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考研专业对照表(学校考研专业对照表图片)
学校考研专业对照表图片
土木工程考研有哪些方向比较好
1、土木工程二级学科分类
土木工程属一级学科,代码0814,下属众多二级学科:081401岩土工程,081402结构工程,081403市政工程,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暖通),081405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以及一些自主设立的二级学科如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土木工程材料等。其中,市政工程对应的直系本科专业为给水排水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对应的直系本科为建筑环境与能源(设备)应用工程。
2、各专业考研
市政工程和暖通虽然属于土木工程下属二级学科,但是有各自的直系本科专业,而且专业性很强,市政工程和环境工程往往链接紧密,考研专业一般为水力学或水处理生物学或其他专业,复试一般都是和水相关的科目。暖通也是一样,一般初试都考传热学,复试一般都是暖通空调方面的专业课。岩土、结构、桥隧等直系本科专业一般都是土木工程,本科为土木或工管等都可以考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这些基本上就是土木工程各二级学科的考研情况。
3、各专业就业去向
现在很多设计院都是综合院,大部分都会同时招结构、暖通和市政专业,包括建筑院、规划院、市政院、交通院等。暖通的学生也有人选择去做空调研发。岩土的话可能偏勘察设计,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偏向技术和管理。
4、土建专业就业情况
土建类专业研究生就业大多选择设计院,有些会去地产公司或考公等,基本上很少有人去施工单位。当然能去什么样的单位,还是要看学历、学校和个人能力的,央企或者大型地产公司、设计院对于应聘者的院校卡的非常严格,作为过来人建议想考研的同学,在选择院校方面一定要慎重,一定要选择业内高校(有些211虽然有土木方面的硕士点,但院校实力和专业实力一般,招聘的时候企业肯定会考虑专业实力的,考生可以去目标院校就业信息网看一下,大概哪些企业会来这个学校招聘你所学的专业,不要盲目追求211)。如果仅仅想混学历那就无所谓了。
土木工程一直算是很热门的专业,房地产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土建行业待遇都不错,虽然房地产热度在下降,但是现在各个地方都在修地铁,城市往农村扩张,各种基础建设项目持续进行,加之大公司在国外有很多项目,需要大量人力。几乎所有的比较好的土建设计院,央企,省院,好的市院等,在招聘的时候都只要研究生,不是因为这些工作一定要研究生才能完成,是因为本科生太多了,供大于求,招聘门槛自然会提高。比较好的设计院待遇还不错,当然效益好的设计院加班多,经常改图。话说回来,现在不忙的专业也赚不到钱,IT待遇好,加班也厉害!总之一句话,土木工程专业待遇还不错,本科大部分去工地,研究生一般去设计院(好的设计院,建筑老八校最多,而且区域集中,比如武汉地区的华科和武大居多。提醒考研的同学,未来想去好设计院,还是选行业内高校,混文凭就算了)。总的来说,土建专业市场虽然没有以前那么火爆,但是国内基建市场还是很大的,以前是房建现在是修地铁,建特色小镇等,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土建行业研究生就业及待遇还是要比很多文科专业强很多的。
至于土木考研专业,结构工程是主流,你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你想报考的专业。
考研招生学校及专业以及考试科目
1 首先,我们前往这个学校的研究生学院官网。
2 进入后,找到招生栏。
3 接下来,找到报考指南。
4 接下来找到专业目录(有的学校查询方式不同,有的在研究生的学院首页或者公示中都能看到)。
5 点击目录后,在右侧可以看到不同年代的专业目录,还有考试大纲等等。
6 然后,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学院的不同目录,查看硕士目录。
7 点击下载,打开word文档,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要求(各个学校可能要求不同)。
各个学校的考研专业
1、汉语言文学考研专业目前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专业院校的中文系及相关院系都设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2、教育学
教育学延续了大学本科的学习内容,更适合继续深造,无论是理论专业课,还是进入初试后的面试都是非常有利的。如果报考自己本学校的研究生学院更容易成功。
3、新闻学新闻学属于夸专业学科,但教师的职业本身具有语言天赋,很多老师具备新闻专业的素养。
考研报考学校及专业
考研报名考试科目的选择请结合实际情况,符合招生单位要求,否则招生单位可能不准考。考研不同的专业的科目是不同的,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需要考高数的。另一种是不需要考高数的。
考研报名科目有哪些
考研不同的专业的科目是不同的,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需要考高数的。考试科目为数学150分,专业课150分,政治100分,英语100分,满分为500分。
另一种是需要考专业课的。考试科目为两科专业课300分,政治和英语各100分,满分为500分。
考研的时间一般是每年1月初,前一年的10月份开始报名,具体时间大家可以及时关注所在地区的动态。
考研学校专业排名查询
材料专业考研难度的排名: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