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分数线 > 正文内容

内蒙古雕塑专业学校分数(内蒙古雕塑排名大师)

2023-04-10 02:28:58考研分数线

内蒙古雕塑排名大师

内蒙古饭店一楼大堂的雕塑是成吉思汗。身着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少女手捧蓝色的哈达献给英雄成吉思汗,这是内蒙古饭店每天早上都要进行的成吉思汗祭祀礼。内蒙古饭店是国内首家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五星级酒店。蒙元文化丶草原特色在这家酒店无所不在。欢迎盆友来游玩。

内蒙标志性雕塑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

内蒙古雕塑排名大师名单

在美景如画的丝绸之路上,坐落着一座雄伟壮观的贺兰山。贺兰山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位于宁夏银川平原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之间,是我国东南季风区与内陆非季风区的天然分界线,并成为我国六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阿拉善——鄂尔多斯中心”的核心区域。贺兰山不仅拥有苏峪口这样的自然名胜,也孕育了西夏国这样的历史文明;此外,贺兰山还有着一种美丽而神秘的史前文明——贺兰山岩画。

一、中外岩画的发现

要说贺兰山岩画,我们先了解一下岩画是什么。

在一些旅游景点的岩壁上或洞窟中,尤其是不少名山大川,可能都会留下一些崖壁画或岩刻的痕迹。但是,这些石刻不代表都是岩画。所谓岩画,一般还是指在远古时代,文字出现以前,先民用凿刻的岩刻或涂绘的崖画来表达某些语言信息。它是来自原始社会的艺术,与文明时代之后出现的诗文石刻不可同日而语。尽管个别地区和民族可能还会长期保留这种传统,但绝大多数岩画都只能归为史前文明。

原始社会的绘画形式可能有很多,包括人体纹身、树皮画、陶器画等,但因为书写载体的缘故,历经岁月沧桑,这些形式能够保存至今已是非常稀缺;不过,世界上最早的岩画却顽强地传承了四五万年,中国最早的岩画至今大概也有上万年。于是,在那个没有文字的时代,先民的经济社会活动、文化思想行为被这种岩画定格下来,更加显得这种大型艺术形式的弥足可贵。可以说,岩画是探索原始社会生活的一把重要钥匙。

目前公认的世界岩画最早发现于1879年。据说早在四年前的1875年,西班牙的索图拉伯爵在阿尔塔米拉洞窟后壁发现了黑色绘画,并认为这就是旧石器时代时的作品;但直到四年后,伯爵与5岁的女儿再次来到了这里,他决定开始挖掘,他的小女儿拿着蜡烛在洞窟看,当她走到一处很低的窟顶时,惊奇地发现上面画有野牛。于是1880年,索图拉发表了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的发现,此时这种艺术形式才进入世人的眼帘。

时至今日,全世界五大洲、一百二十多个国家都发现了这种先民岩画。岩画艺术的基本主题,主要有土地、粮食与性三方面,这是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实际上也是古往今来艺术的共同主题。至于岩画艺术的主要题材,根据陈兆复先生的总结,主要有拟人形、动物形、建筑和地形、工具和物体、几何图形和图形字母五种。在人类早期狩猎社会里,以动物形最多;而到农业经济发展后,动物形岩画也就渐渐式微了。

中国岩画的记载,在古代文献中也有零碎模糊的体现。在唐代张读撰写的《宣室志》,提到泉州南面有一处高崖深潭,传说有潭中有蛟龙会食人,后来有次打雷导致山崖断裂,石头坠落填满了水潭,可以看到蛟龙的血。大家在石壁上发现了十九个字,于是拓下来给韩愈看,韩愈说这是上天谴责蛟龙作恶并将其处死。直到1915年,学者黄仲琴对此处福建华安汰溪仙字潭石刻调查,才正式揭开了我国岩画学研究的序幕。

岩画的大量发现和研究则要在建国以后。到今天,岩画研究已经成为一门专业学科。

学者将中国岩画划分为北方、西南、东南三大系统。其中北方系统分布于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它是北方草原狩猎、游牧民族作品,分布范围最大,数量最多,题材以动物为主,技法以凿刻为主;西南系统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它是西南少数民族的作品,题材以人物为主,技法以涂画为主;东南系统主要分布在江苏、福建、广东、港澳台等地,它是东南沿海民族的作品,技法凿刻兼具涂画。

贺兰山岩画属于中国北方岩画系统的一支,早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里,就提到贺兰山及邻近阴山地区,存在一些“虎马之状”及“鹿马之迹”的岩画内容,但一直没有真正进入公众视野。1969年,学者李祥石在贺兰山东麓的贺兰口首次正式发现贺兰山岩画,并于80年代公布。而贺兰口岩画既是最早发现的贺兰山岩画,又是图案分布最密集、画面最具特色的,至今共发现2000余组5000余幅,并于1996年12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之后,国家又在贺兰山东麓的石嘴山——银川——青铜峡一线相继发现大量凿刻岩画;90年代中期,又在平罗贺兰山腹地发现一处天然洞窟的彩绘岩画。

那么,贺兰山岩画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二、人面像岩画之谜

根据许成、卫忠《贺兰山岩画》的分类,贺兰山岩画的图像内容主要有动物岩画、人物岩画、人面像岩画、工具和武器岩画、车轮和车辆岩画、天体岩画、手印和脚印岩画、蹄印岩画、建筑物岩画、植物岩画、符号岩画和文字题刻等十二种。而在贺兰山以上类型的岩画里,最能体现其艺术特色的是人面像岩画。据学者调查统计,贺兰山人面像岩画共883幅,其中在贺兰口附近的就有708幅,位居世界人面像岩画区域数量第一,最值得我们关注。

贺兰山大量的人面像岩画,其含义和功能到底是什么,引发了学者的争议。不过,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些人面像可能反映的不止是一种思想信仰。

在贺兰山岩画里,存在不少反映自然崇拜的图像与符号,比如日月星辰、高山流水等;但同时也有一种人面像岩画,明显是将自然现象人格化处理,比如一些人面像放着光芒。在先民的原始思维里崇尚“万物有灵论”,他们不认为自然万物与人类存在什么差别,所以就有种种将太阳、月亮拟人化的传说。比如在汉民族的神话经典《山海经》里,就有羲和生十日、常仪生十二月的传说。贺兰山人面像岩画中,至少存在一种是这种自然崇拜类的人面像。

除了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以外,还有对动植物的崇拜,这在贺兰山人面像岩画中也有体现,即将动植物符号置于人面的轮廓中,并且添加头饰、发饰等。国内不少学者也称之为“图腾崇拜”,不过,“图腾”这个概念在上世纪就逐渐为西方人类学界所抛弃,至少对于一些动植物符号不能一律以“图腾”名之。动植物崇拜在早期历史中也很常见,比如《诗经·商颂·玄鸟》中,商朝的祖先是玄鸟所生,这当然反映的就是动植物崇拜。

自然崇拜可能起源较早,往后则出现了生殖崇拜。在贺兰山人面岩画中,有种人面岩画则是将女阴、男根或男女交合进行人格化改造。这里的生殖器官可能是写实,也可能是用一种抽象的表现手法。比如可能用一些类似海贝、瓜瓠的图案,甚至更为符号化的倒三角形、椭圆形、菱形来象征女阴。在陕西西安半坡新石器遗址,也出土了一件人面鱼纹彩陶盆,有观点认为这也代表着生殖崇拜,而鱼实际上也是一种女阴的象征。

生殖崇拜又引申出祖先崇拜。在贺兰山一部分人面像岩画中,人面像头顶上插着鹿角、羽毛一类的饰物,这可能是原始部落酋长的写照。这些酋长可能是已经去世的领袖,也可能是尚在世上的首领。原始部落的酋长,往往被神化为天神,比如商朝去世的先王被称为“帝”,也即是商王朝的神,能够降临福祉与灾祸。这样来看,其实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鬼神崇拜都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融合的。

对于反映鬼神崇拜的贺兰山人面像岩画,值得一提的是一种面具人面像。在贺兰口沟内南山壁就发现了一幅人面像,双眼是两个黑洞,头顶是一条线槽,更有趣的是面具两侧还有类似面具的绳索。面具的发明最早也是模拟鬼神来驱逐灾害,比如在《周礼》中就记载周朝一种职官“方相氏”,穿着熊皮戴着黄金面具,一手持戈一手拿盾来驱赶恶鬼。除了面具人面像外,还有骷髅头人面像、没有五官的人面像等比较特殊的人面像。

总之,贺兰山人面像岩画造型怪异、装饰复杂,却又很少有雷同图案出现,这表现贺兰山先民非凡的想象力,对于今天的美术创作也有一定启发,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从整体来看,对于人类学里原始信仰的种种类型,在这里也都能找到对应的图像,其历史价值当然是不言而喻的。这些人面像岩画,与整个贺兰山岩画一样,也并非成于一人一时之手,整个贺兰山岩画实际上是三千年贺兰山先民的共同作品。

在《贺兰山岩画》一书中,将人面像岩画以至整个贺兰山岩画分成三期,其中商周及更早的时代为一期,是岩画的形成期,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鹿、虎形象的岩画;秦汉至南北朝为二期,是岩画的发展期,也是人面像最集中的时期;隋唐至西夏、元为三期,是岩画的衰落期,其中出现一些汉文、西夏文、梵文等题刻,内容多与宗教有关。虽然中原地区早就进入了王朝时代,但在贺兰山一带,西夏政权建立以前,这里长期处于原始游牧社会。

那么,这些镌刻贺兰山岩画的先民们,他们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

三、岩画中的贺兰山历史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宁夏北部就有人居住,不过,当时还没有形成游牧社会,而是农业定居社会。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1000年,随着全球气候干冷化,中国北部草原先民才采用更适宜居住的游牧生活,不过在贺兰山东麓地区,实际上也长期处于农牧过渡地带。因为贺兰山以南的宁夏南部、甘肃东部,就已经是黄河滋润的农业活动区。这些先民在先秦时期被统称为“西戎”“西羌”或“戎狄”。

灭亡商朝的周朝,有种说法起源地就在甘肃东部,而周人很可能本身就与“戎狄”血缘较近。有趣的是,《诗经·大雅·生民》《史记·周本纪》都记载了周人祖母姜嫄踩踏巨人的脚印生下始祖后稷的传说。这里所谓的巨人脚印,有学者就认为是一种石刻,即类似贺兰山岩画中那种常见的脚印岩画。这种脚印也被先民作为神灵崇拜,女子将自己的脚踏入脚印里,可能就是一种祈子的仪式。贺兰山先民的脚印岩画可能也是这种功能。

在战国、秦代,宁夏平原一带有个“白羊国”,被匈奴冒顿单于吞并,这一片遂归匈奴所有。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7年),大将军卫青攻打楼烦、白羊,将宁夏北部控制在汉朝手上,之后设置灵武县(今宁夏永宁)、廉县(今宁夏平罗)对这一带进行管辖。汉武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这里的羌民又反叛汉朝,名将段颎在灵武谷大败羌人。不过,不管是匈奴人还是汉人,或者是后来的鲜卑人,都不能彻底征服这里的土著羌人。

随着东汉帝国的衰落,鲜卑族开始崛起。汉灵帝光和年间(公元178—183年),鲜卑首领和连进攻北地郡,为廉县善射的勇士射杀。这些勇士可能也是羌人土著,在贺兰山岩画里就有争战、械斗的题材,双方武士在首领带领下,骑着战马弯弓搭箭,互相进行对射。游牧民族资源相对匮乏,为了争夺资源常常以武力解决,也正是如此产生了无数神箭手。吞并白羊部落的冒顿单于本人,就有鸣镝射马的典故。

魏晋时期,鲜卑乞伏部进入宁夏石嘴山一带生活。据《晋书·北狄传》,晋武帝太康年间(公元284—297年),“北狄”部落有屠格、黑狼、贺赖等十九种,这里的“贺赖种”即贺兰部落,也即是贺兰山名称的由来。对于贺赖种的族属,有匈奴、鲜卑等说法,其实更可能是还是土著羌人,虽然他们被不同的外族先后征服;但从贺兰山岩画的延续性看,至少他们的文化还是一直传承的,甚至还吸引了一些外来的部族效仿。

隋朝初年,这里又被突厥达头可汗统治。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朝将领杨泓在贺兰山大败突厥。唐朝初年,回纥吐迷度部又游牧于贺兰山,并攻破附属突厥的薛延陀部落。武则天天授初年(公元690年),突厥默啜可汗又占领贺兰山地区。唐代宗、唐德宗时,吐蕃挺进了贺兰山以西地区。到晚唐五代时,贺兰山已经成为吐蕃、回纥、党项等多部落杂居之地,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将领唐福打败党项入侵灵武,直追至贺兰山下。

党项部落本姓拓跋,其族属来源也有羌人与鲜卑人的争论,可能也是长期附属鲜卑的羌人。早在唐僖宗时,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被赐姓李,并册封为定难军节度使。之后党项李氏一直世袭这一职位,渐渐成为贺兰山的部落盟主。公元1083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称帝,建立西夏国,这是贺兰山地区第一个独立国家。之后过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西夏歼灭宋军精锐数万,政权终于稳定了下来。

西夏视贺兰山为“神山”“圣山”,李元昊就曾在贺兰山建造离宫和佛祖院。之后蒙古于公元1227年灭西夏、公元1246年招降吐蕃,贺兰山遂又完全归于蒙元所有。元朝与西夏一样信仰佛教。前文提到在贺兰山岩画上有用汉文、西夏文、蒙古文书写的宗教题刻,就是西夏、蒙元时的产物,这同时也是贺兰山岩画的式微期。因为随着西夏、蒙元国家的发展,文字得到普及,所以贺兰山岩画这种原始的艺术形式,自然也就沉没在历史长河中了。

值得重视的是,处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处的贺兰山,本身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连接点。而正是在这个连接点上,人类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贺兰山岩画得以诞生,本身就是不同部族与文化交融的结果。银川先后举办了贺兰山国际岩画峰会、贺兰山国际岩画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进一步探索贺兰山岩画与丝绸之路岩画以及世界岩画的联系,这是有利于与“中国梦”的实现与中华民族

内蒙古雕塑排名大师有哪些

雕刻大师”荣誉称号,2005年被评为内蒙古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首届内蒙古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成为内蒙古工艺美术行业的领军人物。

包英志,蒙古族,生于1967年,研究生学历,现为赤峰学院美术系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90年代,包英志有幸拜吴氏微雕第三代传人朱云青先生为师,从此他在微雕领域潜心磨

内蒙古雕塑排名大师是谁

由石头混凝土等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甘德尔山的巨型成吉思汗铜像,威武雄壮,气势巍峨。甘德尔是蒙古语哈达的意思,因为山脉为贺兰山余脉,在黄河东岸蜿蜒数十公里,形似哈达而得名,主峰海拔1805.4米。成吉思汗巨型铜像就位于主峰之上,面朝西偏北,俯瞰乌海湖,像高度达88.95米,相当于27层楼的高度,雕像最底端周长300米。海拔1805.4米的顶峰之上又88.95米的雕像高度,甘德尔山的成吉思汗雕像堪称中国最高。据说工程耗时8年之久,投资数亿元。

内蒙古雕刻大师

《敖包相会》

1952年,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的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开拍,而歌曲《敖包相会》就是此片中的一首插曲。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的词作者是台湾女诗人席慕容,而这首歌的创意却出自内蒙古著名歌唱家德德玛。她不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草原的故事,而且还见证了这两位杰出女性之间深厚的友谊。在2001年的北京电视台和内蒙古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席慕容和德德玛共同演绎了这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此后,这首歌深受大家的喜爱,并广为传唱。

《鸿雁》

是一首渊远流传的内蒙古乌拉特民歌,曾作为热播剧《东归英雄传》的主题曲。当我们听到呼斯楞清澈的嗓音演绎下的《鸿雁》,不难产生共鸣。他的歌声里有浓郁的乡愁,诉说着成长的故事,于是故乡就成了每个人心底最柔软最美好的缱绻。同时,这也是一个寄情于草原的男人自语。一个人,一杯酒,独对苍天,想一想曾经的过往,用力地遥望未来,那里是不是真的有彩虹挂在天堂。悠远蜿蜒,直抵内心。

《呼伦贝尔大草原》

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草原茫茫天地间,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

我的心爱在高山,高山深处是巍巍的大,云海茫茫云雾间,矫健的雄鹰俯瞰着草原。

《敬酒歌》

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炒米奶茶手扒肉,今天喝个够..朋友,朋友,请你尝尝,这酒纯真这酒绵厚,这酒绵厚让我们肝胆相照...

《我和草原有个约会》

我和草原有个约会,总想看看你的笑脸,总想听听你的声音,总想住住你的毡房,总想举举你的酒隹,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套马杆》

《套马杆》是乌兰托娅于2010年首次演唱的一首草原风格歌曲,歌曲以一个草原女孩的口吻,赞美的草原的辽阔,也体现了草原居民对爱情的豪爽。

《天堂》

蓝蓝的天空 清清的湖水 哎耶 绿绿的草原 这是我的家 哎耶 奔驰的骏马 洁白的羊群 哎耶 还有你姑娘 这是我的家 哎耶 我爱你...

《陪你一起看草原》

因为我们今生有缘,让我有个心愿,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陪你一起看草原,去看那青青的草…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一首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蒙古族歌曲。1978年由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受到歌唱界的极大关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于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优秀歌曲”编选入教材,并收录于《亚太歌曲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