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大学信息 > 大学介绍 >

陕西教育学院教务处 陕西师范大学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联系*和联系方式

陕西师范大学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

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70多年来,学校秉承“西部红烛精神”和“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传统,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38万余人,形成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现任党委书记程光旭教授,校长游旭群教授。

学校位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2800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2000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目前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教师干部培训、留学生教育等任务。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雁塔校区古朴典雅、钟灵毓秀。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人民*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1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及民族教育学院(预科教育),有68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工程硕士9个领域)。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7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68篇博士论文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称号;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4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个,农业农村部研发专业中心1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18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重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5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陕西省教师教育指导中心和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http://www.sxfu.org/DeanOffice/Home/Index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简介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创建于1994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本科大学。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一所园林化、数字化、现代化的生态公园式高校。学校下设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健康学院、教育学院、高职学院、基础部、思政部、体育部等10个二级教学单位。是一所以服装艺术为重点,工、艺、文、管、经、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本科高校。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按照市场化思维、国际化视野、特色化发展的理念,以育人为中心,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走产教深度融合之路,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历年来就业率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

学校汇聚了国内外一大批教授学者组成一流管理团队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实行专家治校、教授治学、名师授课。其中一大批教师是在专业领域具有一流水平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学者。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唐明晰教授系香港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原副院长、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经济学专业带头人温小郑教授是经济学博士,西安邮电大学原副校长。服装研究所所长汤子峰教授是我国著名服装大师,原大连服装研究所所长。

学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享誉全国的名牌特色专业。同时,形成了以服装品牌与营销为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群;以国际流行与时尚行业为特色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群;以服饰设计为特色的珠宝专业群;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特色的信息工程专业群;以中药制药、健康护理为特色的健康管理专业群;以城市轨道交通为特色的专业群;以学前教育为特色的师范类专业群。这些专业突出工艺文相结合,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目前在“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的大潮中,奋力争创一流特色院校。

学校硬件教学条件齐全、设施先进完善。拥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完全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拥有教学质量控制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直播点播系统、安防监控专网系统等系统,实现了数字化校园。配备有高标准的学生公寓、餐厅、篮球场、足球场、素质拓展基地等场所。让学生在优雅的环境下,开阔视野、加强实践、提高能力、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生前授权学院董事长吕明博士在学校创办季羡林国学院。目前国学院设有季羡林纪念馆、学术研究中心、国学研究所、国服研究所、国画研究所、国医研究所、黑陶研究所等。纪念馆展示和保存了季老照片近千幅、实物、手稿和书籍万余件。季羡林国学院的设立,丰富了办学内涵,让伟大的国学思想滋养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教育圣地。

学校保持了建校25年重大事故零记录。被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综治委、陕西省公安厅授予“平安校园”荣誉称号。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韩国、马来西亚、日本、泰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著名高校联合办学,国外合作名校定期选派教授专家来我校授课,为学生到国外留学深造开通了绿色通道。

学校历年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逐年提高,2018年为97.18%。为提高就业力,我校先后与国内外著名企业签订了人才共同培养协议。与国内外上千家大中型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订制培养”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毕业生分布于陕西、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及韩国、泰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或自主创业的成功实践者。学院加快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与用人单位开展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合作,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渭南师范学院教务处*

一、 渭南师范学院 教务处联系*和联系方式 渭南师范学院 教务处*如下:教务处为0913-2133362、教学科为0913-2133997、教务科为0913-2136891、实验实践管理科为0913-2135133、教材科为0913-2133999等...

二、渭南师范学院简介

渭南师范学院 是中国*创建的第一所高校,肇始于1923年,经历了赤水职业学校和“抗大式”的赤水农业职业学校、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 渭南师范学院 、 改革开放 以来的 渭南师范专科学校 与渭南教育学院、新 渭南师范学院 ,沧桑九十五载。学校建校初期的1923年,开办初等师范、中等师范、高等师范等三个层次教师教育,开设师范类、科学技术类等学科专业,兴办校办工厂勤工俭学,现今,已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地方高校,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的目标迈进!

学校地处渭水华岳之间的渭南市临渭区、富平县。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仓颉造字、杜康酿酒到渭华起义,千百年来书写着秦东大地的神奇;这里钟灵毓秀、物宝天华,药王 孙思邈 、史圣司马迁、大诗人 白居易 、爱国将领杨虎城和革命先辈刘志丹、谢子长、高岗、 * 等铸造了彪炳千秋的伟绩;这里“红色精神”闪耀、革命圣火不息,传承着“坚定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渭华照金精神。

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与国内外15所高校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共建“ 丝绸之路 中俄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研究生院”,培养高层次教师教育人才。被省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列为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15个二级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17000余人(含港澳台高校交换生和韩国、泰国等国留学生)。学校现有朝阳、 西岳 、汉马三个校区,正在筹建富平校区。已有建筑面积867705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5亿元,馆藏图书215万册,电子图书12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5个,数字资源实现学科全覆盖。实施教育管理数据融合安全保障平台项目,多媒体教室和校园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汇聚大师、专家和能人。特聘德高望重的领导、院士、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校长顾问。学校建有陕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特聘气象学家秦大河、材料化学专家邢球痕、史记学家张大可、国防经济学家果增明等,以及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和省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 *特殊津贴 专家等。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正高级职称109人、副高级职称336人,博士学历教师246人,一批专业人员入选全国优秀社科专家、国防教育专家、“三秦学者”津贴专家、教学名师等。

学校重视内涵发展,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基础数学、产业经济学等重点(特色)学科和 马克思主义 、教育学、英语语言文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戏剧与影视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体育学等10个特色学科。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

学校突出协同创新特色,围绕学科、教学、科研三大主场,建设、整合、提升和创新各类平台。建有陕西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基地、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西部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发展研究院、陕西省河流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省X射线检测与应用研究开发中心、陕西省低碳醇催化工程中心、陕西省西部民间音乐舞蹈研究中心等14个省级科学研究平台和18个产学研平台。《 渭南师范学院 学报》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名录,特色栏目“ 司马迁与《史记》 研究”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工程”,与全国优秀社科普及基地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中国史记研究展览馆、中国史记研究网、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特色电子文库等形成面向全国的基础性、引领性和服务性的“史记学”研究阵地,撰著出版的《史记通解》《史记论著集成》等学术著作是史记学界颇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学科、教学和科研团队形成具有特色与优势的主攻方向,主要有司马迁与《史记》、陕甘边根据地史、军民融合技术产业、中小企业管理、知识产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人文社科类主攻方向;概率论与应用、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光电检测、光电一体化、清洁能源、新型材料、湿地生态保护等理工类主攻方向;中国钢琴与中国音乐、西部民间音乐舞蹈创作表演、地方戏剧创作表演、大秦岭美术流派创作、美术设计等艺术类主攻方向。专业人员申请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委、陕西省及地方科学研究项目数量连年大幅增长,形成的一系列标志性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及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委表彰,多次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教学成果奖等奖项。

学校注重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大学生众创空间。在同类院校中较早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设有“大学生创业创新校长奖”,获批为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试点院校、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陕西科技大学教务处*

一、陕西科技大学教务处联系*和联系方式 陕西科技大学 教务处*如下:创新创业教育科为029-86179929、实践教学科为029-86168079、教材科为029-86168075、质量监控科为029-86168019、教务管理科为029-86168076。

二、陕西科技大学简介

陕西科技大学 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陕西省人民*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 陕西科技大学 ;2006年学校主体东迁西安。

学校现有西安未央校区、太华路校区和咸阳校区三个校区,总面积2055亩,建筑面积129.6万平米。西安校区占地面积1590亩,规划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灞河之滨、未央湖畔。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有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210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图书馆藏书近200万册。

学校设有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阿尔斯特学院和体育部等15个学院(部)。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二级学科87个,本科专业59个,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教育学等9大学科门类。有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6个,校级院士工作室6个。2017年1月,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迈入国际一流学科行列。

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第二批试点高校,2017年入选教育部“互联网+中国*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和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教学项目中连创佳绩,整体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4项;现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0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0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4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学院2个;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53项。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二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847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重大重点项目等;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48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29项,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9项;出版著作288部,SCI三区以上收录论文1406篇,EI收录期刊论文1761篇;共获授权专利6323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在全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中,我校位列第31位,该项排名已连续8年进入全国高校50强,居省属高校第1位。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了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陕西知识产权运营研究中心,2007年陕西省人民*依托学校成立了省级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这些产业化平台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学校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50所、陕西省唯一一所普通高校基层团建试点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先进单位”“陕西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网络思政工作成效显著,在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素质能力大赛、精品项目建设、易班应用等重大工作和活动中成绩优异,学校成为唯一一所蝉联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一等奖的高校。科大学子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屡获殊荣。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学生就业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

以上就是高考家长网给大家分享的《陕西教育学院教务处 陕西师范大学简介》,希望在您阅读之后,会更好的了解陕西教育学院教务处相关知识。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