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转物理海洋专业考研(环境科学物理难吗)
环境科学物理难吗
从长远来看,理科生更适合。
国家教育部明文规定,地理学整体属于理科,部分环境地理学、规划地理学可能属于工科。
首先,地理科学这个专业很宽泛,如果仅指学科代码,那这个专业就是师范类专业,已培养中学老师为主,文理不分,会混就可以。
但是对于我们学地理的人来说,地理科学可以看做地理的总称,包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经济地理……这些二级分支里面又有极多的下属分支,都可以看做地理科学。
本科阶段,地理科学的教材大多很基础,很宽泛,都是地理学的皮毛,几百年前西方科学家就发现的东西,稍微比高中地理深一点,所以就本科阶段期末考试这种小菜而言,文科生更占优势。
但是如果你本科阶段想要参与老师的课题组,或者参与名牌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夏令营活动,跟着发表一些论文什么的,就不是那么简单了。现在的论文,没有理科的逻辑思维,没有大量的数据分析,没有几个公式在里面,根本发不出去,至于国内一区的地理学相关论文,你大概看看就会发现里面都是生物、化学、数学、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学科的知识,压根就不是高中地理以及本科教材上的那么回事。国际一区论文可望而不可及,反正我没见过这样的活人。
研究生阶段来看,主要以做实验,搞调查,写论文为主,除了人文地理方面的研究生可能对写作要求有点高(这个其实也不分文理),其它的任何地理科学研究生,都是以理工研究为主,需要大量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部分化学生物知识,个别需要经济学知识。
由于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地理系的学生,很少有不考研的,即使当中学老师,现在也普遍要求研究生了。本科地理学生毕业几乎什么都干不了,口才好的大多去房企卖房子了,或者当导游,但是现在全国房地产普遍降温,导游收入不高,所以多数人选择考研考博。
以上种种这就决定了学地理,最好是理科生,理科学的越好,在地理界越能出头。
你可以看看现在地理学强校里面的地理学大牛导师以及地理学中科学院院士,几乎没有文科生,也几乎没有本科就是学地理学的,都是从化学生物数学领域转过来的。
地理学,就是把其它基础理工学科的成果拿来,借鉴地用一下,研究人地关系。完全不是高中地理那回事,我觉得高中地理不应该称之为地理,只能说是人类常识。
如果你哪天在荒山上看见一个人,比你见过的任何农民都脏,还她妈一个人,还她妈走在悬崖边上,那这个人一定是搞自然地理的。所以女生慎报!
如果不是对地理特别感兴趣,本人的耐力和意志力也比较好,我建议报考数学系,最好是应用数学,本科毕业抢着要,考研各专业都想收,香饽饽,毕竟是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没有数学,一切都是扯淡。
如果希望学地理,那么建议报考地理信息系统,现在地理学所有研究都是基于GIS的,属于地理学最好就业的专业。
本科专业大多一个样,无聊!
环境物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生态学(Ecology),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
按所研究的生物类别分
有微生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
生物系统的结构层次分
有: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生物栖居的环境类别分
有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前者又可分为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荒漠生态学、土壤生态学等,后者可分为海洋生态学、湖沼生态学、流域生态学等;还有更细的划分,如:植物根际生态学、肠道生态学等。
生态学与非生命科学相结合的,有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森林生态会计等;与生命科学其他分支相结合的有生理生态学、行为生态学、遗传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古生态学等。
应用性分支学科有:农业生态学、医学生态学、工业资源生态学、环境保护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生态保育、生态信息学、城市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景观生态学等。
环境工程物理
一些像毛概思修这样的公共课就不必说了,大一大二主要上一些专业基础课: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大学物理,流体力学,工程力学,CAD基础设计,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测量学,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环境微生物基础,生态学概论,环境学概论,环境工程原理,环境保护法,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大三开始上专业课:环境测量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泵与泵站,环境化学,我目前就到大三,只能到这了
环境工程考研考物理吗
考研总分500分,分别是:
政治:100分
英语:100分
数学或专业基础:150分
专业课:150分
其中:管理类联考分数是300分(包括英语二100分,管理类综合200分)。
试卷结构
政治:(马原24分,毛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
英语:(完型10分,阅读A40分,阅读B(即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大作文20分,小作文10分)
数学:理工类(数一、数二)经济类(数三)
数一: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
数二:高数78%、线性代数22%、不考概率统计
数三:高数56%、线性代数22%、概率统计22%
一般情况下,工科类的为数学一和数学二:
【考数一的专业】其中工学类中的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20个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和专业,以及授予工学学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一级学科均要求使用数学一考试试卷。
【考数二的专业】而工学类中的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和专业均要求使用是数学二考试试卷。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工科类要求的数学试卷难易程度是由招生单位决定的,比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料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对数学要求高的二级学科则选取数学一,要求较低的则选取数学二。
【考数三的专业】经济类和管理类的为数学三,经济类和管理类包括经济学类的各一级学科、管理学类中的工商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的一级学科和授予管理学学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一级学科。
环境物理学的就业前景
物理学专业考研方向1:凝聚态物理。
研究方向:
软物质,也称为复杂液体;宏观量子态;介观;固体中的电子行为;
就业去向: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公司,做研究员、工程师、技术骨干等等。
物理学专业考研方向2:学科教学(物理)。
学科教学(物理)(学科代码:045105)为专业硕士。专业硕士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硕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
物理学专业考研方向3:原子与分子物理
研究方向:
分子反应动力学;原子分子团簇结构与性质;激光与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
就业前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一直处在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随着此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可以预测其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比如近年来化妆品行业十分火爆,各种产品层出不穷,这需要很多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的高素质人才来进行研发,由此看见,未来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的硕士就业率会越来越高。
原子与分子物理硕士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工作方向:
1、可以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家政府部门和相关领域从事物理方面的教学、服务和管理工作。
2、在信息、材料、能源等相关高技术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性工作
3、可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赴海外深造
物理学专业考研方向4:理论物理
研究方向:
粒子物理和量子场论;超弦理论和场论;引力理论与宇宙学;凝聚态理论和计算凝聚态物理;统计物理与理论生命科学;原子核理论;量子物理、量子信息和原子分子理论;计算物理。
就业方向:
整体来说理论物理作为偏理论的学科,就业压力比较大,主要从事研究工作。毕业生适合到各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可以到国防部门、高技术企业单位(如信息、材料、能源等)从事有关物理方面的科研、技术、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到新技术开发与应用部门从事基础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推广、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另有大部分毕业生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资料扩展:
专业介绍:
1、凝聚态物理(学科代码:070205)是物理学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凝聚态物理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研究由大量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组成的凝聚态的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与宏观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的一门学科。
凝聚态物理是以固体物理为基础的外向延拓。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对象除晶体、非晶体与准晶体等固相物质外还包括从稠密气体、液体以及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各类居间凝聚相,例如液氦、液晶、熔盐、液态金属、电解液、玻璃、凝胶等。
2、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代码:070203)是一级学科物理学下的二级学科。它是研究原子分子结构、性质、相互作用、运动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为现代科学各分支学科提供基础理论、实验方法和基本数据,是许多研究领域的基础,原子与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结构单元,它的发展对物质科学的研究尤为重要。
3、理论物理(学科代码:070201)是物理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之一。理论物理是从理论上探索自然界未知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领域涉及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宇宙学等,几乎包括物理学所有分支的基本理论问题,它将推动整个物理学乃至自然科学向前发展。
参考资料:百科-凝聚态物理
参考资料:百科-原子与分子物理
参考资料:百科-理论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