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考考研:2016考研政治考前冲刺预测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考点】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解析】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只有认识量,才能更深刻的把握质。马克思的经典论述正是强调了量的重要性,所以A符合题意。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本题并未体现出矛盾的重要性。所以B、C、D均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2.【答案】B
【考点】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解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所谓“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就是这个道理,现代科学哲学中所谓“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也指明人总是以自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进行观察的,所以B符合题意。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所以A不符合题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所以C不符合题意。D反映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即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所以D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3.【答案】C
【考点】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解析】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所以C符合题意。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A、D不符合题意,不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所以B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4.【答案】C
【考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解析】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所以C符合题意。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利润平均化规律作用下,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获得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所以A、B、D均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5.【答案】A
【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解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所以A符合题意。这两大理论成果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而不是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什么主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所以B不符合题意,不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所以C不符合题意,不选。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所以D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6.【答案】C
【考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解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它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所以C符合题意。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A表述正确,题目考查的是不正确选项,所以不符合题意,不选。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能够发挥多种所有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B表述正确,所以不符合题意,不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D表述正确,所以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7.【答案】D
【考点】保障和改善民生
【解析】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所以D符合题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强社会建设,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A、B、C均是干扰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8.【答案】B
【考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解析】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在国际关系中,中国坚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只有B表述正确,A、C、D表述均有误,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9.【答案】C
【考点】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解析】维新派提倡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所以C符合题意。洋务派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其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所以A不符合题意,不选。材料中提到保留君权,不符合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主张,所以B不符合题意,不选。维新派与守旧派和洋务派论战的焦点之一就是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所以D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10.【答案】B
【考点】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解析】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以B符合题意。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的起义,起义军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此时尚未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以A不符合题意,不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所以C不符合题意,不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率领北伐军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所以D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11.【答案】D
【考点】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解析】《论十大关系》报告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所以D符合题意。“不要四面出击”是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制定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所以A不符合题意,不选。“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是中共八大上制定的经济方针。所以B不符合题意,不选。“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是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对经济工作制定的方针。所以C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12.【答案】D
【考点】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解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是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所以D符合题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所以A不符合题意,不选。同样,C说法片面,也不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所以B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13.【答案】C
【考点】道德的本质
【解析】道德的发展历程表明,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道德,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故C正确。A说法无误,但题干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功效与能力,本题与道德的调解功能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道德的发展是曲折上升的,在特定时期会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总体上是上升的、前进的,D说法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14.【答案】A
【考点】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解析】孟子的这段话表明,个人的价值取向对其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即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所以A符合题意。孟子这段话说明人生的价值选择对行为具有影响和作用,但没有上升到对人生目的方面的探讨,所以B、C、D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15.【答案】D
【考点】时政热点
【解析】2015年我国将首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同时,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上调,迎来“十一连增”。其余选项均为干扰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16.【答案】B
【考点】时政热点
【解析】2015年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第十四届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所以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A是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题。D是2014年北京科博会的主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二、多项选择题
17.【答案】ABCD
【考点】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新型非编码核糖核酸以前未被发现,但依然是客观存在。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因此,本题正
确答案是ABCD。
18.【答案】ABD
【考点】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解析】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一是动力作用。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A的表述出自列宁,正反映了这一作用,所以A符合题意。意志对人的认识的发展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B的表述出自马克思,正反映了这一作用,所以B符合题意。二是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可贵的品质。D的表述出自列宁,正反映了这一作用,所以D符合题意。三是激发作用。C的表述出自恩格斯,反映的是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所以C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D。
19.【答案】ABC
【考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解析】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辩证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这体现了辩证否定观,所以A符合题意。古代思想文化对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这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所以B符合题意。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这说明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所以C符合题意。D在本题中并未体现,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
20.【答案】ABC
【考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
【解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而价值增殖过程的基础是价值形成过程,所以也包括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和转移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所以D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
21.【答案】ABD
【考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解析】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C是干扰项,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D。
22.【答案】ABC
【考点】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A符合题意。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建立适合于家族企业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机制,是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实现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进一步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B符合题意。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原则。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C符合题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市场准入限制、融资渠道狭窄、实际税费负担较重、企业合法权益不时受到侵犯等经营环境和条件问题;另一方面经营模式粗放、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治理方式弊端突出、履行社会责任不够等,所以D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
23.【答案】ABC
【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解析】通过材料可知,201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稳、就业形势稳定、居民消费价格稳定、经济结构出现新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大,能耗下降,居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所以A符合题意。我国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增速稳,经济发展不再以高投入和高增长率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经济发展向新常态转变,所以B符合题意。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就业稳定、居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说明经济增长出现新亮点,民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所以C符合题意。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一步完善,表述正确,但是材料中无显现,所以D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
24.【答案】AB
【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解析】通过题干可知,个别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违规的现象仍然存在,所以A符合题意。由于不依宪施政和不依法行政的现象仍然存在,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具有必要性,所以B符合题意。C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所以不选。D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也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
25.【答案】ABC
【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解析】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但文化体制改革成果还不够稳固,一些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所以A、B、C符合题意。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党的十八大上首次提出的,D表述错误,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
26.【答案】ABC
【考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解析】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所以A符合题意。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只有适应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顺应自然,就是要使人类的活动符合而不是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出现因急功近利和个人贪欲而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所以B符合题意。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资源再生的空间,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多还旧账,不欠新账,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所以C符合题意。违背自然客观规律,滥垦滥伐,受到了自然的极大报复,题干没有显示或暗含这个信息,所以D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
27.【答案】BD
【考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解析】《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不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正确表述,所以B、D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所以A、C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D。
28.【答案】ACD
【考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所以A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所以C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所以D符合题意。推行君主立宪制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而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所以B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D。
29.【答案】ABCD
【考点】******政权的性质
【解析】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实行清党分共政策后,******成为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所以A符合题意。******政府与北洋军阀都是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统治十分黑暗,所以B符合题意。******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自然是为了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所以C符合题意。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实行清党分共政策前,******是代表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后来转变为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以D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
30.【答案】BCD
【考点】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解析】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所以B符合题意。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抛弃。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所以B符合题意。同时,我们还要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特别是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内容,所以D符合题意。A是对待传统道德问题上的复古论,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道德文化的进步有十分消极的影响,所以A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CD。
31.【答案】ABC
【考点】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解析】法律的至上性,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定职权与权利,承担和履行法定职责与义务。所以A符合题意。法律的优先适用性,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类社会规范的调整时,法律规范的适用要优先于其他社会规范。所以B符合题意。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是指任何人都不允许违反法律,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依法追究和承担法律责任。所以C符合题意。彻底的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之一,所以D不符合题意,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
32.【答案】BCD
【考点】时政热点
【解析】2015年2月10日,姚明、申雪、赵宏博、张虹、李妮娜和侯斌接受了北京冬奥申委颁发的聘书,正式成为北京申办冬奥会形象大使。今后,他们将参与申冬奥宣传推广活动,利用自身影响力推广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CD。
33.【答案】ABCD
【考点】时政热点
【解析】5月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六国的代表在美国戴维营举行了为期一天的会谈,就伊朗核问题、地区安全合作、反恐、海洋安全、网络安全以及弹道导弹防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说,美国和海合会六国同意加强安全合作。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
三、分析题
34.【考点】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过程的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本题以“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为主题。材料1反映了甲透过实验的表面现象得出了错误结论,乙则通过理性的分析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材料2反映了车联网的发展将不仅局限于当前所取得的成果。未来,车联网的发展将超乎人的想象。这说明了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本题的两个问题与材料紧密结合,共同考查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一问考查考生对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理解,第二问考查考生对认识的无限性及其方法论的理解,考生回答时可从认识的无限性的含义着手,继而得出我们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参考答案】
(1)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在认识发展过程中,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2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2分)甲对现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并没有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他的认识出现了错误。(1分)
(2)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3分)因此要做到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2分)
35.【考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和措施。
本题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主题。材料1说明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材料2说明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第一问考查考生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性的理解,考生可结合材料1的“解决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以及所学知识,分析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性。第二问考查的是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考生可结合材料1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推动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向竞争高地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及材料2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并综合所学知识作答。
【参考答案】
(1)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2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更加突出。(1分)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1分)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1分)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和工业化要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3分)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1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1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