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制考试安排(编制课程是什么)
编制课程是什么
(一)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二)必须反映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三)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四)合理分配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五)课程计划必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课程编制主要有什么和什么两种类型
学校课程优缺点探析 ——以分科课程为例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有教育就要实施教学,不管是刚开始的口耳相传式的教学还是后来的班级授课式的教学,以至今天各式各样的教学方式,其内容主要是流行已久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等。
这也是人们对于课程的最普遍的认识,认为课程是教学内容。当然了,发展到今天,我们对于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的争论已经不是很新鲜的见闻了,东方的“大教学小课程”,西方的“小教学大课程”已经均被人所理解,也明白其中各有千秋,抑或取其精华,综合两种观点,把课程与教学看做目的与手段的并列关系。
不过,我们这里所讲的课程还是把它作为教学的一部分,是在教学过程中,支撑教学活动的主干。 课程研究的100年来,对课程依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整合课程、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等。虽然学校中存在如此多的课程,但是从学校诞生以来一直到今天的学校教学,其主力和发挥的最好的,历史最悠久的当属于分科课程。
一、分科课程的界定 分科课程,通常又被称为科目课程(subject curriculum),不少人也把它称为学科课程。其实这是不确切的。
现在课程理论中所讲的“学科课程”的英文是“discipline curriculum”,它含有学科综合性的意思,如数学学科,社会学科;而“科目课程”强调的是分科,如代数、几何、三角等。两者之间的区别应该说是明确的。
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这种课程是预先安排的。
二、分科课程的历史发展 从学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来看,分科课程在所有课程的类型中,历史是最为长久的。若追溯其根源的话,分科课程从学校教育产生始即已存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从而定“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以教学生;这可以被看做是分科课程的雏形。古希腊智者派创文法、修辞、辨证法,柏拉图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与其并称“七艺”;后来亚里士多德在吕克昂学园,以“逍遥学派”之风,教给学生政治学、物理、天文、生物、历史等课程,这是西方分科课程之原始形态。
到了文艺复兴后,随科学的发展日益精细化,至夸美纽斯集成“百科全书式”课程。
其“百科全书式”课程是以培根对科学的分类为基础的,可以说,培根给了分科课程以科学发展自身及分类上的证明,其后,赫尔巴特和斯宾塞分别给了分科课程以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说明。赫尔巴特是以他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为基础来安排各学科的,斯宾塞则是根据人类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活动来安排课程。分科课程慢慢的变得成熟。
三、分科课程的优点及不足 分科课程作为历史最悠久的课程类型,在人类的教育长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优点也是人们有目共睹的。
1.有利于系统的传承人类文化;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虽然现在是21世纪,但是站在祖先的肩膀上我们会看得更远,作为优秀的中华儿女,传承中华文明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当我们面对文化传承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利用教育进行传承,可是,中华上下5000年,到底要传递哪些知识,如何传递,怎样高效率的传递成了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2.遗产分门别类的编排,在学校中进行教学,这无疑成了最有效的方式。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高效率的,系统的将人类知识传递给现在的每个人,有利于现代人对人类文明形成系统的认识;如,历史课中又包括经济史,文化史,政治史,通过不同类别的学习,我们对今天的社会也会有更清楚的认识,会了解其中的道理,也有利于情感价值观的养成。倘若,在学生初接触历史时是与地理、政治等知识混杂着传授,总有一天学生会形成历史的概念,可是,这需要的时间将远远的超过了分科课程的学习。这充分的体现出分科课程对于人类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系统知识的学习; 分科课程将科学知识加以系统组织,使教材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放眼看现在学校的课程,大多是以分科课程为主,以关系较为紧密的化学与生物课程为例,如果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这两门课时是以“生物化学”命名,我相信,学生会很难懂到底什么是生物,什么是化学,更不能奢求在这两个领域里做出更大的贡献,推动这两个领域的发展。
然而,正是生物和化学学科的分科教学,才使得学生对这两个领域有了系统认识,形成各自的知识体系,才对后来交叉学科“生物化学”有一定的建树,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
3.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和进行评价; 把知识分门别类的规划好,有利于教师发挥所长,促进其专业化发展,使教学活动的组织更加科学,能够充分利用教师资源。
如果教师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教授课程,那么教师的压力就会减小,有章可循,效率就会提高,这样教师就能发现其自身的价值,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更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系统的评价体系,围绕同一个主题制定的评价系统,不仅制定的过程比较简洁,而且对学生的考察将更加系统,学生也更容易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体系。
4.有利于学生高效的学习和巩固知识; 分科课程使知识更加系统,更富有逻辑性,对于学习新知识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比直接取自于生活中的没有经过整理的知识更加容易形成体系,
比如:学生通过语文课程认识的汉字,在小学阶段可以学习很多,可是如果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方法,让学生到实践中,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学生或许更有兴趣,更愿意上语文课,但是学习汉字的数量也会因此大打折扣,因为到大自然中与习字相关的知识是与其他各类事物交杂在一起的,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的效率降低,而且,学生也会不清楚自己到底应该学什么;也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完成一学期的学习时,当学生回顾这学期的学习内容,能清楚明了,而不是不知所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这样,在期末复习巩固时也较容易,更容易应付中国式考试。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分科课程的优点是很明显的,但是它也有它的缺陷,甚至它的优点也正是它的缺点。
1.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与生活,肢解学生完整生活。 分科课程的编制是由专家学者决定,想当然的认为是学生生活所需要的内容,或者是他们认为这是当今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对学生的真正需要和想法不是特别了解。学生的生活都是一种完整的体验,在每一种社会活动中都会涉及各方面的知识,甚至是各方面知识的融合,而分科课程在教授时人为的肢解了这种经验,把学生原来完整的生活割裂了。从而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这些知识在生活中觉得用不上,从而产生了“读书无用论”。
2.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 当代社会发展迅速,需要的是具有文化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分科课程培养的人才一般是重文化知识,在实践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欠缺,或者说到了实践时是不知从何处入手,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也就是在现在社会中国的学生考试是世界第一,当让我们去做实践调查就会出现不及格的情况,缺乏这种技能和勇气,因为我们在教学中不讲实践。
3.是讲实践也只是“纸上谈兵”,到了实际中根本运用不上。另外,分科课程是预先制定然后再实施,而且如果要改变所要牵动的因素很多,而且花费较长的时间,所以,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在课程中反映出来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所以,无法及时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
4.分科课程门类越来越多,学习负担加重。 随着分科课程越分越细,门类越来越多,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容易将本来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割裂开来,使学生不能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分科课程的知识传授方式,容易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形成被动学习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模式。
5.导致学习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 每天学生都是坐在教室里学习,向往可以在校外自由自在的日子,哪怕是校内的操场也好啊;如果能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这样就会更好了。这是我们小时候的愿望,也是每代学生的愿望,这也是很多大教育家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可是,分科教学使得这种方式不再适用,只能是坐在方方的教室里,守着方方的桌椅板凳,看着四四方方的书本。
四、课程发展的趋势 在课程的种种分类中,分科课程是与综合课程相对的。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分科课程的缺陷正好由综合课程相弥补,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 目前无论从政策、理论还是实践方面,课程改革正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契机。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在中学阶段各个学校可以根据现有教师的适应能力和其它条件,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也可以选择以分科为主的课程,或选择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积极鼓励各地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
这些举措足以证明政府为课程结构的调整提供了足够的政策与舆论支持。 但是,由于受价值二元论的影响,在理论研究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方式往往钟情于非此即彼的模式,在纠偏的过程中容易犯“以偏代偏”的错误,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综合课程的研究目前正处在这种困境之中,一些研究者在批判分科课程弊端的同时全力推崇综合课程,大有取而代之的意图。这样无形之间把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作为对立的双方割裂开来,否定分科课程合理性的同时,也使综合课程陷入孤立的境地,其实“综合课程是以分科课程的改进形态出现的,而不是作为分科课程的对立形态出现的”。
两种课程反映了人类认识的两种基本方式,它们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两种课程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缺少其中任何一种都将是发展的不平衡。因此,不论是分科的彻底取消与分科的唯一化,还是缺乏综合与不加限制的综合都是同样有害和不适当的。就课程结构而言,包括了分科与综合两个方面才是合理的。
所以,我们认为,课程在今后的发展,仍将在分科与综合这一基本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实现,两种课程也将共同存在。 另外在实际的学校教学中,只有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也不是完美的,这两个课程也只是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上并不能做的尽善尽美,还要综合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经验课程以及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校和班级的学习氛围、社会和家庭的环境等隐性课程,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影响,这样才会培养出符合我们理想的学生。
总之,不管专家学者和学校偏重哪一种课程类型,这种课程类型都有其优点和不可取之 。
4.我们应当综合采用不同的课程,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时间和活动时间,在课程内容上,注意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离制定的教育目标更进一步,才能培养出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多的容书不多的“两脚书柜”,才能培养出社会进步所需要的栋梁之才。
编制课程的原则
、改革课程目标过分注重传承知识的倾向。 2、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倾向。 3、改革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 4、改革忽视非正规教育的倾向。 5、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 6、改革教材脱离学生经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需要的倾向。 7、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 8、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倾向。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00--2005年,完成新课程体系的设计、实验和调整;2005--201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 二、课程结构的改革 新的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应是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体现综合性,逐步实现从学科走向领域,从分科走向综合。 课程结构的设计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体现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合理设定学科或领域的门类及其课时比例,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差异,不同学校的特点尤其是学生的个别差异,体现选择性。 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在综合科学技术和自然、社会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进行更新,构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课程,减少课程门类,扩大自学、实践的时间与空间。 改革和重建分科课程,加强教育内容的综合性、软化学科边缘,加强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在知识技能和方法上的联系。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一、二年级拟设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数学、体育与健康、艺术6门课;小学三至六年级拟设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数学、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8门课。 三、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 制订义务教育阶阶标准的原则: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为每个适龄少年儿童提供的基础的教育,其课程应面向每一个学生,其标准应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要进一步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课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课程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要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学生自主、多样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地发展。 四、教学过程和评价的改革 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不断发展和教师的不断提高。根据素质教育的思想优化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都应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已任。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和可能性,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多种教学组织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完整的学习过程应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材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要具有拓展性,应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质疑,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充分利用校内外多样的课程资源。 加强师生相互交流和沟通是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课程评价的改革从以下三方面来谈。 1、学生发展评价──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现、发展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潜能;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2、教师发展评价──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改进,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同时有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教师的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改进教学行为的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课程发展评价──建立旨在不断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将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方案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考试是学业评价的一种形式,应遵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按照不同考试的目的和性质,确定考试方法和考试结果的处理,考试的内容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和难题的现象。教师应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不排名公布考试成绩,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 教育行政部门要减少不必要的统考,建立初中升高中的命题和考试管理制度。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的统筹决策权交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五、管理模式的改革(三级管理)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实行有指导的逐步放权,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明确各自的职责。 教育部的职责:宏观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基本任务,规定各类课程的设置及比例范围。 组织制订、修订、审定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组织制订并颁布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教材编写指南;研究制订并颁布基础教育课程的评价制度;制订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政策,颁发地方和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按照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根据本地区实际需要,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各个教育阶段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并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备案。 学校的职责: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学像(不含学前教育机构)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学校的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从实际出发,参与本社区学校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 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建立学校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以保证学校的课程实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目标的一致性。 六、教材管理改革 1、完善管理制度。 2、强化教材质量。 3、严格审定制度。 重点讲强化教材质量这一方面。教材编写要以思想品德教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经验、兴趣与个性;精选对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注意与经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提供广博的科学知识背景,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对教学内容的深刻影响,体现科学性、基础性和开放性。 七、课程改革的行动策略: 1、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 2、成立课程发展中心和课改专家组。 3、给予课改工作必要的经费支持。 4、加强对教师及有关人员的培训。 5、把课改作为教研部门的中心工作和主要职能。 6、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原则。 7、积极借鉴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 8、实施奖励制度,激励优秀课改成果脱颖而出。
编制课程的基本要求
1.圆周法:幼稚园每个年龄班预定的教育单元内容相同,研究的事物也相同,但所选教材的难度和分量应根据儿童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各班要求由浅入深。
2.直进法:就是将儿童生活中接触的事物,按照事物的性质和内容的深浅而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年龄班中,如小班烟具猫和狗,中班研究羊和牛,大班研究马和虎。即是说,不同班的课题和要求都不相同。
3.混合法:就是在扳指课程的时候,以上两种方法均可采用,即课题和要求有相同或不同。混合法是编制课程时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编制课程标准是什么意思
课程纲要包括一般信息和课程要素,一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教材来源、适合年级、课时数和设计者等。课程要素是课程纲要的主体,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
1、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描述学生经过一学期的课程学习表现出的关键结果,指向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一般4-6条,每条1-3句话,每条目标都要体现三维性。要确定适切的课程目标需要进行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课程标准是确定目标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在深刻理解课程理念和课程性质的基础上,分析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提炼相关的课程目标;教材分析要说明该课程的地位,即该课程与前后内容的联系,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及认知特点,在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具体、可观察、可测量的课程目标。
2、选择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思考“什么经验最有可能达成上述课程目标”,当然,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是学科专家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材料,教材中的学科知识非常系统,知识之间有严密的逻辑,所选择的内容也具有普适性。但这些普适性的内容是否适合于我们的学生?适合于我们的教学?有没有更好的材料来代替教材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基于目标、学情和条件处理教材,有逻辑地选择与组织相关的知识或活动。
编制课程纲要时,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了解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内容的逻辑顺序,对编者的意图有一个宏观把握。然后基于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补充、删减。当然,有些内容因教学需要或时令原因做顺序调整,有些内容因不符合课标要求需要删减,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对课程目标和学情的准确把握。
3、设计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就是结合课程资源安排一个学期的教与学的活动。课程资源是指实施教学活动的凭借,一定是基于现实情况能够利用的资源,包括文本资源、硬件设施、实验室、图书馆及周边社区资源等等。课程实施通常具体到每个单元,根据单元目标设计单元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会更加具体,更有利于目标的落实,通常以表格的形式一致性地呈现单元目标、单元内容、单元评价和单元教学活动(见附件中表格),这样的一个表格非常清晰,为后续的单元教学设计做了一个整体的课程规划。
如果是自己开发的课程,课程内容比较简单,也可以总体交代清楚课程资源和教与学的活动。课程实施还有思考教学方法,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旨在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更有利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落实课程的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4、设计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如何确定这些目标得以实现,学期课程纲要中的评价是对学期课程目标的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指镶嵌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评价的是学生“在学”,便于老师及时把握学情,调整教学活动;总结性评价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评价的是学生“学会”。
除了常用的纸笔测试外,更需要表现性评价来判断过程、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课程评价要跟学生交代清楚成绩的结构、来源及结果处理。
编制课程是什么意思
基本思想不同目标模式以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其基本立足点,反对“形式训练说”严重脱离社会与儿童实际生活的倾向,以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为开发的基础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其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特别是她的工具主义知识观。
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从行为目标的确定,到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再到课程的评价,构成了目标模式的经典性程序,特别是行为目标的确立成为目标模式的逻辑起点。
过程模式是斯坦家斯立足于教育的内在价值,强调培养儿童智慧不自由品质的教育观,注重理解与思维的价值的知识观。
针对目标模式在课程编制中存在的缺陷提出的,是建立在目标模式的批判基础上的。
斯坦豪斯认为知识不是需要儿童接受现成的东西,而是要儿童进行思考的对象,它不应成为必须达成的目标而去限制儿童,相反,应通过教育过程去促使儿童思考知识,从而解放儿童。
他还认为改进实践的过程应依教师发现自己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得以实现,而不是通过教师去执行远离实践的专家所设计的方案二实现的。他倡导一种立足于教育内在价值的,旨在培养儿童智慧、教养和自由品质的教育旨在培养儿童智慧、教养和自由品质的教育列,以及注重理解与思维的价值的知识观。
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知识应重在理解,而不在于记忆。斯坦豪斯认为教育最终目的在于增进人的自由及创造力,而教育的重要机制在于引导人们探索知识。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原理即方法的分析,从具有内在价值的只是结构中选择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作为课程内容。课程是一个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系统,儿童的学习不是被动的反应过程,而是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教师是诊断者而不是评分者。
什么叫课程编制
校本课程是在完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由学校和教师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符合学校学生实际的,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课程!
课程编制概念
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体育课程规划阶段
体育课程实施阶段
体育课程评价阶段
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我国实现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培养学生完整个性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