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口译(翻译硕士) > 正文内容

地理老师谈考研英语(地理考研英语一还是二)

2023-03-08 22:24:07英语口译(翻译硕士)1

地理考研英语一还是二

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专业的考研考试科目是每一个第一次考研的考研人首先要知道的内容,因为只有知道了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专业的考试科目才能制定自己的考研复习计划,然后根据每一门课的大纲要求进一步提炼每一门课的重点范围、考点精要、重点内容,尤其是专业课更是重中之重。

只有明确了北京大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之后才可以进行全面的专业课备考,提前联系上届研究生师哥师姐寻求专业课内部资料的帮助,也可以在考研论坛上免费下载一些学校的专业课内部资料,虽然论坛上免费下载的专业课资料不是很全,很系统,但是多少也是可以了解一些重点范围的。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专业的考研考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 635历史地理学与中国历史地理 857自然地理学 、858中国通史概要 备注:考试科目④中自然地理学、中国通史概要任选一门。复试为综合面试。

地理专业考研英语考什么

首先是文化课的学习,政治英语肯定得努力学习,其次是专业课,专业课是每个学校出题,你得买你要考学校的历年出的卷子,反复做题

地理考研用书

1、首先推荐地图册,防水便携式《中国地理地图》和《世界地理地图》,展开一面为大幅,另一面为行政、地形、气候等小模块。

地图是地理学的灵魂,精简版地图能让自己对世界有一个大致了解,看得多之后对一些分界线、区域位置、轮廓会了然于心,而地图册小模块知识点如冷暖锋、地球运动规律也会在翻阅频次里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当你的脑海有了地图,之后再看相关地理书籍会更有联想性和趣味性。

2、地理学是一门涵盖各方面的大学科,它涉及自然、人文、历史、区域、经济等方方面面,入门阶段建议看看《地理科学导论》。

白光润的《地理科学导论》是有些高校研究生初试的科目之一,它讲了地球运动、人文规则、学科内涵、思想流派等地理体系的基础、演化以及发展,能让初学者对地理学这门学科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为地理视野、思维以及知识的开拓奠定基础,所以你能从中看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影子,也能找到地理研究进展及所存在问题的研究突破口,我个人觉得挺值得看看。

3、想钻研知识的话建议挑选好评度高的课本教材,想奠定兴趣的话不妨从地球脉动、国家地理等纪录片看起。

因为我个人之前是被动转的地理学科,所以入门时并没有去看关于地理的非教材书籍,直接就被推向了“枯燥乏味”的课本,比如伍光和的《自然地理学》、赵荣的《人文地理学》,以及不记得作者的地质地貌学、经济地理学等教材,但把这些教材学完后竟然莫名提起了学地理的兴趣,随后才开始看具体的区位论、人文景观等解析类书籍。

地理考研考数几

地理专业考研,先选择要考的学校,然后了解学校招生政策,考试方式,基本都是要考英语和政治的,有的学校考数学和专业课,有的考两门专业课,有的考C语言和专业课,学校官网上面都会标清楚考哪本的,自己去复习就好了,至于哪个要好好学嘛,自己擅长的科目尽量拿高分,不擅长的更要努力学好,因为每一科目都有合格线,就算你总成绩很高,一科没过线也是考不上的。

至于在大学期间,要学好哪门课,我觉得至少都可以通过吧,既然想考研,可以根据你以后想要研究的方向或者就业方向来看,然后重点学习与以后有关的科目,但是如果不想转专业,就是想学地理信息方向,那么该门的专业课就要都掌握以下,以防以后面试的时候人家问你一个专业术语都听不懂。

我建议考研之前一定要选一选学校,看看自己想报的老师以及老师的研究方向。然后安心备考。

考研地理难吗

人文地理城乡规划考研这个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他需要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理科以及地理相关的知识有一个比较高的掌握

自然地理考研考英语几

跨专业考研的一般来说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比较好考,因为所涉及的内容非本专业的人也比较容易懂,相对而言自然地理学,GIS等比较晦涩,里面有大量的专有名词,在理解上会比较难。

就考试而言,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在答题时很多内容就可以根据理解自己组织答案,而自然地理学要自己组织答案就比较难了。

而且我们在高中时学过的地理,与考研室的地理有很大的不同,我在高中时很喜欢地理,但上了大学学了地理之后,对地理的兴趣就渐渐淡了下来,如果你真的很喜欢地理的话,建议你考人文地理或者经济地理。

当然人文地理与经济地理的分数相对较高,自然地理学的分数相对较低。

就工作而言,中科院与地理有关的研究院有四十多个,你不妨考中科院,经济地理学来说华师,南大的经济地理学比较好,复旦也不错。

希望能帮助到你。

地理考研知识点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1)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1)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2)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北和以南地区均有明显的差异。

(1)秦岭——淮河以北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3)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地区主要植被不同的原因: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气候);河流流量不同的原因:降水的影响

(4)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度带中(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四大地理区域

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重点记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和名称)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黑土地  黄土地

1、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4、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目前,国家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我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东北三省。

2、东北三省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3、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4、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鸭绿江和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北部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中间位东北平原。5、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6、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农作物一年一熟。在春秋季节,经常受寒潮影响,易发低温冻害。

2、东北平原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如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4、开荒使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生态问题)。现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措施)。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2、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这里依托丰富的资源,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3、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4、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是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文明的摇篮

1、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2、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跨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

3、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1) 窑洞 (2) 信天游陕北民歌 (3) 黄帝陵

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

2、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天长日久,形成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严重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人为原因: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②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①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②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措施: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政治文化中心

1、天安门广场、是首都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现代北京的符号

2、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3、北京的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4、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历史悠久的古城

1、长城、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城中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胡同、牌楼等也令人流连忘返。

2、北京故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为故宫博物院。

3、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4、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

5、前门大街是老北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有许多中华老字号

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南方地区的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特点: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5、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形形成。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南方地区盛产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江海交汇之地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2、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①这里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②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3、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4、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②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③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工业用水,淡水产品。

5、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还有苏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中华门是明朝初期都城的正南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堡。

6、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香港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深圳市相邻。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的区旗是紫荆花。

2、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的区旗是莲花

3、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4、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5、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十分密切,港澳所需的淡水、食品、原料和燃料等生产和生活资料主要依靠祖国内地稳定的供应。

6、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美丽富饶的宝岛

1、 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约占2/3,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是人口集中的区域。

2、 台湾山脉主峰玉山海拔3 952米,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3、 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4、 台湾岛的风景名胜: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玉山

5、 台湾岛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6、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7、台湾的美称:东方甜岛 、海上米仓、水果之乡、兰花之乡、植物王国、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外向型经济

1、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60年代开始,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2、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海岛多港口 、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