悔当初的举动,正是由于当初的决定才会使如今的自己逐渐由当初一个幼稚到成熟的蜕变。初来日本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一切都充满好奇!天天像个孩子一样无忧无虑,欣赏着比中国蓝的天,类似中国庙一样别具特色的房子。站在床头遥望着那被云团团围绕神秘的富士山。
留学生活作文 篇三
丹姐谈恋爱也有两年了,男友是她同班同学,曾经的好友,到大三,发展成恋人。“他其貌不扬,但我看中的是他的孝顺、实在、踏实、顺我眼,我们都是初恋,以结婚为目的的初恋!”丹姐笑着,白皙的脸上散发掩饰不住的幸福,“在美国留学的一年,我们都没有忘记彼此,我心里已经住进一个人,哪儿能轻易挪动?至于他,哼,他敢!”丹姐的这份自信需要两个人多少感情的沉淀?住在彼此的心里,陪伴到最后,这份恋情真美!
现在,丹姐已向北京公司投递过简历,“我俩准备去北京打拼几年,积攒点经验和资金,然后回他老家山东创业。创业是很艰辛的过程,但是人生就是会经历很多,只要主心骨不丢就行!”丹姐微笑着告诉我,“所谓主心骨,就是做一个善良、积极、谦虚、自信的人,为自己而活!”
看丹姐一路走来,哪一次的选择不是顺了自己的心,从了自己的意呢?为自己而活,才能活得活色生香。
采访刚结束,丹姐的`电话铃响起,“喂,浩浩,在哪呢?咱们今天去哪儿吃饭?”看着丹姐幸福甜美的模样,我不便再打扰。我们起身,微笑,在积石堂告别,伴着午间十二点的钟声。
留学生活作文 篇四
我是刚毕业那年办的出国留学。由于我出国前一直在校园,没为国家服务过一天,所以,我要赔偿国家一笔数目不小的培养费。为了集资,我把爸妈的积蓄都快用光了。我深知钱来之不易。那时,我不仅不敢多花钱,更怕钱被贼偷去。
记得我飞越太平洋时,身上带了1000美元现金。因为我怕把这笔“大钱”弄丢,我把钱藏到了袜子里还是鞋里,哈哈,现在记不清了。反正是左边藏500,右边藏500。上了飞机以后我才知道,同行的旅客谁都比我有钱,只有我东张西望的看上去像小偷。
下了飞机,我到学校找导师。七问八问,我终于找到了那座教学楼。因为导师在5楼办公,我得乘电梯上去找他。
一按电梯开关,马上来的是一辆空电梯,里面并没有开电梯的伙计。我把这架电梯端详了半天,也没敢上去。因为,那时在国内乘的电梯,都是有人驾驶的。我怕,我要是上了这个无人驾驶的电梯,会经历电影里常看过的恐怖事件。哈,傻呀!
安顿好住处以后,每天,我上学要经过一个“BODY SHOP”。那时俺刚出国,英文还是英译汉阶段。我哪里知道“BODY SHOP”是个修车铺,我还以为是专门拉女同胞下水的火坑呢。所以,每次我经过那里,都要快速疾行。
我在美国的第一位室友是一位北师大女孩芳芳。出国前,芳芳姑娘也是赔了一大笔培养费。所以,到了美国后,她和我一样节约,有时候,比我还甚。
第一个冬天,我们公寓的室温经常被她控制在50-55华氏之间。那时,我们经常穿着丫丫牌羽绒棉袄做饭。
和我们同租的室友中,还有一位非洲兄弟。那老兄抗冻能力当然很差。他经常是鼻涕一把泪一把(感冒中)地向芳芳抗议室温太低。我也常常是在床上盖了好几层被还会瑟瑟发抖。好节俭的芳芳,现在我想起她来,还是忍不住会笑。
冬天终于走了,夏天到了。酷暑难挨的季节,我们还没有车。每次买菜,总是要和有车的朋友们一起去。
有一次,我们搭乘公共汽车去买菜。等公共汽车,竟也让我们经历了意想不到的傻事。那天,我们去买菜时,我看上了冰柜里那袋可爱的冰块儿。我顺手买了一袋,准备回家降温用。可那天,公共汽车的车老板不知发了哪根神经,我们等了大半天,他还是不到。等我终于到家时,我手里提着的是半袋冰,半袋水。
几个月后,我们刚刚舍得花点儿小钱了,有一天,我们溜进了一家快餐店。因为,我们以前从没点过美国饭,只有SALAD听上去耳熟。于是,我就要了一盘SALAD。不知是英文不好,还是我太节约了,美国阿姨问我要往SALAD里加些什么。我的回答一概是:NO。最后,我看到的是一盘兔子吃的青菜。不仅没味道,我们也没吃饱。只好再回家煮面吃去。
后来,我曾和一对韩国夫妻做过室友。这两口子,婚了多年,也没孩子。韩国太太经常和我唠叨此事,还和我谈起过人工受精的事。
有一天,太太去教堂作义工,他先生留守在家。当时,我正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他上来敲门:“我能向你借个EGG吗?”
当时,并不是吃饭的时间,他们又从来不向我借东西,加之他太太刚和我谈起过人工受精之事,这个EGG可以是吃的鸡蛋,也可以是……这么一联想,我差点儿吓得半死。
曾经寂寞过,曾经失落过,曾经对家乡的日子舍不得。时间一分一秒地过,我们在新大陆上在慢慢学会怎样更好地生存。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窘境,笑口常开还是很有必要的。
留学生活文案 留学的生活 篇五
无论是伦敦那样的大城市,还是在卡迪夫、布里斯托、巴斯等等中小城市,你在大街上,小巷旁,经常可以看到某个教堂周围,环绕着大大小小的墓地,里面不规则地放置着石棺和石碑。有的石棺埋在半地下,头上竖着一块石碑,周围是森森的青草;也有很多石棺就像架上雕塑,是整体地架在地面上的。现实中的英国人,简直可以说他们是伴着坟墓在睡觉这在中国绝对是不可以的。中国的墓地远远避开活人的生活区域,为了逝者的安宁,更是为了生者的心安。
英国的草地实在是太漂亮了,满山、满坡、满城市、满街道、满家门口,在在都是,随处都有,像翡翠的绿毯,毛茸茸地铺展在人们眼前,养眼,养心,藻雪精神。起初,我从不踩踏一根绿草,唯恐把它们踩疼。可是后来惊奇地看到,哪儿都有英国人在草地上坐、卧、躺、跪、走路、打球、追逐、聚餐,就差没把汽车开到草地上了!
英国人的一大享受就是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大中小学校的很多课堂也经常搬到草地上去授课,这也许源于英国的阳光太珍贵了。
英伦三岛的夏天,在街上走,你就看吧,有穿吊带背心的、t恤衫的、毛衣的、夹克的、风衣的、棉袄的乃至羽绒服的,五花八门,各行其是。英国的气温也真是鬼鬼怪怪的:你在太阳底下,能被晒得冒油,可是一片云彩飞来遮蔽了阳光,你又在冷风的吹拂下直打哆嗦。还有,每天和每天的气温也相差甚远,有时候你看着大太阳明媚,也许就非常冷;有时候浓云蔽日的,兼有四五级大风把树叶吹得“嗷嗷”吼叫,可也许又非常的热。
英国居民的住房基本都是两三层的哥特式小洋楼,有的独栋,有的联排,有的装饰着精美的洛可可纹饰,有的门前还有雕塑。无论是百年老屋还是几十年的新房子,均保存、维护得很好。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所有窗户全不装纱窗,这样,经常苍蝇就飞进来暖和暖和或者凉快凉快。屋子里的苍蝇吵得人心烦意乱,起身轰,它们倒也不在乎,反正窗户大敞,怎么进来的再怎么出去就是了。
无论是厨房还是卫生间,英国的水龙头都是两个,冷热水分开,没有混水阀。而且,凉水特凉,扎手;热水特热,烫人,用起来还得两边一起拧。想来大概是英国太传统、太古老了?习惯墨守,白白辜负了现代科技的滋润。
留学生活文案 留学的生活 篇六
进大学前,我每天都掰着手指算什么时候可以自己支配时间、上自己喜欢的课,好不容易熬进大学,发现可以自己选课和选择什么时间上课,高兴地把那几门课排过来排过去,大有翻身做主的感觉。
我们当时热衷于打听公共课老师的背景,“关门师叔”“关门师太”(经常给学生不及格的男女老师)的课要竭力避开;上课有点名“癖好”的老师自然也不受欢迎;剩下那些又不点名、考试还“高抬贵手”的好好先生,挤破头也要选他的课。
从国内到美国,选课的自由度更大了。耶鲁的选课干脆叫买课(shopping class),一听这名字,多少曾被国内教育制度“禁锢”的灵魂都兴奋得颤抖。在西方国家,人们都把买方当上帝,所以按照这个逻辑,学生应该是上帝。买课期长达两星期,我想象着教授们像集市的小贩,在课堂里张罗个摊子,兜售自己的独门绝活。学生们像主子似的,拎个选课篮去课堂里挑挑拣拣。良好的自我感觉不断膨胀,直到走进课堂才发现,原来“上帝”也不好当。
首先是选择的范围太广。耶鲁采用通识教育,进校不分专业,两年以后才决定专业,所以前两年必须抓紧时间把自己可能感兴趣的课都选一遍。
观察下来,很多美国学生更关注自己的兴趣。他们也讨论教授的背景,给分苛刻的老师绝对是“没有国界”地不受欢迎。比起我们从前一味关注分数和点名,兴趣在他们心中是第一位的。
相比起来,中国学生心里多几把“锁”,“钥匙”拽在自己手里却对不上号。我想这不完全是中国的教育给上的锁,文化、性格方面的因素都有。分数是第一把锁,尤其是第一年,心里没底,不知道耶鲁教授的评分口味,选课的时候格外小心。
专业是第二把锁,出国读名校的光环背后是更多的关注和期待,很少有人能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别人的期待,不知不觉就变成了自己的期待,兴趣的声音越来越小,选课也身不由己。
第三把锁更沉重——“责任”。美国人也许不理解,但在中国文化里,读书历来是有责任的——不让父老乡亲失望,“荣归故里”在当代中国留学生的词典里也还找得到。背着三重锁,中国学生的脚步也许并没有因为走出国门而更加自信。
既然课难买,“上帝”就需要一本“购物指南”。开学前每个人都能领到一本选课指导“蓝宝书”,一共619页。
有时候,数据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它多少给我们一点震撼,一所学校的容量可以如此之大。为了吸引“上帝”,课程介绍的风格简洁明快,课程涉及的范围和内容一目了然。有些表达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比如哲学系的一门课“死亡”,开篇的两个问题就让人难以抗拒地想去课堂里探索答案:“有一点我可以非常确定,我将会死亡。但我们又将如何理解这个事实?既然存在着死亡并非终点的可能性,我们是否在某种意义上永生?”最后,我就冲着这两个不能不思考的问题走进了课堂。
“蓝宝书”有厚度也有广度。比如历史专业,这个在耶鲁本科生中最热门的专业,涉及历史学、艺术史和科技、医学史。一共有35页的课程介绍。
除了传统的政经史、战争史、思想史以外,历史系还开了女性史、同性恋史等方面的课程,独特的视角吸引了很多学生。
我圈定了六门课,打算在前两周光顾一下,其中就有艺术史和音乐史两门非常受欢迎的课。我想校方可能认为无论学生以后从事什么职业,对艺术的了解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必备的基本素养,所以这些课都不限制人数,在礼堂般的大教室里轰轰烈烈地上。教授也都是重量级的大人物,一位86岁高龄,另一位也年过70。他们的经历就是活生生的历史,由他们来讲历史自然更有厚重感和说服力,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两门课。
等买到第三门课的时候,我发现教授变成了上帝,学生都眼巴巴地期待成为他的选民。因为讨论型的小课是限制人数的,不是谁想买就能买。比如有个项目叫“大战略”课程,这是个案例型的讨论课,由耶鲁最著名的几位教授联合开设,内容是研究世界几千年历史上的领袖人物所做出的伟大的决策。如此振奋人心的课程,对于雄心勃勃的耶鲁学子来说是有致命吸引力的,入选的难度跟当初考进耶鲁的难度差不多。还有些口碑好的大牌教授开的课也要通过竞争才能去听,比如上中国现当代史的史景迁教授,他的课总是能吸引很多人旁听。这门课开在耶鲁法学院的大厅里,每次都座无虚席,一屁股坐在地上的也不少。很难说那么多人都对中国的历史有兴趣,但他写历史的观点非常合耶鲁人的口味。他强调个人可以改变历史,而耶鲁要培养的正是改变历史的人,所以大家都很乐意听他讲讲中国历史上那些了不起的大人物。他的讨论课总是毫不客气地从课堂上请走很多慕名而来的好学者。
我刚去的时候心里很有意见,觉得大牌教授怎么一点大家风范都没有,人家如此好学来旁听,这在中国,老师要受宠若惊地挽留,他怎么可以生硬地拒绝。后来我才体会到,耶鲁讨论课的设计是完全为学生考虑的,限制人数才能达到有效进行讨论的目的。这种课节奏很快,学生课前要做许多工作:大量的阅读、思考、为发言做准备。课上学生反应的速度也很快,大家都要对讨论的问题有所贡献,一起让探索更深入。如果老师允许很多旁听生在场,势必影响选课学生发言的机会和时间。如果禁止旁听生发言,不但是一种歧视,也会失去上课的意义。
留学生活作文 篇七
很多年前,曾经租过一幢小楼,说是小楼,其实也是楼靠楼,日本典型的住宅景观之一。每家都有个院子,院子也是院子靠院子,难怪日本人往往把住宅的窄小形容为猫脑门儿,意思是说小得可怜,可怜到跟猫脑门儿的大小差不多!
小楼住过一段时间后,自然也跟邻居熟悉起来,早出晚归,一旦遇见对方时,多少都会打个招呼,晴天时说:今天真是个大好天呀! 阴天时说:这天恐怕要下雨,带上雨伞保险! 但凡有了这类寒喧,邻居都会和颜悦色,要么鞠鞠躬,要么对我笑笑,看上去挺和谐的样子。
不过,事情也有另外一面。有一天,家里来了借宿的好友,他是从东京开车到神户的,一路辛苦,又带了很多行李,于是,我先请他进屋喝个茶,毕竟应该为旅途上的好友洗尘才对嘛,什么行李之类的回头再说也不晚。
结果,茶水一喝,话匣子一打开,我们聊天聊得开心,一时间,谁都忘了汽车还停在家门口儿这件事儿。不多时,准确地说,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左右,突然有人敲门。我大声问:谁呀?
我们是警察!对方回答的声音也很大,我跟好友对视了一下,谁也弄不明白警察为什么找上门来。我一边为他们打开门,一边问:什么事儿?
两个警察出现在我眼前时,先是拿出警察手帐,一个黑黑的皮夹子,然后说:我们接到了报警,说你家门口儿有非法停车。
听罢,我才恍然大悟,于是急忙道歉:对不起,我忘了让朋友把车停到停车位上了,实在对不起。 警察问:你家有停车位吗?
有的,院子前面的第5号停车位就是我家的。我一边手指着停车位,一边继续道歉。末了,两个警察确认完了停车位,告诉我往后多注意,把车停到停车位上。最后说了一句:别再惹得邻居非报警不可了。
等到警察离开时,我忽然想,这邻居平时老跟我打个招呼什么的,也算熟人吧。这破事儿,你敲下我的门,说声麻烦你挪下车不就行了吗?干吗还兴师动众,弄到警察那儿去呢?
对此,好友说:也许人家不知道这车是谁的呢?
那他也可以过来问下嘛,停我家门口儿,明摆着的事儿,问下不就得了。 我明白这话跟好友说也没什么意思,于是,谁也不拿这个说事儿了。
第二天早上出门时,我又遇上了邻居,跟往常一样,还是跟他说:早上好,今天的天气很不错呀!
他点点头,一边微笑一边说:早上好!
然后,我们各自走各自的路了。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