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体育考试(宋代体育形成的原因)
宋代体育形成的原因
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希腊、埃及、中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古代文明中都有摔跤的文字记载。 摔跤是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5000多年前,黄帝时代就有了摔跤活动,到了周代(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摔跤被列为正式体育项目。秦汉以后,摔跤从单一的军事目的走向了民间,成了供人欣赏的娱乐活动。皇家有了专门的摔跤组织,这种组织一直延续到清朝的“善扑营”。元、明、清时代,摔跤融入了满族和蒙族的技艺,逐渐形成现代中国式摔跤的雏形。 现代摔跤运动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非常崇尚摔跤运动。相传,神话中的英雄捷谢伊——雅典民主奠基人,从雅典女神那里学来了摔跤规则,从而发展了摔跤运动。当时有人这样说:“摔跤是最完善、最全面、最协调的一项运动,它是全部体育运动的结晶。”当时希腊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和军事将领都是摔跤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是当时有名的摔跤手。 奥运会摔跤项目的比赛分为古典式和自由式两个跤种,又统称国际式摔跤。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的基本区别在于: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手臂抱对方的头、颈、躯干和上肢,禁止抱握对手腰以下部位、做绊腿动作以及主动用腿使用动作。自由式摔跤,手足并用,用抱头、抱颈、抱躯干、抱上下肢、缠腿、勾足、挑腿等动作,允许积极地用腿使用动作。不许抓衣服和使用反关节、窒息动作。 中国摔跤军团的历史 从中国体育领域的范畴看,摔跤并非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传统优势项目,历史上只是由王旭和王娇在雅典和北京各获得过一枚女子金牌,男子最好成绩则是银牌。 在欧美选手占据绝对统治优势的摔跤项目,中国人很少能有突出的表现。盛泽田曾经是历史上中国最出色的摔跤选手,在1992年、1996年和2000年三届奥运会上闯进过半决赛,可惜每一次都与决赛无缘,最终收获三枚铜牌,这也成为盛泽田心中永远的遗憾。 盛泽田退役后,中国男子摔跤一度出现断层,2004年雅典奥运会没有收获任何一枚奖牌。直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常永祥在男子古典式摔跤74公斤级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接连击败众多高手获得银牌,创造中国男子摔跤在奥运会上的最佳战绩。 女子摔跤方面,中国队起步更晚。2004年的雅典,中国女子摔跤首次参加奥运会。72公斤级自由式摔跤,当时年仅18岁的王旭,扳倒俄罗斯名将马妮奥洛娃,一鸣惊人获得中国摔跤队历史上第一枚奥运金牌,中国摔跤队由此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也终于跻身中国奥运金牌代表队的行列。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子摔跤延续在72公斤级上的辉煌,王娇拿下该项目的金牌,令中国摔跤连续两届奥运有金牌收获。女子55公斤级,许莉决赛输给日本名将吉田沙保里屈居亚军,但这枚银牌也是中国女子摔跤在该级别获得的首枚奖牌。再加上常永祥的银牌,中国摔跤在北京获得1金2银的奥运历史最佳战绩。 2012年伦敦奥运会,失去主场优势的中国摔跤队,惨遭滑铁卢。王娇卫冕失败,72公斤级半决赛和铜牌争夺战接连失利,最终无缘奖牌只列第四。好在女子63公斤级,景瑞雪一路晋级闯入决赛,最后输给卫冕冠军日本名将伊调馨拿到亚军,但这已经是中国摔跤队在伦敦奥运会上收获的唯一一枚奖牌。 奥运会摔跤比赛项目共有男子古典式摔跤、男子自由式摔跤和女子自由式摔跤三大项,实际上自由式摔跤中国男队一直不具备竞争力,男子古典式尽管涌现过盛泽田和常永祥,但也不是传统强队,女子自由式曾在72公斤级两夺奥运金牌,但在世界大赛上毕竟整体实力与真正的强队相比还有差距。如今摔跤被剔除出2020年奥运会,对这个项目在中国的发展,肯定会起到不利因素,但对中国奥运军团的整体成绩,应该不会产生太多影响,毕竟单届奥运会,中国摔跤最多也只贡献过一枚金牌。 附:中国摔跤历届奥运奖牌记录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男子古典式57公斤级盛泽田铜牌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男子古典式57公斤级盛泽田铜牌 2000年悉尼奥运会 男子古典式58公斤级盛泽田铜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 女子自由式72公斤级王旭金牌 2008年北京奥运会 女子自由式72公斤级王娇金牌 女子自由式55公斤级许莉银牌 男子古典式74公斤级常永祥银牌 2012年伦敦奥运会 女子自由式63公斤级景瑞雪银牌
宋朝体育运动项目种类
一、球类运动蹴鞠蹴鞠,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
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
2006年5月20日,蹴鞠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蹴鞠起源:蹴鞠所用之“鞠”,可上溯到石球。石球约十万年前的丁村文化遗址首先出土,四万年前的许家窑文化遗址大量出现。石球最早是狩猎工具,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用脚踢的石球及镂空的陶球。
蹴鞠传说为黄帝所作:“蹴鞠,传言黄帝所作(刘向《别录》)”。明《太平清话》也记载:“踏鞠始于轩后,军中练武之剧,以革为元囊,实以毛发”。是说蹴鞠始于黄帝,开始用于军事训练。鞠是用皮子做成圆形,里面装满毛发。战国帛书有黄帝杀死蚩尤以后,“充其胃以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的记载。
木射木射,又名十五柱球,是游戏者轮流以木球撞击十五根笋型立柱的一种室内的活动形式,产生和兴盛于唐代。
出处:木射是一种很特别的球类活动,唐人陆秉曾为此专门著《木射图》一书,对这一活动作了十分详备的介绍,可惜此书已经失传了。至宋朝时,时人晁公武读到了此书,因而在他的《郡斋读书志》中对《木射图》作了简短的解题,为我们留下了对木射较为形象的描述。他说:“《木射图》,唐·陆秉。为十五笋以代侯,击地球以触之。饰以朱、墨,字以贵贱之。朱者: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墨者:慢、傲、佞、贪、滥。仁者胜,滥者负,而行一赏罚焉。”
此文大意是说,用木削成笋形,作靶子,上缩下扩底平,立起来不易翻倒,总计十五根。这十五根笋分为两大类:一类通体涂为红色,分别刻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字,共十根;另一类涂以黑色,分别刻以慢、傲、佞、贪、滥等字,共五根。活动时,将十五根笋立在平坦的场地一端,投抛者在另一端,用木球去击打另一端的木笋,以击中朱色笋者为胜,以击中墨者为负,最后看谁击倒的朱色笋多,就是终胜者。
捶丸“捶”即击打,“丸”即小球。捶丸,即是我国古代以球杖击球入穴的一种运动项目。前身可能是唐代马球中的步打球。当时的步打球类似现代的曲棍球,有较强的对抗性。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同场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依次击球的非对抗性比赛,球门改为球穴,名称也随之改称“捶丸”。
据《丸经》记载,捶丸最显著的特点是:场地要有地形变化、凹凸不平,设球穴,球穴旁要插上彩旗作为标记;捶丸所用杖(棒)有不同的类形,分“撺棒”“杓棒”“朴棒”“单手”等,供人在不同条件下选用,打出不同的球;捶丸之球,一般用赘木制成,这种赘木即树身上结成绞瘤的部分,此类木质生长不规则,树纤维绞结紧密,十分牢固,久击而不坏。
捶丸最显著的特点是场上设球穴,以杖击球。场上设窝,又叫“家”,即小洞;窝边插小旗。捶丸时,以球入窝为胜,胜则得筹。所谓“基”,就是画定的击球点。球基和球窝的距离,远的可以相隔50至60步,最远的不得超过100步,近的至少宽于一丈。
捶丸和高尔夫:从技术上讲,捶丸和高尔夫球运动有三大基本特征是相同的。第一,两者都有球洞。第二,两者都用球杖击球,所用的球杖基本相同;第三,场地选择极为相似。
捶丸很可能是在元代传入欧洲,法国一位著名的东方学者莱麦撒根据大量的史料,考证出中国古代文化由蒙古人西征传入欧洲的种种事实。
宋代体育活动的积极作用
唐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应该是马球。唐代的建立者,李氏家族本身就有胡人血统。上到皇宫贵族下到平民都喜欢打马球。这也许就是唐代马球项目兴盛的原因。而宋代最具代表性的体育项目应该是蹴鞠。也就是现代足球的前身。游行的原因也基本上就是皇帝喜欢看这一类,上行下效。
宋代体育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在宋朝,那时候流行踢蹴鞠,足球的前身
宋代体育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篮球运动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末。篮球(basketball)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1年12月21日,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1896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 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宋朝是应该没有篮球。宋朝盛行蹴鞠也就是现在的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