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高考信息 > 高考热点 >

吴伟仁院士哪里人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航天工程师? 吴伟仁

本文是高考家长网可爱的编辑帮家人们分享的《吴伟仁院士哪里人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航天工程师?》,希望可以在吴伟仁方面为您解惑。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航天工程师?

1、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民族脊梁

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首和散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陈俊亮——纠错编码:将卫星无线数据传输,可靠性提高1000倍。

“东方红一号”的研制过程中,北京邮电大学的一位科学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亮。

数据通讯设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前端为调制解调设备, 后端为纠错编码设备,而陈俊亮正是承担了纠错编码设备的开发研制工作。

3、“嫦娥一号”研发团队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棚历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007年11月7日,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

4、吴伟仁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升空,奔向月球。在近月制动环节,测控精度十分重要。在卫星第一次进入100公里绕月轨道时,如果控制不好,可能撞向月球,或者是“跑了”,没被月球“抓住”。

当时有很多技术风险。嫦娥二号最终被月球捕获,在月球轨道上环绕起来,吴伟仁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5、孙家栋

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人物详细事迹如下:

1967年,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技术负责人。1989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谈判代表团团长。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0年1月11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2009年者氏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孙家栋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瓜大是哪个大学

“瓜大”,乃内称;俗称:“ 西工大 ”,官名:西北工业大学,又名:三航(航空、航天、航海)职业技术终身学院,网称:东大男子职业技术专修学院等(可能,我“瓜”工科实力有点儿彪悍吧,毕竟,数亿网友的评价还是蛮客观哒)。所以呢,学技术,来我“瓜”,没问题。

因为“瓜大”聚集着两院院士(含外聘)28人、长江学者3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并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国防创新团队8个;还建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欧盟QB50项目(注: 欧盟大气层探测计划)亚洲区唯一发起单位与亚洲区总协调单位,建有该项目亚洲区最大卫星测控地面站等。这,只是我“瓜”过去建校发展的一点儿小基础,仅供参考,具体实力还得以实践成果为基准嘛。

比如说:历史上,全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台地效飞行器、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和第一台航空机载计算机均诞生在我校。现建有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防科技创新中心,4个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7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百亿元,进入全国高校前十。在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学校重点参与了大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等10个重大专项的论证及科研攻关,深度参与了两机专项论证、神舟系列飞船研制,是“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学校开我国无人机研制之先河,实现了我国第一个无人机技术与整条生产线出口,拥有我国唯一的无人机特种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伍蔽耐无人机系统国家工程中心。

在60周年国庆阅兵中,无人机方队全部3个型号、10架飞机均由我校研制生产;建军90周年阅兵中,我校自主研制生产的无人机,第二次以整个方队入列阅兵式,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目前,正在筹建我国第一家无人机专用试验测试中心,全面推进无人机科研与产业发展。

对此,想在“三航”领域,展翅翱翔的你,可有相遇恨晚之念呢?因此呢,欲远航,到我“瓜”,还你不一样的青春。

除最具特色的“三航”领域外,以下学科,也是我“瓜”甚感欣慰的专业群,你,值得拥有!如:3M(材料、腔春机电、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和人文社科学科群等。

俗语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所大学的教育成果质量究竟几何?她的毕业生,最具发言权。因此,对于我“瓜”而言,更是如此。像历史上,铸造、航空宇航*工程、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水中兵器、火箭发动机等6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工学博士由我校培养。

在我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的19万多名校友中,有42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和55位将军,49位两院院士并郑,还有6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在航空领域,一半以上的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为我校校友。

中国航空工业 成立60周年纪念表彰了10位“航空报国特等金奖”,6位西工大校友获此殊荣,在 中航工业 先后授予的6名“中青年自主创新领军人才”中,西工大校友占到4位;在航天领域,从早年的“航天三少帅”中的 张庆伟 和雷凡培,到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等,一大批西工大杰出校友担任集团公司、院所、企业党政领导干部及副总师以上职务,相继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航海领域同样有大批的杰出校友活跃在船舶工业、水中兵器行业的重要管理岗位与核心技术岗位上,英才辈出,不胜枚举。大批西工大学子成为行业精英、国之栋梁,在人才培养领域形成了独有的“西工大现象”。

聊到这儿,各位小伙伴们,应该对我“瓜”已经有了初步印象,另外,全省乃至整个大西北最顶尖的附属中、小学及幼儿园,也是我“瓜”部分教育成果质量的间接体现哦!仅此而成,固化模式,而一往无前?NO,显然不是我“瓜”的一贯作风。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动教学模式改革,逐渐形成了以本科生翱翔英才计划“追梦班”、研究生精英人才计划“翼鲲班”、“卓研班”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等为特色的拔尖领军人才培养体系,为展望未来的学校发展前景而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吴伟仁的人物经历

1975.09―1978.11,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工学学士;

2002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获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

2001.09―2004.06,华中科技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工学博士;

1978年11月—1997年8月,航天工业部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工程组长、高级工程师、研究室副主任、总体室主任和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等;

1997年8月—1998年7月,北京建华仪器厂厂长,研究员;

1998年8月起在国防科工委科技司,副司长、司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规划论证专家组副组长、国防科技中长期规旦旦划论证办公室主任;

2008年起,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和迟裂。 1.2003.10—至今,中国惯性技术学会 常务理事;

2.2003.11—至今,中国数学会均匀学会 副主任委员;

3.2004.04—至今,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 ;

4.2004.05—2013.08,《深空探测研究》 编委会主任;

5.2012.05—至今,空间智能控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6.2012.11—至今,深空探测器着陆返回控制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

7.2012.12—至今,《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编委 ;

8. 2013.08—至今,《深空探测唤闭学报》主编。